网站导航

《聪明的阅读者》听书稿

#听书稿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陈章鱼。今天我要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聪明的阅读者]]》。听这个名字你就知道,这本书是教我们阅读的。

这本书的作者[[阳志平]],他是一位认知科学的研究者,也是一位教育领域的创业者。他还为中国出版市场引进了很多认知科学和心理学领域的好书,比如认知科学家、科普作家史蒂芬·平克的《风格感觉》、心理学家基斯·斯坦诺维奇的《超越智商》《机器人叛乱》,还有心理学家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之所以这么详细地介绍作者,不只是要告诉你,阳志平老师很厉害,而且你会发现,他的履历中有两个关键点,阳志平老师不仅一直和图书打交道,还一直和认知科学打交道。

什么是认知科学呢?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研究我们的大脑怎么学习、思考和记忆的学科。那么阅读这件事,当然也属于认知科学的研究范围。哪些方法能让我们更好地读书,让我们理解得更快,记得更牢,读书的时候不容易走神,以往只能凭大家的经验去验证,现在则有了科学的研究。

阳志平老师就结合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阅读经验,给我们分享了一套阅读方法。用符合认知科学规律的方法去阅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书名中所说的“聪明的阅读者”。

接下来,咱们就借助认知科学的帮助,来回答三个阅读中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怎么更快地抓住一本书的要点?怎么快速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细读?读完一本书,如何消化和吸收?

第一部分

咱们先来聊第一个问题:怎么更快地抓住一本书的要点?

既然是借助认知科学来优化读书的方法,在聊方法之前,咱们得先做一点认知科学的科普。这也是我在这本书当中读到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结论:我们的大脑中,没有任何区域是专门负责阅读的。

虽然文字的出现已经超过五千年了,但是对于进化学来说,这个时间基本可以忽略。我们的大脑结构在200万年前就已经定型了,所以科学家们开玩笑说,我们是带着石器时代的脑子生活在21世纪。

那你肯定会问,既然大脑进化的时候,没有阅读这个功能,那今天我们怎么还能读书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虽然定型早,但是可塑性还比较强,所以,我们会借用一部分其他的神经回路,将它们组合之后,实现阅读的功能。

打个比方,如果大脑是个公司的话,这个公司当初成立的时候,没有一个专门的“阅读事业部”来负责阅读。但是后来这方面的业务越来越多,所以从财务借来小李,从技术借来小王,从某个分公司调来老张,组成了一个“阅读业务临时项目组”。

因为是临时组成的项目组,上来就开始忙业务,所以大家也来不及开会,咱们定一个统一的工作流程,就是遇到什么样的业务,谁比较熟悉就按照谁的方式来。今天这个业务,财务的小李比较懂,那就按照财务的习惯来做;明天那个业务,分公司的老张之前做过一个类似的,那就按照分公司的方法来做。

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中没有单独的一套处理文字的模式,面对不同的文本,大脑会借用不同的认知模式来处理。

那么,我们的大脑在处理文本时,都会采用哪些认知模式呢?在这本书中总结成了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分析式,基于规则和理性来思考,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大脑倾向于采用这种方式处理。比如此时此刻,你在听我科普,就会调用分析式认知模式。

第二种是叙事式,基于情境来思考,比如你早上去公司上班,快到公司想起来昨天公司开了个会,今天应该把工作落实下去;路过一家咖啡店,想起来朋友说他把每天喝的拿铁换成美式,然后就瘦了好几斤,你觉得也应该试一试,这些时候调用的都是叙事式认知模式。

第三种是整体式,基于感知和情绪,不需要有意识的计算,大脑下意识就完成思考。路上碰到一个人,你觉得很好看;听到一首歌,你觉得很感动;周末看了一场电影,忍不住掉了眼泪,这些时候都是整体式认知模式在起作用。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不要妄想用一套方法去阅读所有的书。拿到一本书,先弄清楚它属于什么类型的文本,再采用相对应的方法,调动对应的认知模式。这才是更符合认知规律的阅读。对应三种认知模式,我们就能总结出三种书籍类型:信息型,侧重内容与逻辑;叙事型,侧重事件的序列结构;美感型,侧重形式与风格。

科普作品、学术专著,往往就属于信息型。阅读信息型书籍,作者是老师,读者是学生,学生请老师分享新知。小说、传记,往往就属于叙事型。阅读叙事型书籍,作者和读者是朋友,围炉夜话,聊一个又一个动听的故事。诗歌、散文,往往就属于美感型。阅读美感型书籍,就像是沉浸在大自然里,体会优美的风景。

请你记住这三种类型:信息型、叙事型、美感型,接下来推荐的所有阅读方法,都会因为书籍的类型不同,侧重点有所不同。

比如说,细读一本书的时候,如果你打开一本信息型书籍,那么你的侧重点就会放在,作者说了什么?他的观点和理论模型是什么?我同不同意他的观点?如果是一本叙事型的书籍,那你的侧重点就会放在,事件和冲突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他用了一个怎样的讲述结构?如果是美感型的书籍,那你的侧重点就会放在语句和修辞有什么妙处?总体要呈现一个怎样的意象和形象?

你看,我们常说要把厚书读薄,也就是抓住一本书的要点。实际上,不同的书籍,要点是不同的。如果不同类别的书,都用一种方法,对着诗歌散文我去分析观点,或者对着学术著作我要找故事冲突,不是徒劳无功,就是事倍功半。

其实,三种书籍类型还是个比较粗糙的划分,我们还能细分成更多的认知方式。阳志平总结,人类有九种主流的认知方式。

这已经是更高阶的要求了,但是你要是能掌握,就能变成更聪明的阅读者。我把这九种方式做成了一张表放在文稿中,你可以点开文稿来看。

绝大多数作者在一本书当中,往往会使用一种主要的认知方式,再结合一种到几种次要的方式。同一位作者在不同的书里边,用的认知方式也可能不一样。比如心理学家基斯·斯坦诺维奇,他的著作《机器人叛乱》用的主要认知方式就是思想实验,次要的方式是实验科学;他的另一本著作《超越智商》,主要的认知方式则是实验科学。这两本书在得到听书都有解读,我推荐你一会儿去听一下这两本书,感受一下认知方式的不同。

当你能够熟悉这九种认知方式,你就成了高阶的阅读者。再拿到一本书的时候,先判断这本是属于信息型、叙事型还是美感型,然后再判断,作者主要的认知方式是什么?这两步做完,你就和作者同频了。你和作者的思维方式拉齐,就更容易抓住他想要说的重点。就很少会出现,作者说的是“前门楼子”,你理解的是“胯骨轴子”这样的问题。

什么是高手?高手就是能在复杂与简单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他既不会用一种方法去挑战所有情况,但是也不是每遇到一个新的问题,就从头开始研究。他心中装着很多个思维框架,面对不同的情况,他能迅速判断哪一种框架更有效。高阶的阅读者,就是带着框架去阅读。

第二部分

不过,听完前边介绍的方法,我猜你心里可能会冒出个问题。是,这个方法听起来挺靠谱,但是细一想,这里有个矛盾啊。我不读这本书,我就不知道作者用的是什么样的认知方式。等我知道了,我其实已经把书读完了,再说根据认知方式的不同,有侧重点地阅读,那不就已经晚了吗?

其实这里边隐含着一个前提:我必须把书读完,才能了解书、了解作者,才能对一本书下判断。实际上,这个前提可能并不对。聪明的阅读者,不会拿到一本书就从头到尾读完,往往会跳读。

不过我猜,一听到“跳读”你可能会一皱眉。因为跳读常常被当做歪门邪道、投机取巧。我们的阅读习惯大多数都是在学校养成的,那个时候读的是课本,每篇课文都要认认真真、一字一句地读,甚至要反复朗诵、全文背诵。等到长大了,拿起一本书,还是会感觉,这么一本人类智慧的结晶,我要是不一字一句认认真真把它看完,既对不起作者,也对不起自己,连小学语文老师都对不起。

阳志平说,既然用“跳读”这个词,容易引发这么大的愧疚感,那我们不如换个说法,叫“抽样阅读”。

“抽样”是个统计学术语。一般咱们都是从新闻里听到的多,想要研究一个问题,比如全国人民是喜欢吃米饭的多还是吃面条的多,没法给14亿同胞一人打一个电话问问,就要选择一部分人作为样本,从部分的结果去推测全体的态度。

跳读,其实就是对这一本书中的文字去进行抽样调查。

这还真不只是换个更好听的说法,统计学积累的大量经验和方法,就能为我们所用了。统计学常见的有八种抽样方法,在这本书当中就介绍了可以迁移到阅读中的几种抽样方法。

第一种叫“整群抽样”。就是从总体中成群成组地抽取样本。应用到阅读中,就是把一本书的篇目划分为几个部分,挑选一个部分来阅读。

咱们就拿这本《聪明的阅读者》举例,翻开目录,一共十一章,分成三个部分:《阅读的科学》《阅读的技法》《阅读的选择》,你说我对认知科学在阅读中的应用最感兴趣,那你就先挑出第一部分来阅读,看看能不能说服你。这就是整群抽样的方法。

另一种方法叫“分层抽样”,就是将书中内容分成核心章节和边缘章节,我就先读核心章节,判断这本书的价值。那你可能会问,我还没有读,怎么判断哪些章节是核心章节呢?这里阳志平分享了一个他的技巧,看这本书后边列出的注释和参考文献。找出作者引用自己文献最多的章节,因为这些章节作者原创贡献最高,说自己的研究多,说别人的研究少,更有可能是核心章节。

这两种方法都比较适合学术性强、逻辑性强的信息型书籍。如果是诗集、散文集,篇目都比较松散,那你大可以采取“等距抽样”的方法,比如一本书里边有20篇,我就读第一篇、第六篇、第十一篇、第十六篇。因为阳志平建议,抽样阅读最好去读一本书20%的内容,这样更好给一本书下判断。

这是对一本书的抽样调查。由此推而广之,想要了解一位作者,我们也不用把他的全集读完,可以先读他的几本著作。阳志平建议,你想快速了解一位作者,应该去读他的三部著作:成名作,这位作家第一部引起关注的作品,一般是在他写作生涯的前期;代表作,最能代表作者实力的作品,一般是在他写作生涯的成熟期;巅峰之作,作者写作水平最高的作品,一般出现在他职业生涯的中晚期。

一般的作者有一部成名作,多部代表作,代表作里边最好的那本就是他的巅峰之作。比如著名的认知科学家、科普作家史蒂芬·平克,他的成名作是《语言本能》,代表作有《心智探奇》,巅峰之作应该是《当下的启蒙》。这三本书在“得到听书”都有解读,你可以都去听一下,感觉一下三部作品有什么样的不同。

身处在今天的读书人,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书太多,时间太少。仅仅在中国大陆,每年新出版的图书就超过20万种。一个人天天什么都不干,就是读书,一天读一本,一年下来大概也只能读完新书的1%多一点。更何况还有之前积累的那么多好书。在这本《聪明的阅读者》中,阳志平列了一个他推荐的通识书单。你能看出来他已经是选了又选,但是各个领域的好书加在一起也超过了一千本。

所以,用更短的时间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少花时间在那些不值得阅读的书籍上,把时间放在好书上,这是这个时代,聪明的阅读者必须修炼的技能。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我确实很忙,一年真的没有什么时间读书,把时间放在哪些书上最合适呢?阳志平给这些特别忙碌的人一个极简的建议:如果你一年只能读十本书,他建议先从你自己的专业领域找到七位专家,一人一本,读他们最好的著作。在此之外,找一位伟大的小说家,读一本他的小说;找一位历史上的伟人,读他的传记;找一位伟大的诗人,读他的诗集。这样就能很好地平衡工作与休闲阅读。

第三部分

最后,我们来聊聊,读完一本书,如何消化和吸收?

还是要做一点认知科学的科普,我们的大脑更像是电脑里的内存,而不是硬盘。为了处理信息进行短期记忆,这个比较擅长,但是长期储存信息就比较困难。

所以,如果你打算读完一本书,就能把知识记在脑子里,什么时候都能想起来,那基本上是痴心妄想。更好的方式,是给大脑找一个外置的存储设备。

这本书中阳志平推荐的方法,叫“卡片大法”。

听到这你可能会觉得不以为然,不就是写读书卡片嘛,和我们常说的读书笔记相比,无非是读书笔记论篇写,卡片可以论段写,能偷点懒少写点字。能有多大区别呢?

还真的有。撰写卡片笔记能够提高大脑的启动速度。如果是以篇为单位写读书笔记,你难免动笔之前就给自己很严格的心理暗示,怎么也得写个八百字一千字吧,还得有头有尾、布局谋篇,那么就会给自己很大压力。压力一大,就容易拖延。而一张读书卡片也就是一百个字,可以是一个片段,那么压力就会大为缓解,也容易完成。

相比更简单的一些笔记方式,比如在书本上做标记、写批注,卡片笔记有另一个好处,标记和批注都是在阅读过程中做的事情。而卡片笔记可以在阅读之后写,写的时候需要你回想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巩固你的记忆和思考。

认知科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知识提取会更方便,尤其是将时间和空间错开,效果会更好。

也就是说,要想让读书笔记发挥出最佳效果,需要找到一个难度上的平衡。不能太难,不然会让人知难而退。可是也不能太简单,那样学习效果不会好。而卡片笔记就处在这个平衡点上。

那具体怎么做卡片笔记呢?阳志平觉得,对于新手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纠结。在这个阶段,卡片的数量远远比卡片的质量更重要。

很多人一上来先纠结是写纸质卡片还是数字卡片,要是写纸质的,应该用什么样大小的卡片呢?要是写数字的,应该用什么样的软件呢?结果卡片没有写几张,时间浪费掉了。其实,随手写在白纸上也是卡片,记在手机备忘录上也是卡片。等到积累一定数量,自然就知道自己更喜欢用哪种方式来记录。

那么,读书卡片记什么呢?还是按照前边说的三种书籍类型,信息型、叙事型、美感型,不同的书籍,卡片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信息型书籍,你可以记录新知卡、关键概念的术语卡,还有帮助你了解科学家的人物卡;叙事型书籍,你可以记录人物卡和事件卡,拆解出故事里关键人物和情节;美感型书籍,建议记录新词卡和金句卡,记录书中触动你的词汇和句子;还有一些通用的类型,比如记录自己阅读感受的基础卡,记录自己获得行动启发的行动卡。

这些卡片类型,我也总结成一张表,你可以收藏起来,下次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就知道可以记录什么了。

记录卡片的时候,用一个关键词作为标题,有助于提取记忆。中间写上内容,标好哪些是书中引用的原文,哪些是你自己的延伸思考。最后标注书名。这是阳志平老师建议的格式。

当然,主题也好,格式也好,这都是给新手的建议,方便开始尝试时有个抓手。当你熟悉这些卡片模板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随意发挥,还可以创造自己的主题了。

当你记录的卡片足够多之后,你会发现,想要完成一篇更长的文字,也会变得容易多了。前边咱们说到,想要写一篇一千字的读书笔记,往往让人望而生畏。但是,将读书卡片拓展成读书笔记,就变得容易很多。

如果一本书的核心思想并不复杂,你就可以把这本书的内容概括成一个核心新知、三个关键概念。那么,一张新知卡、三张术语卡、三张人物卡、一张金句卡、一张行动卡,九张卡片,就可以概括一本书的核心内容。一张卡片一百多字,九张卡片加起来,这一千字的读书笔记也差不多就有了,分享出来,你会发现比很多朋友写的文章还会更有条理,更有干货。

这种从碎片到体系的方式,一开始你可能不太习惯,毕竟我们从小到大,写个800字的作文,老师都要求我们先定题目,列提纲,想好了再写文章。实际上,很多研究者和创作者,都是从卡片开始积累,然后变成文章甚至一本书的。

比如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洛丽塔》的作者纳博科夫,他就有个习惯,喜欢在卡片上写东西。在一次接受采访时,纳博科夫就说,他发现索引卡片真的是进行写作的绝佳纸张,他不是从开头写起,一章接一章地写到结尾。而是积累了很多卡片,在创作小说的时候,他就把这些卡片上的内容混搭,随意组合,所以他的小说的结构都非常精巧。

还有钱锺书先生,有人传说,钱锺书先生照相机一般的记忆力,实际上,他靠的就是卡片式的读书笔记,他先是大量阅读,勤做笔记,积累了一个丰厚的学术土壤,而他的著作则是自下而上从这个土壤中生长出来的。

相声演员郭德纲也有这个习惯。他的徒弟透露,每当自己想出有意思的内容,或者听到别人说的有意思的话,郭德纲就会记一个小纸条,一段时间之后,他会攒一塑料袋的纸条,之后,他就把这些纸条都铺在桌子上,看怎么找到一个脉络,把这些内容串联起来。

所以,以段为单位的卡片笔记,比起以篇为单位的读书笔记,有两个好处。因为轻量,所以记录的时候没有心理负担,容易坚持;而且卡片和卡片之间可以组合,更容易碰撞出有创造力的想法。

阳志平建议,我们应该保持阅读和写作的平衡,他的经验是按照六四的比例来分配时间,60%的时间给阅读,40%的时间就可以交给撰写读书卡片。他还特意提醒,读休闲读物时,那就不需要撰写卡片笔记了,还是我们在一开始说的,不必用一种机械的模式去阅读所有的书。

最后和你分享书里边触动我的一句话,如果这句话也触动了你,你就可以把它记下来,成为你的第一张金句卡:“在信息变成洪流的时代,卡片是人类给自己建造的诺亚方舟。”

结语

到这里,这本《聪明的阅读者》,我就为你解读完了。

其实书里边还有一个方法,因为音频时间有限,没有展开来讲。但是这个方法也是阳志平老师特别推荐的,那就是主题阅读。我们的大脑热爱模式,擅长从有关联的事物中归纳总结。所以比起隔三岔五读一本相关领域的书,集中阅读一个主题下的一批书,其实更能节省脑力,学习效果还会更好。

所以在最后,我也为你推荐几本书,你可以和《聪明的阅读者》放在一起,进行主题阅读。

如果你对前边提到的阅读的认知科学原理感兴趣,那么我向你推荐斯坦尼斯拉斯·迪昂的《脑与阅读》;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读书的好方法,尤其是怎么快速抓住一本书的要点,那我向你推荐教育家莫提默·J·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果你对这期音频中的“卡片大法”感兴趣,那我向你推荐一本更详细的指南《卡片笔记写作法》;

如果你对阳志平老师这个人和他的更多学习方法感兴趣,那么我推荐他的另一本书《人生模式》。

这几本书在“得到听书”也都有解读版,希望这些书能形成合力,帮你成为更聪明的阅读者。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此外,你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我们为你准备的全文和脑图。你还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分享”按钮,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撰稿、讲述:陈章鱼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来源:https://ded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