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曼经过一代「卡片盒子」的积累确定了自己的阅读和研究兴趣,他的编码主题不再是简单的列表(list)或是基于分类学(taxonomy)和目录(TOC)的顺序系统,而是依靠编码确定内容的上下级关系(也就是依靠编码组织了 Nick Milo 说的「邻近度」),依靠书目和关键词索引快速定位笔记,以及展现笔记之间意义上联系的复杂系统集合。
卢曼的经验告诉我们:
- 编码很重要。编码系统是一套树形结构,为追踪笔记提供了唯一性的地址。
- 书目和索引很重要。书目和索引是一套网状结构,根据意义(如关键词)聚合笔记内容,这实际上也是 Nick Milo 所说的 MOC 做的工作。
笔记系统需要迭代。我们不一定能只在一代「卡片盒子」系统内就确定自己的阅读和研究兴趣。
0 目录
知
WHy&What(道:问题和第一性原理 )
1 遇到的问题和背后的原理(大脑、事物的定律)
2 主题是什么,如何分类
3 竞品分析,参考资料
How(方法与工具)
4 术(方法论、技巧)
- X
- X
5 器(效率工具)
- X
- X
合一
成果&风险
6 成果,影响力,主题研究
- X
- X
7 注意事项&检查清单
行
do: Focus&Feedback&Fix
8 实践记录
- X
9 反思记录(好的和坏的经历)
- X
---
编码体系:
- 第一位是大类
- 第二位是分支,用于二级分类
- 第三位是排序位,默认值是创建时间:220523
利用的原理
- 黄金思维圈:Why,How,what
- 道术器
- 知行合一
- 行
- 实践
- 反思
技巧和方法论:
- 基于控制论(输入、处理、输出)
- 知识管理(输入、增值、输出)
- 加工厂(采集地,加工厂、加油站)
- 赚钱(收入、理财、消费)
- 研发类:设计研发、执行运营、影响力
- 三个关键要素:三点是稳定的
- 演讲:视觉、听觉、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