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明朝末年清军的入关战略与影响

[[2024-02-24]] , 来源
#视频笔记

页面笔记

[[山海关]]

需求::明朝末年清军的入关战略与影响
产品::[[清朝]]
编码::3.1.2024-04-29

正文

大明王朝在内外交困中摇摇欲坠,东北的后金,即满清,趁势崛起。清军屡次绕过山海关,突破长城防线,深入京畿腹地。山海关虽然号称“天下第一关”,北依燕山,南连渤海,看似坚不可摧,但燕山山脉之间存在可通行的缺口。
1629年9月,皇太极率领数万大军,通过龙井关和大安口入关,迅速攻克了顺义、通州等地,兵临京师城下,令明廷震惊。皇太极精心布阵,攻击京城的德胜门和广渠门。明朝在袁崇焕、满桂等人的顽强抵抗下守住了京城,但皇太极利用反间计成功除去袁崇焕后撤军。
1634年,皇太极统领9万大军,兵分四路佯攻喜峰口等关口,主力部队绕道内蒙古,攻占了宣化、大同等多个州县,掠夺了大量人口和财物后轻松撤退。
1636年,皇太极派遣阿济格第三次入关劫掠,破居庸关入长城,随后三个月内陆续攻克昌平、顺义等12座城池,56战全胜,掳走18万多人畜。
1638年,皇太极派遣多尔衮等人率领大军第四次入关。清军分两路进攻,左路从青山关以西破城墙而入,右路则从古北口等关隘分四路进入。两路清军在通州会师后,分散攻击,给明朝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此次清军掳走近50万人口,掠夺了大量黄金、白银。
1642年,清军第五次统兵扣关,分两路进攻,左路军从界岭口毁边墙而入,右路军自黄崖口破长城入关。清军一路南下,攻陷了登州、莱州等88座城池,掳走36万人口,掠夺了大量黄金、白银,数位藩王被俘。清军劫掠一番后,从墙子岭出关返回辽东。
皇太极五次入关,虽然攻下许多城池,但只是掠夺财物后就弃城而归。因为东面的山海关未能攻下,这对清军来说是个隐患,后路随时可能被切断。皇太极意识到后金的综合实力不如明朝,因此采用奇袭掠财的方式,对消耗明朝实力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
1644年,镇守山海关的名将吴三桂归降清朝,引清军入关,击败了李自成。同年10月,清朝定都北京,随后逐步建立起对全中国的统治。

总结

清朝通过多次绕过山海关的奇袭和掠夺,成功削弱了明朝的国力,并最终在吴三桂的协助下入关,确立了对中国的统治。

论据清单:

  1. 清军利用燕山山脉的缺口绕过山海关。
  2. 皇太极多次率军入关,攻占城池并掠夺资源。
  3. 明朝在袁崇焕等人的抵抗下虽能暂时守住京城,但内部矛盾导致袁崇焕被除去。
  4. 清军的掠夺行为对明朝造成了巨大的人口和经济损失。
  5. 皇太极的奇袭掠财战略有效地消耗了明朝的国力。
  6. 吴三桂的归降为清军提供了入关的机会,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7. 清朝最终定都北京,逐步统一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