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曾国藩传

#书名

我的笔记::[[曾国藩传(张宏杰全新增补版)-23774475]]

自序

曾国藩这个人的一生,起点极低而抵达的高度很高。曾国藩的智商平常,一个秀才考了七次。身体禀赋很差,一生与多种严重疾病相伴。出身也很平常,祖上几百年间都是平头百姓。年轻的时候,性格中还有很多毛病,比如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他通过不懈的个人努力,完成了脱胎换骨、超凡入圣的变化,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这个过程是非常富有启发意义的。

第一章 曾国藩的七次科举之痛

1 父子双双去“赶考”
2 老曾家有个科举梦
3 生平第一次大挫折
4 越笨拙越努力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分三步:秀才、举人、进士。

“行年八十尚称童,可云寿考;到老五经犹未熟,真是书生。”

府君(父亲)既累困于学政之试,厥后挈国藩以就试,父子徒步橐笔以干有司,又久不遇。

曾玉屏却不信邪,曾国藩后来总结说,老头一生有“三不信”,不信看风水的地仙、不信医生、不信和尚道士,只信人定胜天。

正如《聊斋志异》中所描写的那样:“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吏骂,似囚;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神情惝恍,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这次入场,曾国藩自信已经找到了作文的门径。通过苦苦反思,以前学了十几年没有学通的他,感觉打通了关节。曾国藩悟到了怎么写文章才能表达自己的真见解、真感觉,把道理讲通讲透。看过考题后,曾国藩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急于下笔,而是先默坐思考了半个时辰,在胸中构思好了整体脉络,然后才一股一股地展开,最后在文笔上细细打磨。几场下来,他自己感觉发挥得比以前都好。

为什么秀才考得这样艰难,而考举人却如此顺利呢?这是因为曾国藩已经掌握了考试的诀窍,写应试文章越来越得心应手。事实证明,被学台“悬牌批责”,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就是说,笨拙胜过机巧。办事笨拙,才靠得住。

第二章 为什么要“学做圣人”

1 京官曾国藩的自卑与焦虑
2 三十而立,学做圣人
3 脱胎换骨的开始:写日记

晚年,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第三章 惊人的进阶之道

1 自我管理的十二条军规
2 把择友当作人生第一大事
3 深得道光皇帝欣赏

(1)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5)读史。丙申年购《廿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惜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叶,间断不孝。(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8)保身。十月二十二日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9)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着,最易溺心丧志。(11)作字。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凡事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1)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
(5)读史。丙申年购《廿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惜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叶,间断不孝。
(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十月二十二日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着,最易溺心丧志。
(11)作字。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凡事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看曾国藩的一生,与上级交往,是很注重分寸的,从不失态。他和穆彰阿交往,完全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走动并不是特别勤,所以后来穆彰阿倒台,曾国藩也没有受到牵连。

第四章 从前的官场愣头青

1 郁闷的“副部长”
2 开罪咸丰皇帝
3 北京,生命中的艰难时刻

传统时代,人活着最大目的是什么?对大部分人来说,就是四个字,升官发财。

升官之后,为了督促自己继续写日记,曾国藩托纸店专印了一份日记用纸,开始写《绵绵穆穆之室日记》。这些日记体例特别,每日日记分为八栏,分别为“读书”“静坐”“属文”“作字”“办公”“课子”“对客”“回信”,每日按格填写。

湖湘学风是经世致用,因此曾国藩早就注重研究实际政治。虽然致力理学,但是他并没有被理学遮蔽全部视野。

。在上者但知做出一副宽大优容的样子,来培养自己的人气。在下者办事一味软媚求同,打圆场,做老好人。他说,三四十年来不黑不白的官场,已让英豪短气。

遇事退缩,是指遇到什么事,大家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愿意承担责任,只知道向皇帝请旨。务小不务大,是大家都注意一些细节小事,开个会,办公桌都摆得很整齐,茶杯都洗得很干净,会务办得很用心,但是对国家发展的大方向、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没有一个人敢说,也没多少人敢想。

所以兵不在多而在精。曾国藩提出裁兵五万,这样每年节省饷银一百二十万两,用来练兵。应该说,曾国藩的这道奏折抓住了当时军队问题的关键,显示了他经世致用之学的深度和精度。

最关键的是,一个王朝到了末期,这些皇族子孙往往气质庸弱、资质脆劣,缺乏做大事必要的毅力和担当。咸丰就是这样。事实证明,他一上任烧的三把火,完全是一个年轻人的一股冲劲而已。等这股冲劲过去了,他就疲软下来了。

读书人掏心掏肝的血诚,只变成了办事员纸篓中的废纸。每想及此,心中怎不愤懑?

一是见小不见大,小事精明,大事糊涂。他批评皇帝有“琐碎”之风,“谨于小而反忽于大”[33],每天察察于小事,而且有的谨慎到不该谨慎的程度,而对于国家的大计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究。

自卑的人,最在乎的是你看不看得起我。上台之后,他之所以那么细致地挑剔大臣的礼仪,正是这种自卑的表现。在后来发生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他那么执着于中外礼仪之争,也掺杂着同样的原因。

但皇帝如此长篇大论地哓哓置辩让他认识到,这个皇帝自尊心太强,缺乏自知之明,自我反省能力太差,通过苦口直谏使皇帝猛然惊醒、洗心革面是不可能的。

然而,这两次挑战“大名大位”者,让他的人际关系网出现了巨大的破洞。因为琦善门生故旧遍天下,赛尚阿更是人脉广阔,曾国藩打破了“官官相护”的潜规则,成为官场上的异类。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人必非之。

只能说明清代的财政制度是多么不合理。在这种财政制度下,惩罚的是清廉之员,鼓励的是贪官。

这时他的外债已有一千多两。做了堂堂“副部长”,居然掏不起回一趟老家的路费,不知今日读者读了这段资料,会有何感想。

第五章 “曾剃头”的长沙之辱

1 赴任江西遭遇家庭变故
2 为什么出山?
3 在长沙,成为众矢之的
4 遭遇真正挫折:差点儿被兵痞杀了

只有曾国藩一个人,一不要钱,二不要利,只想真正为国家分忧。这就触犯了官场潜规则。

晚清官场最重要的潜规则是“官官相护”。常在河边走,谁能不湿鞋?只有彼此掩盖,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家的安全。动辄咬人,足以令人人自危。

经过几夜不眠的反思,曾国藩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好汉打脱牙和血吞。”这是一句湖南土话,好汉被人家打掉了牙,不要吐出来让别人看到,要咽到肚子里,继续战斗。他不再和长沙官场纠缠争辩,而是卷起铺盖,带着自己募来的湘军,前往僻静的衡阳。全省官员瞧不起我,我不争一日之短长。等到我在衡阳练成一支劲旅,打几个胜仗给你们看看,那时自会分出高下。这才是挽回面子的最好办法!

第六章 湘军为什么牛气

1 创建湘军的苦心与良心
2 与咸丰帝的博弈
3 曾国藩的第一次自杀和湘潭大捷
4 湘军团队是这样设计出来的

湘军的出现,是曾国藩人生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它不光改变了曾国藩个人命运的走向,也改变了整个国家的走向。

中国历代农民起义,都是以本土宗教或思想为精神动力,但是拜上帝教的源头却是西方的基督教(虽然经过了洪秀全的创造性发挥)。历代农民起义从来没有有计划地消灭中国文化,但是为了统一思想,洪秀全却宣称中国传统文化均为“妖”书“妖”术,要焚毁所有中国经典,扫灭所有中国传统信仰。

曾国藩是理学家,在他眼中,儒学是天地间唯一的真理。因此,在曾国藩看来,如果太平天国起义成功,中国将陷入巨大的蒙昧。这是他决定挺身抵抗的根本原因。

清代国家正规军分八旗和绿营两部分。八旗是满族武装,绿营是汉人军队。

这样一支毫无专业精神的军队,不惟在英国人的大炮面前一触即溃,甚至在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自己的太平军面前也不堪一击。

曾国藩不是不知道这件事的风险。曾国藩为人处事表面上看起来保守,但是在根本问题上,却又有着他人所没有的巨大勇气。为了挽救朝廷,更是为了挽救他所珍视的文化传统,他决定放手一搏。

事实证明,曾国藩是一个善于抓住机会和创造机会的人。

曾国藩身上有着突出的试验精神和开放态度,凡事总愿意亲身经历,亲自体验,勇于尝试,勤于尝试。做事讲究身到、心到、口到、眼到,特别强调要“苦下身段去事上体察一番”。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建成十营水师。曾国藩建军,确实筚路蓝缕。

剑戟不利,不可以断割;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

曾国藩没有办法,只好以“拖”字诀来解决。于是他精心上了一道奏折,说我积极准备出兵,现在正在筹集饷银和购买洋炮,等大炮安上,军饷到手,就马上出发。

我对个人得失没什么想法,怕的是如果不好好准备,轻率出动,失败之后,整个天下就没有人敢于继续尝试镇压太平天国了。

曾国藩后来说,如果他有时间,就会写一本“挺”经,所谓“挺”,就是指在危急时刻,能坚持住。对于这样的“挺”字精神,曾国藩称之为“竖起骨头,竭力撑持”。后来他专作了一副联语,作为“挺”字的注脚:“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先打弱敌、首战必胜,历来是用兵重要原则,这样才可以奠定士气基础,为军队开个好头。

湘军取胜的第一个原因是纪律严明,官军用命,勇敢无畏。

这是太平军军兴以来,清军取得的唯一大胜,也是太平天国与清朝命运的一个转折点。

朱批上充满了对大臣们没头没脑的痛骂,谕旨中到处都是悲观绝望之词。“他不再细心制定新的作战方略,而是将之下放到前方统兵大员”[插图],只是一门心思忙着派人去挖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韦昌辉等人的三代祖坟,并明确指示将坟后“坐山后脉概行凿断”[插图],以坏其风水。

从这次经验中,曾国藩更是领悟到,对于有志者来说,挫辱是最大的动力,打击是最好的帮助。咬紧牙关,把挫辱活生生吞下,就成了滋养自己意志和决心的营养。这构成了曾国藩生命经验中最核心的部分。

其实很多时候做事不需要你有什么超天才的想法。你只要好好总结一下别人都犯了哪些错误,然后你反着来,你可能就成功了。

曾国藩主要收纯朴的农民,而且是山农。因为中国有句古话,近山者仁,近水者智。“山僻之民多犷悍,水乡之民多浮滑,城市多游惰之习,乡村多朴拙之夫,故善用兵者,尝好用山乡之卒,而不好用城市、近水之人。

其过人之处就是不怕费心费力,对事物进行不留死角的深入分析。在对事物进行精到分析的基础上,再找出要害,把握关键。每次处理完了之后,还要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作参考。“智慧愈苦而愈明”,是他的切身体会。

第七章 得而复失的湖北巡抚

1 把保卫长官当作一项制度
2 这句话改变了曾国藩命运
3 曾国藩的敌人
4 湘军的整体计划为何被打乱?

曾国藩高明就高明在他用制度解决了别人用道德去解决的问题。保卫长官本来是一种道德要求,但曾国藩通过制度使它变成了符合下属自身利益的一种行为。

武汉因其独特的战略位置,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曾国藩说,要平定太平天国,首先需从争夺武汉下手,只有夺取武汉,才能水陆顺流东下,进攻九江、安庆,直抵金陵。所以他全力谋取此城。

他在官场的生存技巧就是多种花,少栽刺,尽量不得罪人而多帮助人,上结主意,下得同僚和下级的欢心。

大清的根本政治原则是什么呢?两条:一条是“满汉之分”,另一条是“强干弱枝”。

满汉之分是清代特有的政治现象,强干弱枝则是历代都坚守不移的政治原则。所谓“强干弱枝”,出自《史记》,意为加强主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这种无大志向亦无大建树的中庸政治家,在矛盾激烈、险象环生的政坛上经常有机会发达”[插图]。

如果放在承平年代,祁、彭二人的主张未必有错,只是他们分不清轻重缓急。开国二百年以来,满族人的勇武已经在温柔乡中消磨得差不多了,现在满族人中已经找不出真正的将才。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天下将亡之际,重用汉臣、放权督抚将帅是挽救大清命运的唯一途径。

一个高明的军事家,首先应该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所谓战略,就是基于宏观性和长远性,把各种纷繁复杂的要素按轻重缓急、先后次序进行整理排列,然后拿出最有效的行动方案。

然而曾国藩并不这样想。曾国藩在军事上的最大长处在于他有出色的战略头脑,善于对战略环境做系统、全面的分析,从大处落墨,进行整体的战略谋划。他曾经说:“军中阅历有年,益知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

第八章 江西困境与“大悔大悟”

1 九江大败后差点儿自杀
2 曾国藩与胡林翼
3 被皇帝拿掉兵权
4 蛰伏两年,完成“脱胎换骨”

湘军虽然节节胜利,由于长驱直进,其实兵力已疲。但曾国藩在屡次大胜之后,也不免扬扬得意。他派陆军围攻重镇九江城,派水师攻打九江对岸的湖口,认为这次也能如以前那样,迅速取胜。

虽然由于湘军防备甚严,未能取得多大战果,但是湘军不能不“彻夜戒严,不敢安枕”。湘军屡胜之后,已生骄气;屡被袭扰而又求战不得,又生躁气;骄而且躁,遂令太平军有可乘之隙。

咸丰五年七月,曾国藩帐下得力大将塔齐布因为九江久攻不下,“日对坚城,徒增焦灼”[插图],吐血而亡,年仅三十五岁。曾国藩顿失依恃,抚尸大哭。

曾国藩在关键时刻之顾全大局的胸怀实为普通人之所不及。

在中央,以彭蕴章、祁寯藻为首,在地方,以和春、何桂清为首,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反湘军集团,影响着咸丰的决策。

曾国藩终于认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所谓“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做事平心静气,更多地考虑他人的心理,站在他人角度立场想问题;更多地揄扬他人,表扬他人的长处;做事有始有终,越到后来越慎重;接人待物要更诚更敬。

湖北巡抚胡林翼却千方百计、绞尽脑汁,为曾国藩创造再次出山的机会。

曾国藩原“以忠诚为天下倡”,以为仅凭忠义相激,就可以让部下出生入死,但阅历既久,才发现真正的抱道之士并不如他想象中那样多。他认识到“不妄保举,不乱用钱”,则“人心不附”,只有诱之以“名”,笼之以“利”,才能网罗天下英才。

第九章 安庆这块难啃的骨头

1 曾国藩的二次出山
2 和胡林翼联手攻占安庆
3 湘军的战术:“结硬寨、打呆仗”
4 命运之战

胡林翼的性格特点是明敏、坚毅、精于权术。此时他已经以极为高明的手腕,笼络住了湖广总督官文。

湘军的作战原则也非常能体现曾国藩的性格特点,那就是“以静制动”“自固为本”。

江南大营的失败,标志着咸丰皇帝战略思想的彻底失败,也标志着清代旧军事体制的彻底瓦解。事实证明,要消灭太平天国,只能按曾国藩说的“先剪枝叶,再拔本根”,从上到下一步步来。

古今中外,具有雄才大略的用兵者,无不能够始终从战略的高度来把握问题,能够透过暂时的纷乱看到重点,在利害交织中看清本质,牢牢把握长远与眼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曾国藩顶住皇帝压力,先不顾苏浙糜烂,依然将战略重点放在安庆会战上,他的分析透彻、态度坚决。咸丰皇帝也深知他的脾气,不得不同意了他的安庆会战计划。

战略上有一条基本的原则,就是致人而不致于人,也就是要迫使对方按照自己的战略安排行动,迫使对方跟着我们的步子走,而不是按照对方的战略安排行动。说白了,就是将战略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曾国藩左思右想之下,决定采纳幕僚李鸿章的建议,用“拖”字诀,拖以待变。

多隆阿自然非常生气,安庆之战结束后就和曾氏兄弟生了嫌隙,不久之后他离曾国藩而去。

咸丰经受不了这样密集的打击,已经接近崩溃。做了十年的皇帝,挑了十年的重担,他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自己不适合当这个皇帝,什么事情,他越是投入指挥,结果就越是不可收拾。如今远离了政务中心北京,来到了边远的热河,这一地理位置的变化使得他顿感轻松。

曾、胡二人,可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砥砺、相互敬佩的人际交往的典范。

第十章 与何桂清的恩怨纠葛

1 成为大清帝国最有权势的人
2 慈禧与奕䜣发动宫廷政变
3 清除何桂清集团党羽

两江总督是清代光绪朝以前唯一统辖三省的总督:江苏、江西和安徽。三个省为什么叫两江呢?这是因为明代的江苏和安徽是一个省,叫江南省。

如今,出任两江总督,又手握湘军军权,曾国藩毫无疑问地成了当时大清帝国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他终于可以从容展布了。之所以顺利拿下了关键的战略据点安庆,即与他得到总督之位,能调动各种资源有关。

事实证明,慈禧和奕䜣的组合,比咸丰要明智。相对咸丰,奕䜣更清楚要消灭太平天国,就必须重用曾国藩。他“虽与肃顺为敌,但对肃顺的政策、路线毫不存成见,善则留,恶则去,绝不似一般政争中人亡政息、全盘否定的习见形态”。而慈禧掌权之始,也能对奕䜣的建议从善如流。

然而,事实证明,“明练”、善应对、小聪明,在天下大难前是没用的。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曾国藩式的笨拙、扎实、从根本上做起。

第十一章 太平天国最后的战役

1 著名的“天京”攻坚战
2 曾国藩人生最焦灼的四十六天
3 恩将仇报的沈葆桢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插图]。

也就是说,这些天因为江西布政使有意和自己作对,心里非常愤懑。但是我细思古人办事,岂不也是我和一样,经常会遇到掣肘和拂逆。如果怒他人之拂逆,必欲使之顺从,就会采取霸道手段,诛除异己。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不可一世的权臣,给自己带来祸患。如果在他人的反对面前能够动心忍性,修炼自己的心性,委曲求全,而且还以没有“对立面”而忧心,这才是圣贤的用心。所以我正可以借这个不顺心的事来磨砺我的心性。

曾国荃百计尽施,攻坚战、偷城战、地道战、间谍战,想尽了一切办法,皆不成功。眼看着三年快要过去了,在这三年时间里,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在江浙各地的进展都非常顺利。

第十二章 “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

1 朝廷的两记闷棍
2 曾国荃的“经济问题”
3 自剪羽毛,让曾老九离职
4 与左宗棠的恩怨情仇

曾国荃做事,就是有一股不到南墙不回头的倔劲。九十九条地道不成,我再挖第一百条。

太平天国的最大问题是要毁灭全部中国文化。钱穆认为,太平天国如果只致力推翻清王朝,是可能成功的;但是他们还要全部推翻中国历史文化,那就不可能成功了。

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与名望关系很大。在官场上要注意细节,不能给人以口实。如果不拘小节,经常做出引起物议的事,则小事积累起来,有一天可能蓦然刮起舆论风暴,把一个人吹倒:

《易传》中说:“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当一个人的地位、权势、声望达到顶点的时候,也就是要走下坡路的时候。稍微处理不慎,会带来无法预计的危险。因此,越是辉煌的时候,越应该努力保持清醒的头脑,趋福避祸。

应该说,左宗棠的一生事业,受曾国藩之提携甚力。然而在攻下南京之后,两个人的关系却迅速恶化。

左宗棠夸大幼天王的影响力,意图十分明显,那就是要贬损曾氏兄弟的战功

推动左宗棠做出这个举动的,是纠缠了他一生的“科举情结”和“瑜亮情结”。

曾国藩是宽厚之人,左宗棠的恶评当然或多或少会传入曾国藩的耳朵,曾国藩却没有做出过任何反驳或者辩白,对左宗棠仍然一如既往地推重。

曾国藩轻易不会攻击别人,但一旦出手,那锋芒也是常人难敌。

相比之下,曾国藩的人际交往就比左宗棠成功多了。曾国藩一生朋友如云,且其所深交,都是相当杰出的人物。曾国藩一生功业,半受朋友之助。他事业的成功,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善于用人的结果。反过来说,他更善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对朋友提携报答,不遗余力。

也就是说,我早就听说左公早晚不停地骂我。然而如果让我也这样骂他,我口笨心拙,肯定骂不过他。不如以一不骂二不听三不管的办法处理,结果也一样是“不胜”,但省心省力。老来精力日颓,正事还忙不过来,听那些颂扬我的话还听不过来,所以有告诉我别人骂我的事,我只听个大概,不让他们说完。

,曾国藩喜欢听好话,也能听坏话。做事能决断、有霸气,但都是凭情理。用人处事,从大的格局到小的细节,都值得学习。表面上看很疏朗大气,其实思维极缜密。说话表面上听起来不着边际,实际上办事极精细。

第十三章 两江总督的清与浊

1 不准大排场,只收小礼物
2 总督的“养廉银”与“裁撤陋规”
3 曾国藩的“小金库”

曾国藩从政和治军的初衷是“济世人于水火,解生民于倒悬”,而两江地区的百姓确实经受了太多痛苦。

官场上讲究“亮相”。一位新官以什么姿态出现在官场之上,在任何时代都是个需要认真斟酌的问题。

因为官员送礼,送的不光是钱,还是人情。你一点儿不收,就显得你“不近人情”,这不符合曾国藩“和光同尘”的作风,也不利于他与下属建立基本的情感联系。所以在实在拒绝不了的情况下,他会从下属送来的礼物中挑一两样价值最低的收下来。

工作准则的第一条,是要求身边的门子,也就是守门人等工作人员不要欺凌地方官员。

门子从地位上说,至低至贱,但中国式权力的运用之妙就在于经手人是否能充分挖掘每份工作的寻租潜力。一个门子如果充分发挥其能量,也能办成很多事。

清代的财政制度之奇葩,表现之一在于清代督抚衙门里,有正式“编制”的只有总督和巡抚本人,其他工作人员国家都不负责开支。

第二项是冰敬、炭敬、程仪之类的“灰色支出”。

他对此“感激次骨,较之得高爵穹官,其感百倍过之”。按理说,皇帝发了话,这八万两就可以省下了。不过,曾国藩却说,这说好的八万两银子“部费”还是照给。因为阎王好见小鬼难搪,毕竟以后他还需要和户部打交道。

如果给清官分类的话,曾国藩应该归入“非典型类清官”。也就是说,骨子里清廉刻苦,表面上和光同尘。这是因为曾国藩的志向不是做“清官”,而是做大事。

第十四章 洋人也是人

1 蛮夷之人,居然也有信义
2 师夷长技以制夷
3 三个与众不同的外交观念

这说明,洋人并不想推翻清王朝,他们所志,一是通商,二是要清王朝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和他们交往。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他认识到,“师夷智”不能停留在购买使用西式武器阶段,而必须深入学习研究西式武器背后的秘密,也就是进入学习掌握西方科学和技术阶段。只有把这些秘密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有与洋人平起平坐乃至战而胜之的可能。

为了更深入、更全面地掌握西方技术,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又建设了一个更大的兵工厂——江南制造局。今天中国最大的造船企业之一上海江南造船厂,就是由当年江南制造局的江南造船所发展而来的。

在他看来,军事工业的意义,在于这是中国自强之本,是开风气,是源头。

在对外交往中,不要争面子,而要争里子。不要争小处,而要争大处。

曾国藩关于外交的另一句名言是“大事苦争,小事放松”。

第十五章 与接班人李鸿章共同“剿”捻

1 妙手:裁湘留淮
2 曾国藩的人才大计:塑造李鸿章
3 将河墙战法进行到底

做大事的人至少要往前看三步。当初曾国藩在大规模裁撤湘军的时候,留有后手,那就是“裁湘留淮”:他虽然将手中的湘军遣散,但是却保留了自己的学生李鸿章所部的淮军。

人们提起曾国藩,一般认为他一生做了两件大事:平定太平天国和兴起洋务运动。其实除此之外,曾国藩一生致力的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培养人才。

除了幕僚(不少于一百人)而外,还有候补官员、法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师,等等。总之,中国一切出类拔萃和著名的人物,都被他那具有磁石般吸引力的品德和声誉,吸引到他那里。他对于有学识和有天才的人,一向极为钦佩,乐于和他们交往。”

确实,曾国藩是把他的幕僚们当学生看待的。我们从曾国藩日记和书信中可以看到,即便在戎马倥偬之中,曾国藩也按期在幕府中组织考试,一般是每个月两次,方式是曾国藩出题,让幕僚们作文。然后他像老教师一样,在深夜批卷。

科举培养出来的人,不是废才,就是半成品。要想适用,就要自己动手,进一步陶铸。所以曾国藩的幕府既是储备人才之库,也是陶铸人才之所。

要做到用之无误,不仅要察言观色,还要试之以事,验之以效。

曾国藩认为,人才“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天生大才极少,中等以下人才都可通过培养教育造就出来。[26]

同时曾国藩用人,还有一个宗旨,那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全力给他们制造发展的机会。

在京期间,曾国藩曾经教李鸿章作文。在幕府中,曾国藩又曾教李鸿章做人。现在,他又给李鸿章上了第三课,建军。

然而千头万绪中,李鸿章并未迷茫,因为出发之前,曾国藩已经送给他一条如同定海神针一样的临别赠言:“专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50]也就是说,军事是一切的根本。如果打上几场胜仗,在军事上站稳脚跟,他在上海地方官和洋人面前的威信自然就建立起来了。反之,如果打不了胜仗,他再有手腕,也无法赢得上海官绅和洋人的首肯。

风骨者,内足自立,外无所求之谓,非傲慢之谓也。

李鸿章文笔优长,身上却没有一丝文人所常有的那种书卷气。他天生善于并喜欢处理复杂局面。别人怕事,他则喜事。局面越乱,责任越重,他越高兴。

作为学生,李鸿章与老师曾国藩一生有过密切合作,也有过多次冲突,但是高明之处在于,他从来没有与曾国藩撕破脸,懂得有进有退。这是曾国藩日后交班给李鸿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曾国藩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人,他凭头脑打仗,而不凭血气之勇。

慈禧和咸丰一样,对军事一贯是急于求成,对僧格林沁如此,对曾国藩依然如此,一有挫败,就想换人,因此才有曾、李互易之举。这就让做事一贯坚持到底的曾国藩不得不接受半途而废的局面。

曾国藩对李鸿章全力支持,自始至终为李鸿章积极筹饷献策,尽心尽责。他诚心诚意希望李鸿章能尽快把“捻匪”荡平,因为不管是“曾家”还是“李家”,在他看来都是一家。湘淮一体,曾李一家,合则两利,离则俱伤,曾国藩是深明这个道理的。

曾国藩以自己的抽身退步,完成了湘消淮长、曾李瓜代的过程。

第十六章 天津教案:曾国藩是怎么成为“卖国贼”的

1 升任直隶总督,对官场痛加整顿
2 导火线:武兰珍迷拐案
3 曾国藩调查“挖眼剖心”事件
4 疆臣新领袖李鸿章

很显然,朝廷故技重施,原来是防范湘军,现在又“扬湘抑淮”了,因为淮军现在已经是天下最有力量的武装。当然,曾国藩和李鸿章对这种伎俩都一目了然,并没有因此而产生芥蒂。

直隶总督的工作量,是他做两江总督时的三倍。每天居然抽不出一点儿时间来读书,以至于让曾国藩感觉每天过得味同嚼蜡。

除此之外,还有多名中国教民以及教会的中国仆役被打死(然而这些人的死亡并没有被充分重视)。当然,还有大量财物遭到抢劫。这就是有名的“天津教案”。

人这辈子,最难去除的是嫉妒和贪求。所谓“不忮”,就是克制自己的嫉妒心。“不求”,就是克制自己的贪求心。

曾国藩一贯主张“明强”,就是说,在判断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才能决定是使强还是使柔。

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时,慈禧才二十六岁,她没受过良好的教育,对世界现状也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政变中她亲书的密谕现在影印公布,不但字迹歪歪扭扭,而且二百多字中,错字多达十六个。这证明她入宫前所受的教育是非常少的。文化水平低决定了她相信迷拐及挖眼剖心之实有其事。

战。百姓是随势利而转移的,并无定见,他们在自身没有危险时,热衷于低成本爱国。但一旦有事,他们往往并不敢往上冲[77],因此并不足以依

百姓是随势利而转移的,并无定见,他们在自身没有危险时,热衷于低成本爱国。但一旦有事,他们往往并不敢往上冲,因此并不足以依恃。

李鸿章深谙为官之道,他对曾国藩坦言相告,自己不愿“初政即犯众恶”[93]。因此想让曾国藩在这个烂泥塘中先给他厘清基础,特别是解决好缉拿凶手这个最难的问题,自己再下水。

事实上,正是因为处理天津教案“时时负疚于心”,导致曾国藩精神受到极大打击,再度回任两江后不久,即郁郁而终。

第十七章 大清王朝最后的领航者

1 这个王朝已经不可挽救了
2 为国家办最后一件大事
3 虽油尽灯枯,仍然勤奋有恒
4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偶像

事实证明,慈禧不具备领导国家进行现代化转型的知识与能力。她是一个有权术而无见识的人。诚然,她精通传统的统治术,对人性卑劣的认识超乎很多男人,可是她并没有一个成形的治国理念,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这样的人,绝不是几千年不遇大变局中合格的领导者。

向曾国藩提出留学计划的是一个名叫容闳的特殊人物。
容闳是广东人,幼年家里因为贫困,不得已把他送到“洋鬼子”的学校——澳门教会办的马礼逊学校读书。后来他居然得以随美国老师到美国,并考进了有名的耶鲁大学读书。1854年,容闳回国,试图推动中国教育发展。

这个建议被朝廷采纳。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三十名幼童,从上海登上美国的远洋轮船,远赴美国留学。如此大规模派人到国外留学,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天,距曾国藩去世正好五个月,这是曾国藩临终之前为国家办的最后一件大事。

晚年的曾国藩虽然已经油尽灯枯,但仍然勤奋有恒,尽管右眼已经失明,左眼的视力也并不好,但他还是每天在处理完公事后读一点儿书。有时眼睛实在太疼,就闭目默诵。

但是曾国藩对死亡毫不畏惧。他丝毫没有打乱自己的生活规律,在这一天接下来还做了这些事:接见了一个叫庞省三的人,然后阅《通鉴》二百二十卷。傍夕小睡。夜阅《宋元学案》吕东莱一卷。二更后,与儿辈讲《孟子》“定于一”章,又阅《吕氏学案》。三更睡。

直到生命的末尾,曾国藩仍然没有停止高强度的工作,也没有停止自省。我们来看曾国藩最后几天的日记。

学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觅榜样。

第十八章 曾国藩的遗产

1 不给子孙留遗产
2 曾氏家风成就后人
3 办洋务的后续

理学兴起的原动力是为了与佛教抗衡,因此冲破原始儒学“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局限,努力构建一个可以解释一切宇宙现象的理论体系。朱熹等理学大家都认为,人死后“灵气”并不会马上消灭,而藏聚于“山环水抱”“藏风聚气”之处,能福荫子孙。

如果后代有能力,不给他们留遗产,他们也能凭本事生活得很好。如果后代不争气,你多给他留一文钱,他就多造一份孽,败坏家族的名声。

什么是君子呢?“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找到快乐和内心宁静的人,才是君子。

是他在谈判中能分清主次,大事上毫不退让,小处则稍做妥协。曾国藩在外交上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大事苦争,小事放松”,一定要分清主次。

除了詹天佑和欧阳庚二人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学士学位,其他人都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