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1128 什么是心理表征&记忆&检索?

1.1.221128 什么是心理表征&记忆&检索?

#知识管理能力 #心理学

心理表征

人类的整个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外部表征–心理表征–外部表征。

  • 外部表征到心理表征的过程,就叫做编码;
  • 心理表征到外部表征的过程就叫做检索。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输入与输出。

"比如,你在看我的文字,这些文字就是外部表征;但是你的大脑会把这些文字转化为生物电信号,储存在你的大脑里,这个过程就是编码,储存在你大脑里的知识就叫做心理表征;然后等你把这些知识讲给别人听的时候,这些心理表征又会被解码,再次转化为文字,变成外部表征。

记忆

在大脑内部,认知心理学家发现,我们的大脑还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分,所以心理表征还可以被拆分成两个部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 短时记忆: 内存小,只能记忆7±2个组块:时间短,只能保存约15~30秒。
  • 长时记忆:内存大,可以记忆无限个组块;时间长,可以保存几分钟~很多年。

比如那个千古难题“为什么我们会读完就忘?"

因为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大部分的知识并未走到长时记忆,仅仅只是短时记忆而已,所以基本上一合上书就忘得七七八八了。

巩固: 记忆+间隔性的检索

那怎么办呢? 巩固!不断巩固。

巩固,加上前面的编码和检索,就构成了我们整个学习过程的底层框架。

记忆的两大方向:整个记忆的过程,我们还可以简化,把它简化为两个大方向:记忆(编码+储存)和运用(检索)。

我们学知识,最终其实是为了运用。记忆是手段,但是检索才是目的。

所以,我们需要把整个学习过程再次简化成“记忆”和“检索”两个大方向。从这个大方向出发,我们就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所谓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能够提高记忆效率和检索速度。

笔记学习几大要素:记录,分类(组块化),连接,检索,回顾或者应用

酷口

酷口家读书会,专注阅读,做一名长期主义者,享受阅读带来的复利,实现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改变命运。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