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理性乐观派

#书名

作者简介

他也曾因为TED上的演讲“When Idea Have Sex”讨论思想交融与生物繁衍的相似性而轰动一时。

序言 当思想有了性

而人类,则是个体进步,整个物种也进步,他们在前人所奠定的基础上实现随后的成长。

前者是诸多物体的综合,内部设计错综复杂,反映了分门别类的各行知识。后者则是单一性的物质,反映的是单一个体的技术能力。它们之间的差异表明,当今的人类体验迥然有别于50万年前的人类体验。

不管是从前还是将来的人们,永永远远都会寻找食物、渴求性爱、照料子女、竞争地位、避免伤痛,就跟其他所有动物一样。

进化到某个阶段之后,人类的智慧就成了集体性的、积累性的,这种现象并未出现在其他动物身上。

提供直接消费的商品和服务(比如汉堡和理发),市场运作极其有效,不让它们高效运作与创新,反倒是件难事。而资本市场容易产生泡沫,会自动崩盘,要把它们设计得能正常运作起来就很困难了。投机、盲目从众、非理性乐观、寻租和欺诈的诱惑驱动市场暴涨暴跌——这就是需要对资本市场谨慎监管的原因。

人类的进步,总的来说是一件好事,尽管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可以抱怨,但眼下的世界,哪怕处在一场严重的经济萧条当中,也跟历史上普通人生活的世界一样好。因为有了商业贸易,眼下的世界比从前更富裕、更健康、更友善。

involution的含义不是简单的倒退,不是完全重复过去,不是通常理解的退化,故此,这里译作“内在式进化”。

第1章 更好的今天

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原理,我们明明看到身后除了进步别无他物,却仍以为眼前只有堕落,再没有别的呢?

如今有人以为过去的生活更美好,他们说,不光过去生活里的那些简单、宁静、灵性和人际交往全都消逝了,连人的品德也不复往日了。请注意,这种带着玫瑰色的怀旧,一般仅限于富裕人士。

共同富裕

富裕社会”业已到来,能言善道的广告商正把许多不必要的商品“过度”提供给消费者。

1955年,80%的美国家庭有了自来水、集中供暖、电灯、洗衣机和冰箱。

今天,美国公认的“贫困”人口里,99%的人有电、自来水、抽水马桶和冰箱,95%的人有电视,88%的人有电话,71%的人有汽车,70%的人有空调。

人们不光活的时间更长了,躺着等死的时间也变短了。30

近年来中国、印度两国经济飞速发展,两国内部的收入不平等现象的确加剧了,因为富人的收入增长速度远远快过穷人,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两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全球性影响,是减少了全世界的贫富差距。

廉价的光明

换句话说,如今工作1小时,能换回价值300天的阅读灯光;1800年工作1小时,只够换回10分钟的阅读灯光。

如今的美国人拿着现在的收入,时间旅行回到1967年。40他或许能成为镇上最富裕的人,但再多的钱,也买不来他从eBay、亚马逊、星巴克、沃尔玛、百忧解、谷歌或黑莓里获得的乐趣。

诚然,LED目前还太贵,无法替换大部分灯泡,但总有一天,这种情况是会变的。

照明技术的进步,把你解放了出来,你可以去生产或购买其他的产品及服务,或者参与慈善活动。这就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意义。

节省时间

衡量一种东西价值的真正标准,是看获取它所花的时间。

什么叫繁荣?这就是繁荣:你以同等工作量换取的商品或服务数量增加了。

这里,我再次提醒各位读者注意,衡量繁荣的真正尺度是时间。

这是政府造成的,第一,政府利用规划或分区法规限制供给(尤其是在英国);第二,它利用税收制度鼓励抵押贷款(主要是在美国);第三,它想方设法地阻止房地产在泡沫破裂后降价。这些措施的效果是,还没买房子的人生活更艰辛了,买了房子的人却占了大便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只好硬性规定修建更多的廉价住房,或是为穷人提供按揭贷款资助。49

幸福

更富裕的人不一定更快乐。人均收入超出一定限度之后(理查德·莱亚德的数据是每年15 000美元),50金钱似乎就买不到主观幸福感了。

一百万年来的自然选择塑造了人类的本性:总是雄心勃勃地渴望成为极少数最成功的人,而不是知足常乐。欲望才是人的内设“程序”,感恩不是。

困境

在一个充满遗憾的世界里,哪怕光是站着也不安全。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就像是个陷阱,一场透支未来的金字塔骗局。

人类过去繁荣时期大部分泡沫的破灭,都是因为投入创新的资金太少,投入资产价格通胀、战争、贪污腐败、奢侈品或盗窃的钱太多。

相互依存的宣言

这些空闲时间是打哪儿来的呢?它来自交换、专业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劳动分工。鹿必须自己寻找食物,人却能叫别人帮他做,自己又为别人做其他的事情——从而让双方赢得时间。

专业化和交换有多么神奇:成千上万的人,没有哪一个人想着要帮思韦茨的忙,却走到一起来,让他得以用一笔微不足道的小钱,买到一台烤面包机

这就是我所说的“集体大脑”的意思。正如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他头一个清楚地看出,知识“从来不是以浓缩或综合的形式存在的,而是以不完整甚至往往是自相矛盾的知识比特(bit,信息量的最小单位)的形式,为不同的个体所占有”。74

劳动的繁殖

你不光消耗了其他人的劳动和资源,你还消耗着其他人的发明。

这就是现代生活的标志性特征和生活水平高的核心定义:消费多样化,生产简单化。

所谓穷,就是负担不起以足够高的价格卖掉自己的时间来购买自己所需的服务;所谓富,就是不光能够买到自己需要的服务,还能买到自己想要的服务

自给自足就是贫穷

实际上,世界通过贸易相互依存,非但远远不是什么不可持续的事情,反而是持续现代生活的关键

重返世外桃源

。狩猎采集社会的妇女,恐怕个个都曾有过被绑架当成战利品的经历,是的,个个。吉贝尔·撒哈巴的考古证据出土之后,各位读者还是忘了伊甸园吧,说是血腥丛林还差不多。

要是碰到有谁跑来对你说,他们宁可生活在更美好的过去,记得提醒他们:更新世可没有抽水马桶,罗马的皇帝也只能骑马,凡尔赛宫里到处是虱子。

新的呼唤

因为人类进化出了显示社会地位和性价值的动力。这也就意味着,人类消费不仅仅是出于物质主义,还成了一种寻求爱情、英雄主义和钦佩的伪宗教。

专业知识的累积使得我们每个人得以靠着生产越来越少的东西,消费越来越多的东西,这是人类发展的核心故事。

如果说繁荣就是交换和专业分工(说成劳动的繁殖比劳动的分工似乎更贴切)

第2章 集体大脑

在这100万年里,他们大脑的体积增加了约1/3。惊人的事情就在这儿了:制造阿舍利手斧的生物,身体和大脑竟然变化得比这种工具还要快。

自然选择是一种保守的力量。大部分时间,自然选择不是要改变物种,而是用来延续物种的。

制造手斧就像是走路,一种你通过实践能做好的事情,但你不会反反复复地思考它。它几乎成了一种身体机能。

其他灵长类动物的肠道是大脑的4倍重,人类的大脑却比肠道要重。靠着烹饪,原始人类拿内脏体积换来了大脑的体积。

智人的出现

它不改变身体,也没有任何后继物种,光是不断改变习惯。有史以来第一次,它的技术变化得比自己的生理构造要快了。这是进化上的一个新物种智人,你就是其中的一员。

开始以物易物

人们总是对自己无法拥有的东西赋予高价值

真正的以物易物要求你放弃对自己有价值的一种东西,换回你认为更有价值的另一种东西。

说明控制火对人类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燃火烹饪,除了让人类祖先能更安全地生活在地面,让他们靠着高能量饮食发育出了脑容量更大的大脑,还令人类产生了交换不同种类食物的倾向,而这或许把他们引到了以物易物上面。

以狩猎换采集

花在烹饪上的时间是从花在咀嚼上的时间里省出来的——野生黑猩猩每天光是咀嚼食物,就要花上6个多小时。

烹饪推动了性别的专业分工。最基础也最深刻的劳动分工就是性别分工。

“妇女有索取肉食的社会权利,必须得到满足——如若不然,她们就离开丈夫,嫁到别的地方去,或是跟别的男人做爱。”126

一笔进化交易似乎就这么达成了:为了换回独享的性活动,男人带肉来,保护火种不被人窃取;为了换回养育孩子的帮手,妇女们带回蔬菜,完成大部分的烹饪工作。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所有的类人猿里,只有人类存在长期的配偶关系。

从营养的角度来看,女性一般采集来源稳定可靠的碳水化合物主食,男人则猎取宝贵的蛋白质。两者结合起来(来自妇女的稳定卡路里和来自男人的不定期蛋白质)可谓两全其美。

科学家们不再像从前那样,把“狩猎-采集”看成是人类的自然状态,而是开始考虑一种新的可能性:它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演化阶段,是过去20万年前后才出现的创新。

沿着海岸往东去

以物易物是改变世界的奥妙所在。

咱们交换吧

没有交换,创新就不会发生。交换之于技术,正如性之于进化。

149人总是尽其所能地切断观念、技术和习惯的自由交流,限制专业化和交换带来的影响。

李嘉图的魔术

专业分工能带来专业的知识,而专业的知识带来了不断的改进。专业分工还给了专家们投入时间、设计全新劳动技术的良好借口。

专业分工创造并提高了依靠贸易获得收益的机会。

李嘉图1817年定义的比较优势概念

你越多地做某件事,就能做得越好

创新网络

按人类学家乔·亨里希的说法,人类通过仿效名人,在彼此之间学习技能,并因为犯错,在误打误撞间有所改良和进步,从而实现创新——这就是文化演进的方式。

现代人的大脑没什么特殊的地方,造就不同的是他们的交换网络——也就是他们的集体大脑。

与世隔绝地生活在世界尽头的一座小岛上。他们不光是陷入停滞、没能进步这么简单,他们根本是缓缓地逐渐退回了更简单的工具和生活方式当中,这纯粹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人口数量来维持现有技术。

技术同样是靠劳动分工来实现的:市场交换唤起了创新。

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工具其实是衡量劳动分工程度的一种尺度,劳动分工受市场化的程度所限。

0弗林德斯是座土地肥沃的岛屿,本来应该像天堂的,但它只能维持数百人的生活,因为人口基数太小,无法传承和延续狩猎采集所需的技术。

火地岛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跟对面麦哲伦海峡的其他人群维持着相当频繁的接触,这样,要是技能丧失了,他们还能重新学习,又或者时不时地引入新工具。这只需要偶尔有人到南美洲大陆上去,防止技术倒退就行了。

近东地区的网络

人类的成功,极大地取决于数量和联系。

人类文化的进步是一项集体性的事业,它需要密集的集体大脑。

经济学家朱利安·西蒙就说过:“说人口增长令收益递减太荒唐了,它引起生产力提高才是科学证明了的事实。”

第3章 制造美德

钱不是金属,而是信任的结晶。

交换教会了人看清合作背后对自己蕴涵的好处

与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合作,似乎是人类独有的一项成就

一般说来,一个物种群体内部的合作越多,群体之间的敌意就越浓。

在西方人到来之前,东南亚的交易模式都是以女性为中心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商人多为女性,女孩从小就要学习算术和记账。179

贯穿人类历史,信任总是先从亲戚之间开始,之后再扩展到陌生人,而派亲戚到国外去当中介,是古已有之的做法。

基本上是靠自给自足的,可一旦他们发现了‘交换的力量’,专业化就慢慢演变出来了

我给了一个人一枚大钉子(最有价值的礼物),并未做出任何要求回报的表示,但他马上挑了两条鱼,用自己的矛尖把它们穿起递了过来。”达尔文和他的新朋友不需要共同语言,就理解了双方达成的交易。

与陌生人进行贸易及维系贸易的信任感,是现代人类很早就培养起来的习惯。

信任的精髓

即使在成年人里,碰触、抚摸,或是表现慷慨的简单动作,都会令接受一方的大脑分泌催产素,催产素是进化用来让哺乳动物对彼此(父母对婴儿,爱人对伴侣,朋友对朋友)产生好感的化学物质。它还能以另一种形式发挥作用:朝学生的鼻子底下喷催产素,能叫他们更乐意地带着钱信任陌生人(相较于喷安慰剂的对照组)

催产素并不影响人的互惠性,而是影响人主动承担社会风险的倾向性。

一个社会里,彼此信任的人越多,社会就越繁荣,199信任感的增长似乎出现在收入增长之前。

未来的阴影

诸如eBay、维基百科和开源运动等以信任为基础的同侪组织取得了成功,表明信任是一种高度可扩展的网络资产。

互联网有可能成为最适合犯罪的地方,但同样也会是世界此前从未见过的、最为自由公正的交换场所。

我的观点很简单:由于交换的存在,信任已经在人类的历史中逐渐成长、蔓延和深化了,尽管其间也频遭挫折。交换孕育了信任,信任反过来也孕育了交换。

既然信任让市场运作了起来,市场能激发信任吗

对零和的错误认识,导致过去数百年里的各种主义犯下无数弥天大错。重商主义说,出口让你致富,进口让你贫穷,亚当·斯密嘲笑过这个谬论,他指出,英国把耐用的五金器具卖给法国来换取保存期短暂的红酒,是实现“英国锅碗瓢盆产业惊人大发展”203的难得机遇。

“每当人们行事温文有礼,你总能看到商业的身影,每当你看到商业的身影,人们行事就总是温文有礼。”

强制是自由的对立面

这便是市场的非凡特点,它能把诸多分开来看缺乏理性的个体变成集体的理性结果,也能把诸多自私自利的个体动机变成集体的善意结果。

行善的障碍不是贫穷,而是福利。

人们根据经验,总结出了一个规律(也叫“环境库兹涅茨曲线”220):人均收入超过4000美元之后,民众就开始要求治理当地的河流和空气污染了。

根据定义,政治决议是垄断性的,是多数派的暴政和专制,可市场极为擅长满足少数派的需求。

过去两百年的历史表明,自由和福利,是跟贸易与繁荣手拉着手并肩前行的。

民主是否为经济发展所必需呢?有关这一点,如今出现了不少争论,226部分国家的例子似乎证明,经济的发展不一定需要民主。

社会上同时出现了两股思潮,偏保守的那股思潮热爱经济的变化,却痛恨相应的社会后果;偏自由主义的那股思潮喜欢社会后果,却痛恨令这些结果产生的经济根源。“后者谴责资本主义,却狼吞虎咽着它的果实;前者诅咒它的果实,却捍卫孕育它的整个制度。

企业怪物

当今世界,面对行动敏捷的竞争对手,只要没有国家赋予的特许权,大型企业越发不堪一击。大多数大型企业碰上媒体、施压团体、政府或者客户,都表现得虚弱无力、惊慌失措。

企业的“半衰期”比政府机构短得多。1980年最大的美国企业,如今有一半都因为被收购或破产而失去踪影;而现在美国最大的企业,1980年时有一半还根本不存在。233

麦肯锡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20世纪90年代美国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的原因(兴奋的鼓点敲起来!)是企业后勤的改革(失望的呻吟响起来!),尤其是零售行业。后勤改革力度最大的,其实就是沃尔玛这家企业。高效的订货、强硬的谈判、超级正点守时(有时候,供应商送货的时间误差不得超过30秒)、无情的成本控制及对消费者喜好的巧妙回应,这些因素令20世纪90年代初的沃尔玛在效率上领先竞争对手40%。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指出,最能叫商人夜里惊醒的竞争,不是对手降了价,而是创新家淘汰了他的产品。

商贸和创新

将来的企业不过是人员的临时聚合体,帮助人们从事方便他人消费的生产活动。

规则与工具

我们或许可以说,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创新,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制度

要预测一个国家的繁荣程度,以经济自由度为指标,比用矿产资源、教育体系或基础设施等为指标更准确。

美国人能利用的无形资产平均是墨西哥人的10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墨西哥人一迈过国境线,生产力就立刻翻了差不多4倍。他们接触到了更平稳的制度、更清晰的规则、受过更好教育的客户、更简单的表格——诸如此类的东西。“富裕国家之所以富裕,”世界银行断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人口的技能高,维持经济活动的整套制度的质量好。

兴许,交换和专业化只是表象,而非症结,有了制度和规则的创新,才实现了交换。

但我认为,规则和制度同样是演进现象,在社会中是自下而上出现的,而不是靠所罗门式的“明君”突然之间自上而下推行的。

人类历史就是靠规则和工具的共同演进来推动的。人这一物种日趋专业化,交换的习惯越来越根深蒂固,是制度和技术创新的根本原因。

第4章 养活90亿人

农业就是专业化和交换的延伸,把其他物种也囊括了进来。

对亚当·斯密来说,资本“就是一定数量的堆积存储起来的劳动力,在必要的时候,用到其他的场合去”。

农业能出现,全是因为先有了交换贸易。有了交换贸易,人才有了动机专门种植农产品,生产盈余的食物。

把谷物碾成面粉烤熟了再吃,能够让人获得比生吃等量谷物翻倍的能量。

没有交换贸易,就没有农业耕作

最早的农民本来就是热情的商人,通过交换打破生存的牢笼,耕作不过是贸易的另一种表达形式罢了。

贸易不是后来才有的,而是最先出现的。农业能够运作起来,正是因为它深深地扎根在贸易交换网当中。

又因为早期农业人均耕地使用量是现在的9倍,所以当时人口虽少,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很高。

资本与金属

有了农业耕作,社会密集度提高,更好地利用合作、协调和劳动分工的潜能,能获得可观的回报。

繁荣的显著特征是专业化程度不断递增。贫困的显著特征是回归自给自足状态。

人就是会对刺激做出反应,而且从来如此。人们权衡成本和收益,做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诚然,他们也会考虑非经济因素,比如要跟贸易伙伴保持良好关系,要安抚心意叵测的神明。没错,他们做交易的时候,给家人、朋友和老主顾的条件比给陌生人的更优惠,但今天的人们同样如此。

交换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但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在市场上追求利润。

化肥革命

短短15年里,他提出的挑战就被攻克了。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和卡尔·博施发明了利用蒸汽、甲烷和空气大量生产无机氮肥的方法。287如今,你身体里将近一半的氮原子都来自此类氨厂。

博洛格的基因

自19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了400%,耕地面积扩大了30%,耕地平均产量提高400%,庄稼总收成增长了600%。这也就是说,人均粮食产量增长了50%。这真是化石燃料为我们带来的天大好消息。

集约式耕作拯救大自然

集约式农业是它的实现之道。

专业化生产、多元化消费,是走向繁荣的关键。

错误的“有机”呼吁

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在经典作品《寂静的春天》313里呼吁科学家们放弃化学杀虫剂,寻找“生物途径”来控制虫害。科学家们真的这么做了,有机运动却对他们嗤之以鼻。

第5章 城市的胜利

城市的存在,就是为了贸易和交换。人们在城市里分配劳动,专攻一业,互相交换。

乌尔城

每一个帝国都是贸易财富的产物,但它本身也是破坏财富的最终原因。商人和工匠创造繁荣,酋长、祭司和盗贼把它挥霍一空。

旗帜跟随贸易走

首先出现的应该是贸易的增加。339农业盈余是靠贸易召唤出来的,有了贸易,农民才有途径把作物换成其他地方出产的贵重商品。

贸易源自个体之间的互动,它自己演进,没人负责。

。青铜时代的帝国陷入停滞,与国有化产业陷入停滞的原因大致相同:垄断奖励谨慎、阻碍尝试,生产者的利益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故此收入逐渐落入生产者手中等

政府分裂的好处

很多时候,政治分裂是经济进步的朋友而非敌人,因为挡住了“权力和权威两者”挺进的步伐

从恒河到台伯河

声名赫赫的罗马人有四种获取财富的体面方式:拥有土地、打仗获取战利品、放贷和受贿。

皇权下的中国

按经济历史数据考证与分析专家安格斯·麦迪森的估计,它是全世界唯一一个1950年时人均GDP低于公元1000年的地区。366

经济学家们很愿意讲“市场失灵”,没错,但更大的威胁来自“政府失灵”。因为政府是垄断者,它把自己运作的大多数事情搞得缺乏效率,陷入停滞;政府机构不断加大预算,对消费者的服务却没什么提高;施压团体跟政府机构结成了“邪恶同盟”,从纳税人口袋里压榨出越来越多的钱供自己人挥霍

明朝末年,连续3年,阿卡普尔科驶来的帆船都遇上了海难,令明朝出现了白银匮乏的局面,国力大减;与此同时,满族商人却靠着和日本、韩国进行商品贸易赚来的钱资助战争,并最终夺了天下——一切皆非偶然。

罗马人曾短暂统一欧洲,结果跟明朝别无二致:停滞和官僚主义。

竞争是欧洲实现工业化的巨大动力,也从国家和企业层面上,对令人窒息的官僚主义起到了牵制作用。

再次废除谷物法

来自历史的信息是如此的明显——自由贸易能实现共同繁荣,而保护主义导致贫困,要是有人偏偏不肯这么想,简直荒唐。

城市的示范效应

我在发达国家的诸多同代人,”斯图尔特·布兰德说,“认为自给自足地务农是件浪漫又环保的事,但实际上,它是贫困的陷阱,也是一场环境灾难。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说道:“梭罗错了。农村生活不是照料地球的正确方式。我们能为这个星球做的最大努力,就是修建更多的摩天大楼。”

第6章 逃离马尔萨斯的陷阱

人类历史上多次出现重返自给自足状态的事情。

由于人类有着交换和专业分工的习惯,传统的马尔萨斯人口限制论并不真正适用于人类。也就是说,人口数量远远超过食物供应的时候,人类不会死于饥荒和瘟疫,而是可以提高专业分工的程度,让有限的资源养活更多的人。反过来说,要是交换变得困难起来,他们会减少专业分工,这样一来,就算人口没有增加,也会出现人口危机。马尔萨斯式危机并不是人口增长的直接结果,而是专业分工削弱所致。

中世纪的崩溃

真正出现变化的,不是土地的承载力,而是经济承载人口的能力。

例外的英国

美洲不光为英国运回了自己的农产品,还打开了移民这道安全阀,减缓了工业革命引发的人口爆炸带来的马尔萨斯式压力。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是德国。19世纪迅速实现工业化之后,该国出生率大幅提高,但因为移民们如洪水般涌向美国,土地不用再分给繁多的继承人,它逃过了200年前日本遭受的苦难,无须重返贫苦和自给自足状态。

人口过渡

一旦感受到了贸易带来的繁荣,亚洲就跟此前的欧洲一样,实现了完全相同的低出生率转折。

费解的现象

那么人类生育力大幅下降,到底会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很奇怪,排在榜首的原因,居然是儿童死亡率的下降。婴儿死亡的概率越高,家长生得就越多。

收入更高,意味着你能养活更多的孩子,但它同样也意味着你能负担更多的奢侈品,让你远离不断生育。儿童也是消费品,但较之汽车来说,孩子更耗时间。

迄今为止,减少人口的最佳政策,恐怕就是鼓励女性接受教育。

换言之,对于人口过渡,我们最多能肯定地说,随着各国变得更富裕、更健康、教育程度更高、城市化率更高、自由度更高,出生率会降低。

消费和商业是控制人口的战友,人们以消费者身份“进入市场”之后就会控制家庭规模

采取强制性人口控制措施是完全没必要的,经济自由实际上造就了一双无形而又仁慈的人口控制之手。

人们越是自由,越是过得繁荣兴旺,出生率就越是有望稳定在每名妇女生育两个孩子左右,完全不需要强制。

富裕了还要更富裕

有了工业革命,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大大超过了自身繁殖能力,从而也增加了人们的慈悲心,并主要通过慈善机构和政府的举措表现出来。

金属腹地

从天分上看,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有无数的瓦特、戴维、詹纳和杨在闪光。可要把他们像这样大规模地聚拢到一起,非得有足够的资本、自由、教育、文化和机遇不可。

有需求就有供给

从技术上看,约西亚·韦奇伍德做的陶瓷制品并不比其他人更好,但他超级擅长让普通民众买得起这些产品,他使用的方法是在熟练工之间进行劳动分工,并在生产过程中运用蒸汽动力。他还非常擅长向消费阶层营销瓷器,把瓷器造得既时髦又廉价——打那以后,这两点就成了市场营销的万用灵药。

煤炭是王道

煤炭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与森林、河流不同,它不存在收益递减、价格上涨的问题。19世纪煤炭的价格或许没有下降太多,但哪怕消耗量大幅增长,它也没有涨价

热就是功,功就是热

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确是有限的,但它们能持续几十年甚至数百年,人们肯定会在用光之前找到替代品,使用任何一种动力源(如太阳能或核能),从水里就能合成燃料。只不过,目前这么做的成本还太高,可随着效率的提高、石油价格的上涨,均衡状态会出现变化。

效率和需求

彼得·休伯和马克·米尔斯说,“混乱最终会占据上风,但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尽可能地推迟它,用尽一切的聪明才智和决心把事情朝着相反的方向推。能源不是问题。能源是解决途径。”

第8章 发明中的发明

我将思想传授他人,他人之所得,无损于我之所有;犹如一人以我之烛火点烛,光亮与他同在,我亦不因此身处黑暗。

实体世界(不管是山核桃的世界还是发电站的世界)经常出现收益递减,但思想的世界就不一样了。你产生的知识越多,就越能产生知识。现代世界推动繁荣的引擎,就是可用知识的加速产生。

完美的市场不光是一个抽象概念,它压根就是蠢……只要你在教科书里看到‘均衡’两个字,就请把它画上叉。”495它是错的,因为它假设了完全的竞争、充分的信息和完全的理性,而这些全都是不存在或者不可能存在的东西。只有计划经济才需要完善的知识,市场不需要。

自然界里没有均衡状态,只有持续的动荡。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得好:“万物皆消逝,变幻是永恒。”

创新像野火

技术最初发明之后,收益递增的最大一轮冲击波要隔很久才出现,那就是技术大众化、普及化的时候。

受科学所驱动吗

贯穿工业革命,与其说科学家们给新技术造了什么恩惠,倒不如说他们受了新技术莫大的益处。

,就算是在今天,科学家们的真正工作仍然是跟上技术修补匠们的脚步,在他们发现了什么新鲜东西之后提出解释。

是资本的功劳吗

对于是什么推动了创新引擎这个问题,金钱或许是答案。就像硅谷风险投资家们说的那样,激励创新的办法,就是把资本和人才拉到一起。

卓越的创新家仍然以大公司的局外人为主。

风险投资先驱人物乔治·多里奥特说过,企业一辈子最危险的时候,是它实现成功的那一刻,因为那时候它就停止创新了

解决办法之一,是公司允许员工像创业家一样自由行事。

是知识产权的作用吗

把想法变成财产有几种方式。
首先,你可以把配方保密,这是1886年约翰·彭伯顿对可口可乐的做法。

其次,你可以像沃尔玛创办人山姆·沃尔顿那样,掌握先发优势

最后,从发明中得利的方法是专利、版权或商标。

倘若创新之路的每一步都受专利保护,(医疗)发明家还没开始检验自己的想法就要迈上艰难的谈判之路,那么发明带来的所有奖励都会在谈判中消失殆尽。此外,最后一位持有专利的人会把最大的潜在回报给吞掉。

创新刚出现的时候,知识产权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要解释为什么某些时代、某些地方涌现了比其他时代、其他地方更多的创新,它的作用实在有限。

是政府出力吗

创新不是一个能预测的产业,它可不太爱听从政府官员的吩咐。

虽说各国政府一往情深地相信,科研开支能推动经济发展,但是事实上,它对经济并没有太明显的提升作用。535事实上,它还“排挤了私营领域(包括私人研发)本来可以利用的资源”。可这个相当惊人的结论,政府却差不多完全忽视了。

是交换的威力

驱动现代经济的创新永动机能问世,主要不靠科学(相反,科学倒是受了创新永动机不少恩惠),不靠金钱(金钱并不总是限制因素),不靠专利(专利经常挡了创新的路),不靠政府(政府才不擅长创新呢)。它完全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现在,我想要说服你接受如下观点:只要一个词就能解释这道难题——交换。思想观念日益频繁的交换带来了现代世界速度日益加快的创新。

创新家从事的其实是“分享”这档子买卖。分享,是他们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他们要不把自己的创新分享出来,创新对他们自己,或者对其他任何人,都没有半点好处

技术源自把现有技术会聚成一个大于部分和的整体。

我们兴许很快就会生活在后资本主义、后公司的世界了,个人可以自由地临时聚到一起分享、协作和创新,网站帮助人们在世界各地寻找雇主、员工、消费者和委托人

无限的可能性

一个自由交换的世界可以避免均衡状态和停滞,确切地说,它也根本不可能变成那样。

知识跟物质财富是不同的东西。制造新的知识,却于繁荣毫无助益,这完全有可能。

在这个世界里,凡是能通过新产品或新服务满足需求的人,创新永动机就会让他通过暂时垄断,实现短期的利润爆炸,同时,其他所有最终得以分享“溢出”概念的人,则实现爆发式长期增长。罗伯

知识最美好的一点在于,它是真正无穷无尽的。哪怕从理论上说,也不可能耗尽思想、发明和发现的供给量。我持乐观态度最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信息系统远比物理系统更为浩瀚,这是它的一个很美妙的特点:概念的宇宙辽阔无边,让物质宇宙相形见绌。

那么,既然创新无穷无尽,为什么所有人对未来都感到这么悲观呢?

第9章 转折点

据我的观察,众人怀有希望时他却心怀绝望的,会被一大群人赞美成贤者。众人绝望时他却心怀希望的,反倒享受不了这个待遇。

哈耶克说得好:“对进步的善行怀有信心,逐渐成了心灵浅薄的标志。”553

人类已经成了一台集体的问题解决机,它通过不断变化来解决问题。它靠着市场驱动的发明创造来实现这一结果:一样东西稀缺,价格就提高,价格提高鼓励人们开发替代品,提高这样东西的使用效率

转折点迷恋征

诚如以赛亚·伯林所说:“为了追求统治者声称是自己责任的某个遥远社会目标,无视如今尚在人间的诸多个体的偏好和利益,是历代人民苦难的共同根源。”

糟了,还要更糟

打从旧石器时代以来,恐怕就没有哪一代人不曾抱怨下一代软弱无能,不曾沉浸在对过去的美好回忆里。

,人对自己乐观,对社会却悲观。

没人告诉过我世界会越变越好,我觉得挺生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教给我的就是绝望——跟今天的孩子们一样。

资源

石器时代结束可不是因为石头用完了。”“这个预言是最靠得住的,”1943年,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说,“在可计算的未来,我们的粮食和原材料都将丰富得变成累赘,总生产量将全面爆炸。矿产资源同样如此。”609这儿还有另一个最靠得住的预言:总会有人警告我们自然资源即将耗尽。

第10章 当今时代的两大悲观源头

未来90年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非洲变得富裕了,灾难性的气候变化也并未发生。

经济援助的检验

放眼历史,宏伟目标和集中规划曾经给政治造成过深重的灾难,对援助也一样。工业革命是没人规划的。自下而上的演进式解决途径里没有规划者的位置。

气候

如果未来100年,全世界的穷人靠着继续排放二氧化碳,有99%的可能性变得更加富裕,那凭什么该剥夺他们的机会?毕竟,他们越是富裕,对天候的依赖性越少,他们会找到办法适应气候变化,让经济变得更具可持续性。

热而富,抑或冷而穷

在贫穷国家造成意外死亡人数最多的人类“天启”[4]四杀手,好多年从没变过:饥饿,每分钟害死7人;脏水,每分钟害死3人;室内烟雾,每分钟3人;疟疾,每分钟2人。

第11章 结语

人类社会是一段漫长历史的产物,它通过对有别于遗传变异的文化变异进行自然选择而演进出来(也就是哲学家丹·德内特所谓的“泡沫式”演进),是靠着个体交换的无形之手生成的突变次序,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决定论产物。

前进,前进

到目前为止,对人类来说最危险、最不可持续的事情,就是关掉创新的出水口。不发明,不采纳新想法,本身就既危险又不道德。

到底会有多好

自下而上的世界会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主题。

只要人类的交换和专业分工得以在某个地方繁荣兴旺,那么,不管领导者是助它一臂之力还是倒行逆施,文化都将演进,结果是繁荣蔓延、技术进步、贫困减少、疾病退却、生育下降、幸福增长、暴力萎缩、自由发展、知识活跃、环境改善、荒野扩大。

致谢

多亏了交换和专业分工的发明,人类智力呈现出一大特点:它是集体性的,不是个体性的。

译者后记 技术改变世界

过去的几万年,依靠物质和思想的交流,世界越变越好;未来,只要交流的道路保持畅通,世界没有道理走向倒退。只有思想隔绝、封闭起来,才是人类的大难来临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