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象与骑象人

#书名

听书导图

象与骑象人|600

赞誉

幸福其实是来自对人生的投入,而不是与之脱离。

最好的生活可能是对立面相互平衡的生活。

推荐序一 人生与幸福:你认为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佛学禅宗以“狂象”、“醉象”比喻妄心;莎士比亚以“骑者”、“骑士”比喻有意识的理智。

提出人类如何寻找到幸福与生命的意义

弗洛伊德有句名言:“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是爱情和工作。”俄国思想家托尔斯泰也说过:“只要一个人知道如何工作,如何爱人,就可以拥有精彩的人生。”

你认为工作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寻找人生智慧,要从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开始。

推荐序二 从狗之尾到骑象人

道德判断,是由感性直觉主导,还是理性推衍结果?

海特认为,道德判断主要由直觉引发,理性加工随后为之辩护。如果说道德判断中人的感性像条狗,理性就像那狗之尾,随狗而动。

在海特的观念里,幸福的获得不是任“情”驰骋,也不是以“情”“理”相争,而是“心”与“智”相协调,“情”与“理”相合作,最后以“理”驭“情”,骑象人驾象而去,终达幸福彼岸。

中文版序 从远古智慧到现代科学

但最终,这本书呈现出了很多关于如何有效地与他人交往、如何获得平和,以及如何拥有蓬勃丰盈人生的见解。

愉悦的生活(充满了积极体验)、美好的生活(利用个人优势与他人建立联系)以及有意义的生活(利用个人优势投身于比自我更宏大、更持久的事情)。

前言 10个幸福假设

莎士比亚以下这句话刚好简要地说明了这种现象:“事情没有好坏,是人的思想在作祟。”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就是要帮助大家找到幸福及意义。

第一个真理是本书的最基本观念:人类的心理分成若干部分,有时彼此还会互相冲突。一部分就像一个骑在大象背上的骑象人,能进行自觉的、推理性的思考,但是无法完全控制大象的行为。

第一个就是“黄金规则”(golden rule)。互惠是与人相处最重要的准则。

第二个真理是:人天生就是“道德虚伪”,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很难忠实地遵照为人准则行事的原因。

幸福不只来自我们的内心,也来自外在。我们需要古老的智慧及现代科学的引导,以获得两者间的平衡。

智慧之语、人生意义,甚至是博尔赫斯书中的图书管理员所追求的答案——每天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但是除非我们用心欣赏,花时间去了解、质问、改进,把它跟自己的生活联结起来,否则智慧之语仍只是智慧之语,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一部分 人的心理是如何运作的【人象对峙】

第一部分 人的心理是如何运作的【人象对峙】

第1章 分裂的自我,使你产生心理冲突

激情为辔,理性为轭。——本杰明·富兰克林

有关心理的古老比喻

人类需要用比喻来思考。我们对新事物或复杂事物的理解,是借助于已知的事物与前者间的关联。

弗洛伊德提出相关的模型。他指出,人格分成三个部分:自我(ego,即有意识、理性的自我)、超我(superego,即道德良心,有时会过于拘泥于社会规范)以及本我(id,即享乐的欲望,各种欲望,总想及时行乐)。

我手里握着缰绳,只要动动缰绳,我就可以指挥大象转弯、停止或往前走。不过,只有在大象没有它自己的欲望时,我才指挥得了大象。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么,我就根本斗不过它。

4种自我分裂

对人的“心理”的划分有四种方式,分别是心灵和身体、左脑和右脑、理性和感性、控制化和自动化。

现在我们了解,某些生理反应是由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引起。自主神经系统掌控我们身体的器官和腺体,完全自主,不受意志控制。

左脑的语言中枢非常擅长编出各种解释,但却不知道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

人的心理是由独立运作的部分联合组成的,有时候,它们意见相左、各行其是。

人类的理性其实非常依赖复杂的情感,因为只有当充满情绪的大脑运作顺畅时,理性才得以运转。

人的心理一直有两套处理系统在运作——控制化处理过程和自动化处理过程。

控制化处理有其局限性,我们一次只能有意识地思考一件事,但是自动化处理却能多轨同时进行,且立即处理许多任务。

控制化处理需要语言。你可以通过影像产生千丝万缕的想法,可是要有语言才能周详地规划事情,衡量不同方法的利弊得失,分析过往成败的原因。

语言的用途之一是让人类能局部地摆脱“刺激性控制”。

阻碍幸福的3个障碍

幸福障碍1:无能的意志力

一个情商高的人,其内心的骑象人必然技巧高超,懂得在不跟大象的意志直接起冲突的情况下,能富有技巧地分散大象的注意力,把大象安抚得服服帖帖。

当目标是行动目标时(例如准时抵达机场),大脑的反馈系统就会运转良好。然而当目标是心理目标时,大脑的反馈系统就出状况了,因为自动化处理过程会一直自我检查:“我没在想白熊吧?”结果大脑一发现没有在想白熊,白熊的念头马上就又跑出来,所以我们得花更大的力气才能转移注意力。

自动化处理过程每天会产生好几千个想法及影像,这通常是通过随机联想形成的。那些一直缠绕在我们脑中的念头或影像,通常都是特别令人震惊、一直想压抑或否认的念头。我们之所以会压抑这些念头,并不是因为内心深处知道它们是真的(有些可能是真的),而是因为它们很恐怖或令人感到羞耻。一旦我们想压抑却又压抑不成,这些念头就会一直在脑中挥之不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相信弗洛伊德所说的:人的内心有黑暗且邪恶的一面。

道德判断也一样。两人对某事意见相左时,其实是感觉在先,后来再来编理由反驳对方。就算你驳倒对方,难道对方就会改变心意,接受你的论调吗?当然不会,因为你驳倒的,并非对方真正的立场,他的立场是在他有了判断之后才临时编出来的。

我们的心理其实是由组织松散的联邦组成的,但我们认同与注意的却只有其中一部分——能有意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思想。

第2章 是什么令你幸福

以上两句引言涵盖了通俗心理学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只有通过我们自己对事件的诠释才能影响到我们,所以只要我们能控制自己对事件的诠释,就能控制自己的世界。

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只有通过我们自己对事件的诠释才能影响到我们,所以只要我们能控制自己对事件的诠释,就能控制自己的世界。

恶运比好运对人更有好处,因为人有了好运就会贪得无厌,但恶运则会让人更坚强。

除非你觉得悲惨,否则没有什么是悲惨的;同理,除非你知足常乐,否则没有什么事能让你快乐。”波爱修斯将这番话牢记在心,最后终于得以挣脱内心的牢笼。

除非你觉得悲惨,否则没有什么是悲惨的;同理,除非你知足常乐,否则没有什么事能让你快乐。

如果你的人生曾有过那灵光一闪的片刻,并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那么你可能会发现,三个月后,你又回到原点。顿悟可以改变人生,但大部分最后都只是镜花水月,只有几天或几星期的热度。仅仅是下定改变的决心,骑象人无法命令大象朝新的目标大步向前。改变要持久,唯一的办法就是要重新训练大象,但这非常困难。

令你感到不幸福的3个原因

不幸福的原因1:情感启动效应

佩勒姆的研究告诉我们,人生的三大决定——做什么工作,住什么地方,跟谁结婚,居然都受名字的发声这种如此细微之事的影响。人生确实是我们认为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但我们对人生的想法其实是在无意识中快速形成的。大象依本能反应,引导骑象人抵达新的目的地。

其中一个设计原理是,对坏事的反应要强于对好事的反应。动物对威胁及讨厌事物的反应,要比对机会及喜好事物的反应更快、更强烈、更难以克制。

我们的行为受两个相反的动机系统(motivational systems)控制:一个是趋近系统(approach system),这个系统会引发正面的情绪反应,让人想接近特定事物;另一个则是逃避系统(withdrawal system),这个系统会引发消极的情绪反应,让人想撤离或避开特定事物。

改变思维方式的3种方法

对佛陀来说,心理依恋就像在赌轮盘一样,是别人在转轮盘操控这场赌局:越沉迷其中,就输得越惨。唯一的制胜之道就是,离开赌桌。离开赌桌,不去在乎人生起落的唯一方法就是,冥想,驯服不安的内心。你放弃赢的快乐的同时,也放弃了输的痛苦,而后者绝对高于前者。

贝克创造出了认知疗法,该疗法是医治沮丧、焦虑等心理问题最有效的疗法之一。

认知疗法最重要的,就是训练病人掌握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指出扭曲之处,之后找出替代方案及更正确的思考方式。

如果你常常对自己、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对自己的未来自动衍生负面想法,这些想法又导致你产生长期性的焦虑感或绝望感,那么你应该找出一种认知行为疗法来改善自己的心理问题。

第二部分 我们如何相处【大象的力量】

第二部分我们如何相处【大象的力量】

我们为何需要互惠

人跟人之间彼此互惠,是一种深埋在我们心中的本能,也是群体生活的基本往来之道。

人有一种无心、自发式的互惠本能反应。

人类的互惠行为也是一种类似的行为学反应:认识的人给你好处,你会想要回报那个人。就算是陌生人送给我们不具有实质意义的好处,我们也会想回报对方。

互惠的应用

报复与感恩是隐藏在“以牙还牙”行为背后的道德情绪。动物之所以会进化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行为,是因为这种互动模式可让不同个体建立起合作关系,走出零和游戏的困境,让彼此获利。知道要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物种可以形成更有规模、彼此更能协调合作的群体,因为“品行不好”的成员虽能一时得逞,但它会因树敌过多而尝到苦果。相反,慷慨大方的成员则会结交到朋友,得到更多好处。

流言为我们创造出非零和游戏,因为跟别人交换信息,我们不用付出任何成本,但彼此却能得到更多信息。

流言具有维持社会秩序与进行社会教化的功能,一旦没有流言,我们的世界就会陷入混乱及无知之中。

如果你平白无故得到好处,一方面你可能心中暗自窃喜,但另一方面你心里的大象——自动化处理系统,就会伸手去拿皮夹,掏出钱来给对方。

你一让步,对方就跟会着让步。在金融交涉中,那些先提出极端苛刻的条件然后再往后退让一步的人,会比那些一开始就提出合理条件之后便不再让步的人,更容易完成交易。

如何提升互惠技巧

付出过多(似乎给人一种不顾一切之感)或付出太少(你好像有点儿冷漠且拒人于千里之外),都会毁掉彼此的关系。健康的关系来自平衡的施与受,尤其是适当地互送礼物、互相帮忙、互相关心、互吐心声,都是培养彼此关系的重要技巧。

模仿是一种人际关系的黏合剂,一种表达“我们是同一伙”的方式。

互惠跟爱一样,是一股让我们与别人联结在一起的重要力量。

第4章 自以为是

●易见他人过,自见则为难。扬恶如扬糠,己过则覆匿,如彼狡博者,隐匿其格利。
——佛陀

主张高道德标准的人一旦在道德上犯了自己指责的错误,就总会显得格外具有讽刺意味,旁人奚落起来也觉得特别有趣。

我们之所以喜欢把丑闻当娱乐,是因为丑闻会让我们心生轻视别人之感,这种道德情绪也会让我们产生道德优越感。

是什么让我们虚伪

我们每个人都很虚伪,当我们蔑视别人虚伪之时,更显得自己加倍虚伪。

重视道德表象胜过道德真相

从长期来看,不管在哪种环境下,乐于与人合作但保持警戒不受骗,绝对都是最优策略。

大部分人都非常满足于外表建构的假象,乐于把假象当成真实,事物的表象比事物的真相更具影响力

当我们向外看时,很容易就能发现骗子,但自我内省时,却很难发现自己欺瞒的行为。

骑象人就像是大家找来帮自己在舆论法庭为自己辩护的律师。

一般人都采用“先选定自己的立场,再来找支持自己立场的证据”的思考方式。

人会先设定自己的认知,再去寻找支持自己偏好的想法及行为的理由。

不过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我们对别人的评估其实相当精确,而自我评价却常常扭曲失真,因为我们往往透过玫瑰色的眼镜在观察自己。

只要是需要我们跟别人合作的情况,自私的偏见往往就会把互利变成互相憎恨。

因此,“天真实在论”认为,每个人都会受自身意识形态及利益所影响,只有自己例外,只有自己看事情是绝对实事求是的。

为何会有邪恶与残暴

〇为何会有邪恶与残暴〇

邪恶两个最大的成因是:自尊心太强及道德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之所以危险,是因为理想主义总是认为目的可以让手段合理化。

如何寻得完满之道

人类是一种悬浮在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

第一步就是把人生当做一场游戏,不要看得太认真

先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找出自己想法的扭曲之处,然后再做合情合理的思考。

把梁木移走的那一刻真的很痛,但一下子就不痛了,而且接下来你会觉得放松下来,甚至很愉快。人一旦发现自己的过错,心里就会很难受,但不会太久,如果你能承认自己的过错,反而会因此感觉到一股混合着骄傲的愉快感。这就是一个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后感觉到的快乐,这就是荣誉感。

第三部分 追求幸福的方法【驭象之道】

第三部分 追求幸福的方法【驭象之道】

第5章 幸福来自何处

佛教及斯多葛学派教诲我们:追求身外之物,或强求世事如己所愿,最后只是一场空。幸福只能内求诸心,断除对身外之物的执著,对一切采取接受的态度。

幸福的两个原则

我们称此为“进展原则”,即朝着目标前进比达成目标要幸福。莎士比亚说得好:“成功之时,一切已结束;努力的过程是最幸福的。”

古代的幸福假设

研究人员研究幸福时有两大发现:第一,基因对个人的平均幸福程度影响很大;第二,大部分的环境因素及人口统计因素对幸福影响甚微。

现代人跟古代人一样,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拿来追求一些不会让自己更幸福的目标,却在盲目追逐的过程中忽略了个人内在成长及精神层面的修为,而这才是真正能带给我们满足感的东西。

幸福方程式

影响一个人幸福与否的外在因素基本上可分成两大类——个人本身的生活条件,以及个人选择的自发性活动。

“幸福方程式”:H=S+C+V我们真正感受到的幸福持久度(H),取决于我们天生遗传的幸福的范围(S),加上我们的生活条件(C),再加上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V)。

值得你改变的外在因素

改变组织的环境来增强组织中各成员的掌控感,是提升该组织的员工、学生、病人或其他使用者的参与度、活力及快乐的一大利器。

如何寻找幸福

哲学家们之所以对感官享乐普遍秉持戒慎警惕的态度,原因之一是因为感官享乐的效益并不持久,感官享乐当下感觉很强烈,但是很快就会消退,而当事人事后则不会因而多长智慧或变得更强。更糟的是,感官享乐会引诱人沉溺其中,让人远离对自己更有益的活动。满足感就不同了,满足感会不断鞭策我们,挑战我们的极限,逼迫我们使尽全力发挥潜能。我们通常是在完成、学会某事物后,心中会感受到一份满足感。一旦进入“心流”的状态,再难的工作都会变得像不费吹灰之力般轻松。

为何会患“奢侈病”

弗兰克指出,这些行为只有从道德情感(如爱、羞耻、复仇心或罪恶感)的角度来看,才有道理可言。进化让我们学会在某些时候做出“策略上不符理性”,但最终却对自己有好处的行为。

认为金钱无法买到幸福的人,是因为不知如何花钱所致。

炫耀性消费是一种零和游戏:个人借由自己地位的提升来贬低别人。

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称这种现象为“选择的悖论”(paradox of choice)[插图]:有了选择,反而让我们更不快乐,但是我们却很重视选择,而且处心积虑地要让自己有所选择。

最大化者一直喜欢跟别人比,所以他们很容易陷入炫耀性消费的陷阱。然而,最大化者花的每一块钱所得到的幸福却都比满足者少。

重新思考幸福的假设

刚着手写这本书时,我觉得佛陀是“3000年来最佳心理学家奖”的竞争强手

希腊及罗马时代哲学家所主张的内省与淡漠,以及佛陀所提出的冷静淡然、不费力追求的人生态度,基本上都是为了避开激情,但是没有激情的人生根本不是人过的生活。没错,执著会带给我们痛苦,但是执著也带给我们人生最大的幸福,而且人生每一个变化(这些哲学家所极力避免者)都有其价值。

第6章 爱与依恋

行为主义认为无条件的爱,即没理由的紧拥、用鼻子爱抚、搂抱孩子等,一定会造成孩子懒惰、骄宠和软弱。弗洛伊德信徒与行为主义者都认为,充满爱的照顾会宠坏孩子,因此科学化的原则可提升孩子的教养。

爱的强大力量

拥抱和被拥抱的需求是天生的

哈洛指出,“接触性安慰”(contact comfort)是一种基本需求,即年幼的哺乳类动物想跟自己的母亲有身体接触的需求。

依恋,伴你一生

依恋理论的第一个观念是,儿童的行为受“安全”与“探索”这两个基本目标的引导。安全的环境让儿童得以生存下去;能探索和游戏的孩子,才能发展出应付未来成人生活所需的技能及智力。

如果你希望你的小孩健康成长、独立自主,那么你应该去拥抱、去搂、去哄、去爱他们。只要给他们一个安全堡垒,他们就能靠自己的力量去探索、征服这个世界。爱能克服恐惧,《圣经·新约》里有一段话描述得很好:“爱里没有惧怕,完全的爱可以驱除惧怕。”

为何性跟爱有关

成人的爱情关系是由两个古老的连锁系统建立而成的:将孩子跟母亲联结在一起的依恋系统,以及将母亲及孩子联结在一起的施爱系统。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一种在幼年时期完全无力照顾自己,且需依赖成人照顾达十几年之久的物种。

关系亲密的男女彼此间有许多利益是相互冲突的,因此进化理论不认为爱情关系是一种为了养育子女而形成的和谐伙伴关系,而是人类文化所具有的一种普世特质——男女刻意去建立一种可以维持数年的(婚姻)关系,以期限制彼此的性行为,并将他们与孩子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予以制度化。

何为“真爱”

我相信世上有真爱,但它不是永远不熄的激情。真爱,是两人之间坚定共许的强烈友爱,辅以一些激情,这是一种能支撑起坚实婚姻的爱情。

关于依恋与爱的是非题

如果你正身陷激情之中,想讴歌胸中热情,那么你应该阅读诗歌。如果你的激情已归于平静,想一探爱情关系如何演变,那么你该读心理学。如果你刚结束一段爱情,想让自己相信,没有爱情自己反而可以过得更好,那么你应该去读哲学。

人们需要义务及约束来为自己的生命建立架构和意义,他说:“(一个人)所属的群体越脆弱,他对群体的依赖便越少,于是他最后会越来越依靠自己,眼中便只有根据自己利益所建立的行为准则,视其他为无物。”

第7章 心理的成长

人只有遭遇逆境、碰到挫败,甚至身心受创,才能把个人的力量、潜力整个发挥出来。

创伤后成长

精神病患者也是人,而且大多是男人,他们没有道德感,没有感情寄托,也不在意别人。因为他们没有羞愧心,不会尴尬不安,也没有罪恶感,所以他们很能操控别人,让别人给他们钱、性以及信任。

第一种好处是,一旦你能挺身面对人生的挑战,便可激发自己原本潜藏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会改变我们原本对自我秉持的观念。

我们其实比自己以为的更坚强,而这种认知会给自己带来信心,以面对未来的挑战。

第二种好处则表现在人际关系上。

第三种好处是,创伤会改变人生的优先顺序及对当下对他人的看法(充实地过着每天的生活)。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吗

逆境之所以是人类追求完善人生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因为逆境迫使我们停下脚步,让我们有机会注意到其他歧路,思考我们真正想要的人生终点。

心理健康快乐的人,其不同层次间的人生目标较为一致。也就是说,其高层次(长期)人生目标与低层次(近期)人生目标彼此互相契合,所以在其追求短期目标的同时也促进其长期目标的达成。

如何从逆境中获益

在出现危机时,人们面对危机的方法基本上可分成三种:积极面对(直接采取行动解决问题);重新评估(先把自己的想法理清,再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做法);逃避(否定或逃避事件的发生,或借酗酒、毒品等的麻醉来压抑自己的情绪反应)。

受害人事后能否复原、成长,关键不在于他遭受哪一类创伤,而在于他事后的因应之道:愿意跟朋友倾诉或有支援团体协助的受害者,更能大幅减轻创伤造成的健康问题。

切记,在做结论之前,一定要好好回答这两个问题:这个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我能从中汲取什么好的教训?

遭遇逆境的最佳时机

事件本身并没有意义,其意义来自当事人与他人、团体及经验本身的互动。

逆境在十七八岁到二十出头时出现,对当事人的益处最大。

从创伤中汲取智慧

普鲁斯特曾这么说:
智慧不是别人给的,一定得靠自己去发现,走过无人的荒野,无人可依靠,无人能卸除我们的责任,只有自己的智慧才是最后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唯一观点。

智慧不是别人给的,一定得靠自己去发现,走过无人的荒野,无人可依靠,无人能卸除我们的责任,只有自己的智慧才是最后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唯一观点。

第二,有智慧的人能平衡地采用以下三种回应方式:自我调适(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塑造环境(改变环境),以及选择(选择新的环境)。

父母的最佳因应之道,就是给孩子丰富的生活体验,让孩子可以在不同生活领域得到默会知识。父母可以在生活中实践智慧人生,鼓励孩子思考不同的情境,了解别人的观点,在面对人生挑战时,找到生活的平衡点。

第8章 道德的成长

人只要活得快乐,就一定有明智、高贵、公正的人生。同理,人只要活得明智、高贵、公正,就一定有快乐的人生。
——伊壁鸠鲁

每当我全心对付某项缺点,常常就又发现自己别的缺点;只要一不注意,习惯就占了上风;有时,光靠理智是克服不了自己原有习性的。所以我的结论就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光是心里以为自己一定能表现出高尚道德,并不足以避掉故态复萌的窘境,在自己能稳定、持续地表现出正直的行为之前,一定得先革除坏习惯,养成好习性。

人为何会迷失在道德迷宫中

我看到正确的道路,也知道该走这条路,但我却走错路,直到内心感觉涌现,推了我一把,才让我走上正途。

积极心理学对美德的解读

麦金泰尔指出,美德必须以特定传统为基础才得以茁壮成长,但现代人已失去美德的语言,所以现代人很难找到人生的意义、一致性与目的。

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超越原有的自我)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劣势上。

宗教对美德的解读

快乐的人对人的态度比较和蔼,也比较乐于助人。

美德的未来

所以涂尔干想出一个用词——“失范”(anomie)。“失范”是指,一种没有明确规则、规范或价值标准的社会所呈现的状况。身处失范的社会中,人们可以为所欲为,但人们会因社会缺乏明确标准或权威社会组织来建立价值标准,反而难以找出自己想做之事

道德多元化本质上则是涂尔干形容的失范:一种对道德规范与价值缺乏共识的状况。

第四部分 追寻人生的意义【驭象而奔】

第四部分 追寻人生的意义【驭象而奔】

社会空间的3个维度

在所有人类文化中,群体生活都有两个很清楚的维度:一个是以水平维度所表示的亲密或喜爱度,另一个则是以垂直维度所表示的阶级或社会地位。

我们的道德水准会因个人所思所为而提升或沉沦。

人一旦丧失神性,让自己的世界窄化为二维世界,就会变得非常贫乏。如果过于极端,一心想建立一个完美的三维世界,并把这个想法强加在所有人身上,就会变成狂热的基本教义派。

人类无法抗拒神圣

保罗·罗津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恶心理论时指出,会让人类产生恶心、厌恶感的,大都与动物及动物身体产生的物质有关(很少有植物或无机物会让人产生厌恶感),而令人作呕的东西会因接触而传染。

人们的道德观念分为三大领域:自主权的道德规范、群体的道德规范,以及神性的道德规范。

提升感与人类之爱

人类的六大“基本”情绪:喜、怒、哀、惧、恶心及意外上。

催产素会让人产生亲密感,但不会让人做出利他行为。提升感会让人心中充满爱及信任感,并让人打开心胸,让自己更愿意接受新的关系,但是即便如此,人们也还是不太愿意帮助陌生的人。

敬畏与超越

能让我们在第三维度有所提升的不单单只有美德。大自然的壮阔与美景同样也能激动人心。哲学家康德曾说过,真正让他心存敬畏的有两样东西:人头顶上的星空以及人心中的道德戒律

詹姆斯认为最重要的一项真理就是,人类是以分裂的自我在体验人生,往往被互相冲突的欲望搞得支离破碎。不管信不信上帝,宗教体验其实很真实,也很普遍,而且这些宗教体验常常让人产生完整、平和之感。

为何“自我”成了追求精神提升的障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我”并不必然就是骑象人,“自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无意识、自动运行的状态,但是因为自我只有借着有意识的思考与讲述才得以形成,所以只有骑象人才能建构出自我。

“平面国”与文化论战

如果第三维度的道德规范以及与神圣有关的感受是人性重要的一部分,那么科学界其实应该接受信教是人性正常、健康的一面——因为信教就跟性或语言一样,有其深刻、有趣、重要的一面。另一个心得则是:如果有宗教信仰的人认为宗教是他们最重要的快乐源泉,那么不管我们信不信上帝,或许我们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如何追求快乐,找寻人生的意义。

第10章 人生的意义

我感觉到全然的快乐。或许当我们死了,成为某个整体的一部分,不管这个整体是太阳、空气,或是美德及知识,我们都会感受到这种全然的快乐。无论如何,这就是快乐:融入一个完整、伟大的事物中。——美国女作家,维拉·凯瑟

我已启航,驶向广阔无边的大海,或许,没有安全的港口可让我停泊。

人生意义为何

当我们问“人生意义为何”时,我们并不预期能找到直接的答案(比如“42”这样的答案),而是希望得到一点儿启发,一些能让人发出惊叹的体验,突然之间,以前我们所不了解或认为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变得有道理起来(就好像正方形来到三维空间时一样)。

什么能令你感受到“人生本身”的目的

从事低复杂度、高重复单调性工作的人,对工作产生的疏离感最高(会有无力感、不满足感,而且觉得自己跟工作是分离的)。工作内容较有变化、较具挑战性,且在工作中比较有回旋空间者,对工作的满意度则远高于前者。

都是一开始对某个领域充满兴趣,沉醉其中,享受到片刻的心流体验,经过多年的投入,与相关的人、事及核心价值建立起紧密的关系,进而享受到更久的心流体验。

人是由多层次的体系组成的:我们的肉体(身体及大脑)藏着我们的心理;而社会及文化的形成则是心理的产物。要想充分了解自己,我们就必须深入研究以上三个层次——肉体、心理及社会文化。

当人们肉体、心理及社会文化三个生存层次的生活连贯一致时,人就会找到人生的意义。

人类的进化同时发生于两个层面:基因层面及文化层面。

人性是复杂的组合,从极端自私到极端利他都涵盖在人性的范畴内。我们会表现出哪一面人性,要看自身文化及所处时空背景。

幸福之道在中庸

本书最后提出来的幸福假设是:幸福之道在中庸。幸福不是我们能够直接找到、获得或实现的东西,必须先具备一定条件,然后再耐心等待。有些条件在自己本身,比如个人性格的不同层次及部分的连贯一致,有些条件则在自己与其他事物间的关系:就跟植物需要阳光、水及土壤才能成长、繁茂一样,人需要爱与工作、全心投入,人也像蜂群一样,能从群体之中感受到超越自我的意义感。只有这样,才能过拥有有意义的人生。因此,只要你能与这几个客体之间建立美满的关系,人生的目的及意义就会自然浮现出来。你会意识到,你的人生是好的。

最后的话 幸福自现:平衡为美

没有对立,就没有进步。吸引与厌恶,理智与冲动,爱与恨,都是人类生存之必需。
——英国诗人、版画家,威廉·布莱克

每种文化都会在人类生存的某些层面发展出其特长之处,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文化能兼顾所有人类生存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