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中国哲学简史》听书稿

#听书稿 #哲学宗教

关于作者

[[冯友兰]],是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并赢得国际声誉的哲人,以《[[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等著作,成为中国近代以来建立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之一。

关于本书

《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深入浅出地概括了中国哲学的整体发展历程,内容囊括:诸子百家哲学流派的兴衰发展,孔孟老庄的哲学思想的继承发展,中国哲学精神的探讨。堪称“中国哲学的最佳入门书”。

核心内容

本书思想核心是:冯友兰先生是如何看待中国哲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什么。3个方面:社会背景对哲学的影响,哲学思想的发展轨迹,哲学的精神。4种社会背景:农业经济、政治环境、中国佛学、西方哲学。2种发展轨迹: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22万字,我会用大约34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本书的主要内容:冯友兰先生是如何看待中国哲学的形成与发展的,以及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什么。

很多人对哲学类的书都会产生一种误解,以为哲学类的书都会说得比较深,很难理解透彻。但是冯友兰先生的这本哲学简史是个例外,这本书被称为“中国哲学的最佳入门书”。入门书,并不是说这本书的内容说得很浅,而是说冯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概括了整个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浓缩了中国哲学的精华。

那你肯定会问,4500多年的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冯友兰先生只用区区二十多万字就能解释清楚吗?虽说只有二十多万字,但是字字都是精华,冯友兰从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中,讲解了诸子百家哲学流派的兴衰发展,又从孔孟老庄的哲学思想的继承发展,最后上升到探讨中国哲学精神。所以,这本书的书名虽是中国哲学史,但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史,因为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这些圣人的经典,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就起源于那里,那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大智慧。因此,我们说这本书也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并不为过。那么,在冯友兰看来,中国哲学究竟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呢?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什么?今天给你讲的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就很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我们来说说这本书的作者冯友兰先生。冯先生的哲学著作是20世纪中国学术经典,他也因此被称为“世纪哲人”。1946年,冯先生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邀请,赴美讲学,讲授中国哲学史,之后将讲稿整理成《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一经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就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哲学的入门书。关于这本书,冯先生也有自己的评价,他说:“小史也,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意思就是,这本书只能算小的史学作品,不像大的史学作品那样,把姓名和学派都列出来。就像画一幅小图,画面虽小,但形态和神韵都不缺。《中国哲学简史》虽然篇幅有限,却打通了中国哲学的脉络,充满了睿智与哲思。

接下来,我会从社会背景、哲学思想、哲学精神这三个重点,来给你介绍冯友兰先生为我们梳理的中国哲学。

第一部分

先来看看第一个内容:社会背景。我们会从经济、政治、中国佛学、西方哲学这四个方面来分别讲述它们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第一个方面是,经济背景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冯先生认为,哲学是人们进行反思的产物。人在思考的时候,经常会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里,人就会用特定的方式去感受和思考生活,同样的,要想了解中国哲学,也要首先看看它所产生的环境。

古代的中国人靠农业为生。在农业国,土地就是财富的根本。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政策,都是围绕土地来进行利用和分配的。在中国哲学家的思想里,也有本末之分。本,是指农业;末,是指商业。农业关系到生产,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交换之前,必须要有生产。所以,当时的社会和经济都“重本轻末”。古代中国社会有四个传统的阶级,分别是士、农、工、商。从排名的位置我们可以看出,商人的地位最低。地位最高的士虽然不种地,但是他们的命运跟土地是紧密相连的,收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命运。所以,他们对宇宙的反应,对生活的看法,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对农业的反应和看法。加上他们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就会通过文学或艺术的形式来表达。

比如,哲学文集《吕氏春秋》里有一篇名叫“上农”的文章,就对比了商人和农民的生活方式。文章里说,农民很朴实,容易使唤,他们的土地财产不容易搬运,所以不会弃家逃跑;商人很狡诈,很难使唤,他们的财产容易搬运,所以经常弃家不顾。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那时人们的基本态度:农业比商业重要,农民也要比商人高尚。

农业对中国哲学的启发,主要表现在对自然规律的感悟。《易传》里有段话是这样说的:“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每天太阳下山后,月亮就会升起来;等到月亮消失,太阳就会出来。太阳和月亮的替换带来了明天。冬天走了,夏天就来了;夏天走了,冬天又会出现。冬夏交替预示着岁月变迁。这段话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很大。比方说,老子哲学和《易经》里都提到一个主要论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所有事物,发展到一定的极端,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段话还为中庸之道提供了主要论据,儒家和道家把“毋太过”,也就是不要太过,变成了一种精神信仰。

不过冯先生也指出,农民的眼界也限制了中国哲学方法论的发展。一般来说,人会通过两种方式得出概念,一种是通过直觉,另一种是通过假设。通过直觉得出的概念,就是直接领悟的东西。在中国,农民对土地和庄稼的看法,都是他们直接领悟的。中国的哲学家也顺延了农民的看法,把对事物的直接领悟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并且坚信不疑。这种方法论的限制一直延续到西方哲学的传入,才被打破。

第二个方面是,政治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首先,政治大环境的变化,孕育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哲学家。公元前10世纪,当时的社会由周王朝管理,他是天下各国的“共主”。共主,也就是共同的主人。周王又把土地分给贵族和将领,也就是封土建国,我们今天说的“封建”其实也来源于这里。直到公元前221年,封土建国制度被秦始皇正式废除,一些贵族和官员流落到民间,他们就靠专门的才能或技艺吃饭。这些人再给别人传授学术,就变成了职业教师。

冯先生认为,“百家争鸣”中的家,就是从这些人当中产生的。比如,儒家的鼻祖是文人雅士;道家的鼻祖是隐士;墨家的鼻祖是武士;名家的鼻祖是搞辩论的;阴阳家的鼻祖是道士;法家的鼻祖是搞法术的,这个法术不是巫术,是宣扬治国大法的意思。

第二,各个哲学流派的兴衰,也随着政治的起伏而起伏。秦朝靠法家的治国思想,征服了六国。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就被汉朝取代了。汉朝皇帝很反感法家思想,在建国初期就废除了秦朝的严苛法律,开始推崇“黄老之学”的道家思想。这是为什么呢?按照道家的政治哲学的说法,合格的君王就是尽量少管闲事。这恰恰是汉初的统治者需要的,因为秦朝灭国就是统治者管得太多。可是,等到汉朝的元气恢复以后,道家哲学就不合适了,这个时候统治者们把目光投向了儒家哲学,因为儒家哲学有不少关于仁爱和礼义的知识,统治者们需要用它来明确阶级差异,维持社会秩序。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统一国家的政治和思想,汉武帝确定了儒家思想的绝对统治地位。

冯先生认为,这期间董仲舒功不可没。因为他不仅创建了考试制度,专考儒家经典,来巩固儒家思想的地位,还为当时的社会新秩序,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发展出了“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就是说,臣子要服从君王,子女要服从父母,妻子要服从丈夫。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的意思分别是,同情心、恭敬、懂得羞耻、明辨是非、忠信。其中,五常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我们再来看看董仲舒的这段话:“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就是,人在天地间成长,上天赋予人道德品质,大地供给人类吃的和穿的,人再通过学习成就自己,三者缺一不可。这段话的核心意思就是,人需要通过文化和文明的洗礼,才能成就一个高尚的人。三纲五常就是文化与文明的根本。汉代以后,儒家的统治地位也基本一直延续了下去。

第三个方面是,佛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在5世纪,佛教传入中国,也对哲学产生了特殊的影响。那个时候的佛学大师,包括印度来的鸠摩罗什,都在使用道家的术语来表达佛学观念,因为他们认为,道家用语跟他们想要表达的概念有内在联系。比如说,道家用语中的“有为”,意思是有所作为,用在佛教中,就是表达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会在将来产生因果联系。

冯先生认为,佛教的中道宗与道家哲学相互作用,产生了禅宗。佛教中的中道,就是使人达到顿悟的一种情操和哲思,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是不会在意有无、生死和苦乐的。这跟道家哲学中超脱的生死观有点类似。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探究心性本源的禅宗。此外,冯先生认为,印度佛学还为中国哲学贡献了“宇宙的心”的观念。因为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哲学只有“心”,没有“宇宙的心”。这是什么意思呢?中国哲学中的“心”是指内在思维,它需要依靠人的感官来感受周围的一切。比如像荀子说的:“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意思是说,人体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身体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灵位于胸中,它统领着这五官。而“宇宙的心”已经突破了感官对心的限制,它指的是,宇宙里的一切现象都是人心动的表现。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人所有的言行都是受他的心牵引,他的心决定他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在这以后,哲学家们就把“宇宙的心”当作一个争论的主题,主要围绕世间万物,是不是由宇宙的心创造的话题展开。参与这个话题讨论的哲学家们,就形成了新儒家。新儒家又根据这个争论的结果,分成了两个学派。心学学派认为,世间万物就是由宇宙的心创造的。心学代表王守仁的观念是,宇宙是一个精神的整体,心是宇宙存在的原因,也是理存在的基础。通过认识本心,再将本心与宇宙合为一体,这种认识在冯先生看来,是禅宗的继续。理学学派认为,世间万物不是由宇宙的心创造的,而是由气组成的。理学代表朱熹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这就是理。比理先存在的是气,气是个体事物形成的原因。通过认识事物的本质,然后再慢慢地观察事物的美,在冯先生看来,这是顿悟的一种形式。

第四个方面是,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20世纪初,第一批西方哲学家来到了中国,其中就有杜威和罗素,他们讲的都是自己的哲学,虽然给学生们开了眼界,但涵盖的知识面太窄了。了解一门哲学,要了解它所赞成和反对的各种观点,否则就不能真正地理解它。因此,在冯先生看来,这段时期风行的西方哲学,最多只能算是在中国的西方哲学,不能发展成中国哲学的一部分。但是,西方哲学给中国哲学带来了逻辑分析方法。

在这之前,佛家和道家都在用一种“负”的方法思考问题。负的方法,就是试图消除区别,告诉我们它的对象不是什么。比如,在《老子》和《庄子》里,并没有说出“道”到底是什么,只说了它不是什么,这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逻辑分析方法与“负”的方法相反,是“正”的方法,它试图做出区别,告诉我们它的对象是什么。在冯先生看来,用逻辑分析方法来分析古代的哲学观念,也是一种进步。比如,冯先生用逻辑分析法来解释墨家的辩论法,《墨经》里有一句对“故”的解释,故是故意的故:“故,所得而后成也。”意思就是,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就叫缘故。他们把这个故,分成大故和小故。“大故,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按照现代逻辑学的翻译,大故就是必要充分条件,小故就是必要条件。但墨家并没有看出充分条件,也就是:有之必然,无之或然或不然。因此,冯先生认为,只有在现代建立新的逻辑学,才能完善中国的哲学体系。

这就是今天给你讲的第一个内容:经济、政治背景、佛学、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我们来总结一下:冯先生认为,经济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早期哲学家最直观的感悟,都来自于对农业的看法和反应,继而延伸到对自然规律的讨论。政治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和君主决策,都能影响各个哲学流派的兴衰和发展。佛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产生了禅宗,并贡献了“宇宙的心”的观念。中国哲学家将“宇宙的心”继续讨论下去,就形成了新儒家。西方哲学的传入,不仅让中国人开了眼界,还给中国的哲学研究带来了逻辑分析方法。

第二部分

我们在开头说,冯先生认为哲学是人们反思的产物。前面说的第一部分是影响这种反思的社会环境和种种因素,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种“反思”本身,也就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冯先生把中国哲学思想分成两个方向: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介绍。

第一个是,历史哲学的发展轨迹。说到历史哲学的起源,我们得从阴阳家的五行说起。五行我们都知道,水火木金土。关于五行最早的记载文献,是来自《洪范》,但冯先生认为,《洪范》里记载的五行,观念还比较粗糙,因为只涉及到具体代表的事物,还没有上升到抽象的概念。

冯先生认为,阴阳家的第二篇文献《月令》,对五行的理解,更近了一步。《月令》其实是一本历书,主要是告诉人们,每月应该根据自然规律做什么事。这篇文献里面,提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观点:因为夏天热,能让人联想到火,所以火代表夏季和南方;冬天冰雪连天的,冰让人联想到水,所以水代表冬季和北方;春天万物生长,新树发芽,所以木代表春季和东方;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一片金黄,所以金代表秋季和西方。土是五行的中心,处在夏秋交替的位置。阴阳家从时间和空间上解释完了五行之后,又把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理了一遍:按照春夏秋冬的四季更替,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也排列出来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

然后,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邹衍,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创建了新的历史哲学,他用五行时间上的更替,来解释朝代的更替和历史变化。比如,他认为黄帝代表五行中的土,被代表木的夏朝灭国。代表木的夏朝,被代表金的商朝灭国;代表金的商朝,被代表火的周朝灭国;代表火的周朝,又将被代表水的朝代灭国。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循环。邹衍的观点对后世人的影响很大,直到辛亥革命,皇帝的正式头衔仍然是“奉天承运皇帝”。这里的“奉天承运”,就是按照五行更替的规律来转运。

对于邹衍的观点,董仲舒提出了异议。他认为朝代的更替,是根据三统(统治的统)的顺序运行的。哪三统?黑统、白统、赤统。用颜色来表示不同的社会组织,在古代还是很常见的,比如满族的八旗制度,有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这八种。为什么要坚持“三统说”?董仲舒的理由是,新的君王建立新的朝代,是因为他受命于天,所以他得做出一些新的改变,比如:迁都、改国号、换衣服颜色等。冯先生认为,“三统说”的观点有些牵强,没有强大的理论支持,所以并不能取代邹衍的“五行更替说”。

到了法家,历史哲学又有了新的进展。法家哲学家认为,虽然一年又一年地重复季节变化,但是人们总要从过去的经验里总结出教训,这样才能更好地向前看。然后,他们就创立了“历史退化论”,认为人类的黄金时代在过去,想要拯救未来,就得掀起复古的运动。冯先生认为,这种观点进步的地方在于,法家的哲学家已经认识到了,时代发展产生的变化,他们想要做出改变。明确这种观点的,就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他提出:“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意思就是,不要墨守成规,要结合当下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冯先生认为,这是历史哲学中,早期革命思想的萌芽。

说完了历史哲学,我们来说第二个,政治哲学的发展轨迹。冯先生认为,中国政治哲学的发展,主要是在讨论两个方面:国家起源和治国之道。

最早讨论国家起源的哲学家是墨子。墨子,我们都知道,他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就是“兼爱”,就是说爱人不分阶级差异。那么,墨子是怎么看待国家起源的呢?他认为,在国家建立之前,人们都是处于一种没有组织的涣散状态,上天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就创建了国君和国家。也就是说,是上天创建了国家,国君就是天子,他具有绝对的权威。国君的权威表现在,他可以根据统一的标准来实行政治制裁,强制人们改变涣散的状态。当人们变得有秩序以后,国君再推行“兼爱”,这个就是墨子提出的治国之道。冯先生认为,墨子的国家起源论能反映出,墨子时代政治局面的混乱,墨子希望可以通过一种强制手段来实现统一。墨子的治国之道,在通过强制的手段强调服从和纪律,这也发展了墨家的职业道德,因为早期墨家来源于武士。

按照墨子的说法,国家会出现,是因为它有存在的必要,可以改变混乱的现状。跟墨子的观点不同,孟子认为国家肯定会出现,因为它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伦的产物。那么,如何引导社会关系往良性的方向发展呢?得需要一个精神领袖来管理国家。在儒家的政治哲学观念里,只有圣人才是真正的君王,因为圣人拥有最高的精神成就。当一个圣人当了君王,他的治国之道就是王道。什么是王道?就是用道德来教育老百姓,治理国家。怎么实行王道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君王在自己的国度里给老百姓普及教育,让他们都懂得人伦的道理。冯先生认为,孟子推崇的治国之道,其实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只是儒家核心思想“仁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道家学派也支持,圣人当君王。但他们提倡“无为而治”,君王不需要做太多事情,只需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做他们能做的事情就行了。最主要的理论依据,就是老子说的“反者道之动”,就是说事物发展到一定的极限后,就会往相反的方向发展。所以,君王应该顺着老百姓,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冯先生认为,这样以来,整个社会的秩序就乱了。除非,这种“无为”是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

法家也意识到了这点,于是他们提出,要通过法律来管理老百姓。进行法治的第一步,就是立法。先把法律条文明确地记载在书里,颁发到各个官府里,再向老百姓公布。一旦有了法律条文,老百姓的行为就受到了管束。怎么确保老百姓都能遵纪守法呢?法家的人又想到了第二步,制定一些奖惩措施,奖励守法的人,惩罚违纪的人。可是老百姓那么多,怎么监督得过来呢?法家人就想到了第三步,提拔一些官员为民服务,君王只需要监督他们就行了。冯先生认为,法家的治国之道才算真正地做到了“无为而治”。

政治哲学到了宋代又有了新的发展。新儒家理学派的代表朱熹认为,世界万物的存在都有它的道理,那国家也有它存在的道理。如果君王能够按照国家存在的道理,来治理国家,那么国家一定会繁荣的。比方说,我们建造一座房子,得按照建筑原理来造。如果想另辟蹊径,按照直觉或者经验来造,那这座房子肯定不行,因为它不符合客观原理。在冯先生看来,朱熹提倡的治国之道,有点接近我们现在所说的,按客观规律来办事,这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第二个内容:从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这两个方面,来阐述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在冯先生看来,历史哲学启蒙来自于阴阳家的五行学说,邹衍用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解释朝代的更替和历史变化。董仲舒用三统说,来解释朝代更替,所以新朝代要在服装颜色和国号上,做出一些新的改变。在法家的历史哲学中,他们开始懂得用变化的观点看历史发展,这是早期革命思想的萌芽。冯先生认为,中国政治哲学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哲学家讨论,国家起源和治国之道两个方面来展现。墨子是最早讨论国家起源的哲学家,他认为,国家和君王都是上天为了平息混乱的局面而创建的,君王的治国之道就是实行兼爱。孟子认为,国家是社会关系发展的产物,只有圣人才能当君王,君王要用道德去治理国家。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但是真正地实现这种治国之道的却是法家,因为他们推崇法治。只有老百姓遵纪守法,君王才能做到无为而治。

第三部分

我们来看看最后一个内容:哲学精神。

冯先生认为,想要了解中国哲学的精神,就得先搞清楚大多数中国哲学家试图解决的问题。比如,道家一直在致力解决“全生避害”的问题,意思是一生都在躲避伤害。冯先生把先秦时期的道家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杨朱代表第一阶段,老子代表第二阶段,庄子代表第三阶段。杨朱的方法是逃避,通过隐居来避开人世间的恶。老子的方法是,找到变化中的规律,按规律办事,让事物变得对他有利。庄子的方法是,顺其自然地看待生死,追求精神自由,这才是真正的解脱。杨朱和老子的方法在冯先生看来,还是存在漏洞,因为很多事情是没法预料的,不可能全部躲得开。只有庄子的方法,才最终解决了全生避害的问题,因为他用的是一种超现实的生死观,企图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家想要解决的全生避害的问题,在冯先生看来,其实就是出世哲学的问题。探讨出世哲学问题的还有阴阳家和名家。阴阳家一直在研究五行学说,他们希望可以通过五行来揭示自然规律,并试图把这些规律,跟人类行为联系起来,让人学会听天由命。名家一直在探讨名与实的问题,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问题,并试图发现一个通过人类感官理解不到的世界,也就是超乎形象的世界。

与此相对,儒家一直想用“仁爱”的思想理念,解决现实社会的问题,创建一个互尊互爱的理想社会。孟子希望人们能“善推其所为”,把这种仁爱推广到更远的社会成员身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仅要尊敬自己的长辈,还要尊敬别人的长辈;不仅要爱护自己的孩子,还要爱护别人的孩子。儒家想要解决的道德伦理问题,在冯先生看来,其实就是入世哲学的问题。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既可以解决出世哲学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入世哲学的问题?可以,培养一种理想人格就行了。这种理想的人格就是,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就是通过不断地自我修养,使内在品质达到高尚的境界;外王,就是把身心修养推广到社会领域,创造出崇高的社会价值。冯先生认为,中国哲学的精神就是,使人拥有“内圣外王”的人格。在这里,冯先生引用了他的同事金岳霖的观点:“中国哲学家都是不同程度的苏格拉底。”说详细一点就是,哲学家需要德才兼备,他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修养自我,这种修养不是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与世隔绝,而是要把他的哲学信念运用到生活当中,以身载道。

在这方面,有个人做得非常好,他就是汉代的东方朔。东方朔其实很有政治抱负,他毕生梦想就是成为“天子大臣”,可是汉武帝不信任他,他自然也就得不到重用。再加上他又目睹了一些封建专制的黑暗和不公,他就开发出一种处世之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归隐山林只是表面上的隐居,高超的隐士恰恰生活在最嘈杂的朝廷之中。东方朔在朝廷间避世,并不是意味着不关心朝政,他仍然会为了老百姓谋取福利,敢于直言进谏。这种大隐的处世之道,就是“内圣外王”的人格最好的展现。

这就是今天给你讲的第三个内容:哲学精神。我们来总结一下:道家一直在努力解决出世哲学的问题,儒家一直在解决入世哲学的问题,这两种问题可以通过培养“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来解决,通过自我修养使内在品质达到高尚的境界,再把身心修养推广到社会领域,创造出崇高的社会价值。冯先生认为,中国哲学的精神就是使人拥有“内圣外王”的人格。

总结

说到这里,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就为你介绍得差不多了,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讲过的内容:在冯先生眼中,中国哲学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以及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什么。冯先生认为,中国哲学的形成和发展,要追溯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包括经济、政治背景、佛教和西方哲学这四个方面。农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是最直观的,因为古代哲学家最初的思想启蒙都来源于对农业的看法和认识。政治背景决定各个哲学流派的兴衰和发展。佛教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并衍生出禅宗思想。西方哲学的传入,给中国带来了逻辑分析方法。

中国历史哲学的萌芽,来源于阴阳家的五行学说。邹衍用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解释朝代的更替和历史变化。董仲舒用三统说,来解释朝代更替。法家懂得用变化的观点看历史发展,这是早期革命思想的萌芽。中国政治哲学的发展,主要是讨论了国家起源和治国之道。墨子认为,国家和君王都是上天为了平息混乱的局面而创建的,君王的治国之道就是实行兼爱。孟子认为,国家是社会关系发展的产物,只有圣人才能当君王,君王要用道德去治理国家。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但是真正地实现这种治国之道的却是法家,因为他们推崇法治。此外,冯先生认为,中国哲学的精神就是使人拥有“内圣外王”的人格,通过自我修养使内在品质达到高尚的境界,把身心修养推广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创造出崇高的社会价值。

撰写:戴亚伶
脑图:摩西
转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