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每天5分钟阅读?
读书是个人的事情,积少成多,加油看看能坚持多久。不是为了打卡,而是通过记录养成一个习惯。通过每天一个卡片,建设自己的知识库
5分钟阅读原理
5分钟阅读31天感悟记录了自己选择5分钟阅读软件的的过程,希望将读书这件事通过一个微习惯一直保持下去,后面整理了5分钟阅读背后的原理:
背后原理:动机
- 利用“[[福格行为模型]]”养成习惯,当行为一直坚持下去,就会在内心不停的强化读书这个概念,读书行为就会每天自然发生。
- 利用“[[卡片盒笔记法]]”,每次的打卡就是一个卡片,聚焦于某个主题, 多个卡片自下而上的沉淀,就会形成一个领域的专家
- 利用“[[GTD]]时间管理方法”和”子弹笔记法”,每天管理好时间,无论多么忙碌,都安排5分钟读书
奖励系统:找到触动点
认同[[认知觉醒]]中说的:
在阅读时,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寻找触动点。我会在触动自己的地方做标记,在空白处写下大量能联想到的思考,书读完之后,我会放上几天,然后问自己:“这本书最触动自己的是哪个点?”这个点可以是一个理论、一个案例,甚至是一句话,只要它真正触动我,并能让我发生真实的改变,我就认为这本书超值了,至于其他,忘记就忘记了,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惜。
在阅读过程中,找到一个触动点,然后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后,回顾自己的阅读历程,能获得新的认知
5分钟阅读,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找到一个触动点分享给大家,一起成长
每天五分钟阅读收藏相关的笔记,建立一个主题库,将笔记增加相关的内链,可以形成图谱,找出各种主题之间的关系,方便建立知识晶体
参与方式:简单能力
- 扫描二维码,直接参与积累卡片,参与人越多,力量越大
FAQ
如何进行5分钟阅读,5分钟阅读怎么做到有延续性?
- 一天可以有几个5分钟,这涉及到5分钟阅读背后你想实现什么目标
- 如果是为了完成任务,我相信坚持1个月的人非常少,如果是再建设一套系统,我相信坚持10年是可以的
- 5分钟阅读,它只是一个表面而在它底部,是有一套体系,类似一个冰山模型,你只看到他露出的一角,其实大部分的运作是他的底部你看不见的部分
为什么要5分钟读书?
每天也用得到和微信读书,不过你不知道你每天看了什么,那句话触动自己
打卡的目的
- 设置门槛,不是那么容易达到,需要自己培养习惯
- 有记录有回顾,可以量化
- 每天信息那么多,过滤一下,只记录一条触动你的笔记
如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想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只需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一开始就逼迫自己先去做10分钟!自己的实践是5分钟
互动记录
- 写作:[[五分钟读书-366天]] ✅ 2023-05-21
- 📅2023-05-21[[五分钟读书-400天]] ✅ 2023-05-21
- 每天的5分钟读书打卡,增加两个属性:每天听本书+每天一张卡片,将碎片化的知识,变得结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