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12个工作的基本

#书名

听书导图

|600

版权信息

书名:12个工作的基本作者:[日]大久保幸夫译者:程亮

前言 本书的内容与目的

是关于“对人”“对己”“对课题”的能力

针对职业的思考过程,就是对职业所需基本能力的锻炼过程。

第一章 关于职业的种种误解

职业生涯就是始终向着目标笔直前进?

因为他们只知道追求流于表面的技巧和技能,并没有意识到什么能力才是现阶段必须掌握的。

一开始请以漂流的方式行动,过段时间再切换成登山型。”

只要是大学或研究生院毕业,就能在就业或跳槽时占据优势?

只要是大学或研究生院毕业,就能在就业或跳槽时占据优势?

在工作中需要掌握书面表达能力、逻辑思考力、企划能力、讨论能力等知性技能,如果能把读研究生院当作锻炼这些技能的机会,这段学习期就会大有收获

只要持有资格证书,就能找到工作?

只要持有资格证书,就能找到工作?

无论求职者拥有多少资格证书,对于就业的意义都不大,人事部门看重的是工作经验,因为经验比资格证书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工作能力。

过了35岁就不能跳槽了?

过了35岁就不能跳槽了?

一个条件是,要具备业界通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掌握的,需要有计划地逐步培养。

不擅管理的人可以成为专业人员?

若想成为优秀的专家,管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单打独斗,能力总有极限,很多时候不得不站在项目负责人的立场集结大家的力量来完成高水平的工作。

这些误解只会牢牢束缚你的职业规划,使其仅仅流于表面。你需要从更本质的层面上重新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

任何方向的职业发展都应该在职业生涯中兼顾“取得成绩”和“享受工作”两方面。

第二章 引导职业生涯走向成功的12种基本能力

第1能力 反应力

表情见真章
点头的技巧
不会聊天的高中生
反应力决定信息收集能力
所有的倾听都是为了提问

对人态度=表情×55%+声音×38%+言谈×7%

锻炼反应力的关键是要有自觉的意识。除了一对一的交流场合,在开会、上课、演讲等集体场合,也会有人关注自己的反应,所以不能像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时的状态一样。要时刻养成习惯,留意周围的人,客观把握这些人对自己有何期待。

第2能力 亲和力

作为领导的条件
智商与亲和力
省略寒暄有害无益
锻炼亲和力

这种人的笑容很有感染力,听人讲话时很有礼貌,同时能明确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使不是什么重要的意见)。这样的年轻人容易得到长辈的支持,是俗称的“长辈杀手”。我认为年轻人应该尽可能成为“长辈杀手”。

心理学家彼得·沙洛维将情商的相应部分分成五个领域来加以说明。 1.认识自身的情绪。2.控制情绪。3.自我激励。4.认知他人的情绪。5.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模仿自己身边有亲和力的人的说话方式和行为举止,每次觉得模仿得不错时,就把相应的信息记在心里,这样就能找到对方时刻散发出清爽气息的线索。

第3能力 乐观力

压力应对
直面压力
以积极思考为目标
战略性思维能够增强乐观力
将乐观力视为重要的录用标准

长、发育所必需的积极压力(eustress),另一种是不良压力(distress)。有时,某种紧张感(积极压力)能成为“不断努力练习,最终获得成功”的积极原动力,所以不能一概地说压力就是不

最后要说的是最积极的压力消除法,那就是保持乐观。不要觉得生活中全是坏事,下次说不定就有好事发生;不要只看到一个人的缺点,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说真正具备乐观力了。

像这样把所有的时间、经历、际遇当成“自己的学习时间和教材”,就是一种与压力战斗的积极方法。这是意志问题,而不是性格问题。

战略性思维能够增强乐观力

有的人性格乐观,很难感受到压力。这样的人暂且不论,其他人应该从战略角度直面压力,通过不断胜利来掌握高度的乐观力。经常失败、工作棘手、上司不给力、人际关系出麻烦等难关,都要以学习视角去跨越。只要逐渐积累这样的成功经验,即使是性格原本并不乐观的人,也能养成“努力就能成功”的积极思维。

高耐压性是必须具备的能力。企业乐意雇用的员工,应该有着丰富的竞争经验,遭遇小挫折时不会气馁,并且了解胜利和成功的乐趣。

第4能力 目标发现力

企业要求个人“自立”
“梦想能量”与“问题发现技能”
你有梦想吗?
贪欲创造目标
锻炼“问题发现技能”
提高目标发现力的技巧

所谓梦想,是指希望能在未来实现的愿望。而以现实的、可能实现的方式落实的梦想,就是目标。目标一定要能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才行。一个人若能实现梦想到目标、目标到行动的转换,就能拥有充满乐趣的人生。

“上好大学、进好公司”这种单线型价值观正在崩溃。但与此同时,学生又描绘不出能够取代上班族的梦想,所以才会引发学习、就业热情低下的问题。因为没有梦想,所以无法制定学习目标。

日本有句俗话叫“人是放弃梦想的人后才长大的”

发现问题的机制很简单,就是要发现“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然后把消除差距的具体策略和战术制定作为行动的目标就可以了。

第5能力 持续学习力

不学习的日本人
从强制性学习到自主性学习
不懂得学习方法
将思维格式化
学习的转移
养成学习习惯的关键

所谓知识工作者,是指能够独立自主地定义自己该做的事,并为此学习必要知识的人才。

有81.2%的社会人士在下班后几乎不学习。

[插图]

这些人从没享受过学习的快乐:比如领会了以前不明白的知识,感觉眼界豁然开朗;或是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赢得大家的好评。

学习一开始是很辛苦的,关键在于能否坚持到学习变成享受的那一天。

第6能力 语境理解力

语境理解力的支柱
积累与语境不同的人沟通的经验
代沟
想象对方的发言背景
养成整理论点的习惯
在谈判场合不可或缺的能力

这个能力依靠三股力量支撑,分别是:感情控制力,逻辑思考力,表达能力。

如果与不同年龄、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国籍的人频繁交谈,语境理解力就能自然而然地得到锻炼。无论如何都要理解对方的想法,无论如何都要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想法,然后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在年龄差距较大的上司和部下之间,交流往往很困难,这是由于双方成长的社会环境不同,导致工作观、公司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等背景也有所不同。

就业协议废止一代”(1998年以后入职)渴望做能够体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如果可能的话,他们希望把自己的爱好当成工作。他们的社会观念相对而言比较淡薄,对公司整体并不关心,只与自己职场周围的同事或工作之外的朋友在一起,构成自己的小社会。无论什么人或事,只要没有进入自己的小圈子,他们就毫不关心。

如果双方不能同时发挥较强的语境理解力,这个职场就会变成心意不通的组织。

[插图]

2.4 各代大学毕业社会人的组织观和工作观

养成开会前归纳出一张简单备忘录的习惯。例如,会议的论点是什么?每个人希望得出怎样的结论?能设想出哪些提问?等等。
在上一次开会时,记下不同意见的要点、各人的核心主张及提问等内容,再将本次会议的资料与其对照,预想会议的进展。只要事先做好设想,有所准备,遇到问题就能冷静、恰当地作出回应。

第7能力 专业构筑力

选择什么领域作为自己的专业?
我的专业选择
兼顾理论和实践
通过笔记联系理论与实践
专家不知者为罪
不可缺少的专家关系网

既专业又不是书呆子的人,才是理想的人才形象。

3.选择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一定水平的领域。

我迄今做过编辑和撰稿工作,但这两个领域都被我早早舍弃了。原因在于,就算做得不错,我也想象不出自己能达到一流水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感性会变得迟钝,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已经不行了。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自己不是操作型,而是计划型的人。因此,我觉得自己适合那种由别人负责把计划变成现实的工作。于是我作出决定,目标就是负责创意并设计各种领域的上游进程。

我先去了书店,买了很多这两个领域的相关书籍。结果发现,与其说这两个领域有很多专家,不如说这两个领域的人才还很稀少。劳动经济学当时还是一门很土气的学问,没有多少人关注

一旦确定专业领域,就要养成每天查阅报刊的相关报道和专业杂志的重要报道的习惯,这是一种“义务”。

第8能力 人脉开拓力

首先要见想见的人
梅开二度
介绍给第三方是加深关系的有效技巧
怀着无私付出的心态
不要吝啬交际费和饮食费
在个人主页上进行自我介绍
停止加班,空出时间

从战略性的角度出发,主动去见自己想见的人,发展并维持关系,这才是我推荐的方式。

尤其是关于信息,你应该使自己成为宝贵的信息源。换句话说,你必须锻炼自己的信息提供力。如果你能成为信息的“连接点”,其他信息自然也会向你汇聚,人际关系网也能随之建立。

充实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直接向别人请教,得到尚未失真的第一手信息。

第9能力 委任力

“自己做更快”的恶魔之声
“叫你做是应该的,你做好也是应该的”
信赖需要“眼光”
符合设计图的阶段化

托付别人做事,应该尽量向对方表示感谢和赞赏。在此基础上,如果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再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明。而且,在对方完成后,还应该尽量告知这份工作今后的意义。这样一来,对方也能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变得充满干劲。

设计图的制作和工作的阶段化——以写稿为例

第10能力 商谈力

听不进别人说话的中年一代
以成为职业顾问型上司为目标
登陆日本的职业顾问
5万名职业顾问培养计划
商谈服务成为必需品
不可忘记的要点

简单来说,这一能力分为三步:与对方建立彼此信赖的人际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充分认同对方的价值观和特性;提供专业的建议,让对方作出决定。这与“咨询顾问”的风格是非常相似的。

在现在的年轻人眼中,理想的上司要能详细阐述工作的意义,要能认可部下的优点,要能耐心地提供建议,帮助部下迅速进步。这也就是所谓的“职业顾问型”上司。

职业顾问是面向正在进行或准备进行职业选择的个人,依靠专业知识提供咨询服务的人。

全球职业规划师(Global Career DevelopmentFacilitator, GCDF)

3.基于专业知识,作出详细说明。你既然拥有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就必须作出详细的说明,也就是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向部下介绍有哪些选择,这些选择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第11能力 传授力

缺乏传授力的典型失败案例
“教员”带来的就业机会效应
传授方与受教方的关系
“和谐”的概念
毫无保留是大忌
夸奖与责备

这里所说的传授力,是指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并加以灵活运用,培养后辈或部下,向其传授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能力。

2.滔滔不绝型。单方面说个没完的人。这种人只要一说起来,根本不管对方听没听懂,就能若无其事地说上好几个小时,话题也飘忽不定。

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而且善于向人传授——这样的工作年轻人可做不了。灵活利用积累的经验帮助别人,可以说正是适合现代知识社会的工作。

这家公司面向众多行业,向负责生产现场的人才传授提高生产效率的诀窍,为日本企业的事业重整和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担任教员的人个个身怀绝技,只要看一遍工厂的生产线,就能找出多个有待改善的地方。这些人凭着向人传授诀窍的高超技术来提供服务,并因此备受瞩目。事实上,他们的工作往往应接不暇,在业务取得成功的同时,还为其他年龄相近的人提供了开展新职业的选择。

图2.5 在社会上从事必须具备“传授力”的工作的人

提高传授力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尽量跟受教方形成平等的伙伴关系。

责备技巧的关键在于要责备具体的“行为”,而不要批评对方的“品性”和“态度”。应该立足于充分的理由,直接告诉对方哪里做得不好。

第12能力 协调力

21世纪的象征性职业
在不同领域间协调
一边提供建议,一边引导解决
构成协调力的10个要素

协调力是包括确保整体平衡发展的“调整力”、在人与人之间起联系作用的“中介力”、向成功方向引导的“推进力”这三种能力的综合能力。

协调者首先要具备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人脉,然后要发现对方的需求,偶尔还要一边教学,一边制订最完善的计划。而且,当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时,协调者需要居中协调,妥善地加以引导,促使众人达成共识,确定统一目标。

[插图]

产学合作、官民合作、跨学科研究、不同行业交流、异文化交流等联结不同领域的活动,既能帮助解决问题,又有助于创造新知识。像如今这样的成熟社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不同领域之间协调而取得某种成果的工作是无限存在的。这方面的潜在需求无处不在,只要有足以妥善协调的人才,就会出现工作机会。

1.专业知识。关键在于同时掌握理论和实践。必须学会向别人说明,而不是仅靠自己单打独斗。此外,最好还能掌握与自身专业相近领域的知识。(关系到专业构筑力)
2.丰富的人脉。自身专业领域的主要关系网自不用说,当担任跨领域的调整职务时,还需要与双方均建立起关系网。(关系到人脉开拓力)
3.把握对方的需求。“聆听力”,仔细聆听并接受所有相关人士的意见是第一步。(关系到商谈力)
4.本质的开朗。即使遇到些许困难,也能自发地努力工作,积极地解决问题。不断给相关者增添好感,表现出强烈的存在感。(关系到亲和力、乐观力)
5.针对信息收集的日常活动。不懈地收集最新信息。作为协调者,如果不能理解对方透露出的信息,就无法履行调整的职责。(关系到持续学习力)
6.目标的设定。设定现实的共同目标,有计划地向目标推进。(关系到目标发现力)
7.达成共识的推进。当存在多个利益相关者或语境不同的相关者时,居中斡旋,促进共识的达成。(关系到语境理解力)
8.适当的建议。以专家身份提供建议,引导对方达成更好的目标。可以给出若干选项,提供对比信息,当对方将要作出错误的选择时,偶尔还可加以规劝。(关系到传授力)
9.勤勉。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态度。
10.为人诚实。想得到相关者的信赖,就要给对方留下诚实的印象,不能让对方感觉到私利私欲,要做到守约守信。

第三章 职业生涯稳步攀升的法则

登上职业生涯的阶梯

职业生涯稳步攀升的法则

然而,这个螺旋阶梯确实是有终点的,那是一个能令自己心情舒畅的所在。只要抵达那里,就能感受到充分发挥自身能力来工作的乐趣。

职业生涯与其说是能够事先决定的,不如说是通过吸收每一次的偶发性事件,努力在最大限度上取得成果。

相互关联的12种基本能力

这12种基本能力可以大体分为“对人能力”“对己能力”和“对课题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就对应着称为“胜任素质”(competency)的能力。

“在强项上构建自我。”

作为必要条件的两种技术

有两种技术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那就是“信息收集技术”和“数字解读技术”。

图3.2 能力的冰山模型

另一种技术是数字解读技术。这种技术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读取、分析数据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另一种是读懂与经营相关的数字的知识和技术。

成年人的实习

方向,不知道该向右走还是向左走。对于究竟哪条道路才是正确的,并不容易作出判断,“只有尝试过才能知道”。这就是现实

人们往往只关注那些工作内容和打工一样的实习项目。但这样毫无意义,真正需要体验的是将来就业时可能从事的工作。

更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采用实习制度,以减小雇用失误的概率,增加发掘优秀人才的概率。

政府也出台了一项政策,名叫“试行雇用”,是指在约半年的时间内,企业一边享受政府的补助金,一边试用劳动者。这种方法作为针对失业人员的有效对策,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如果一个人在家工作比在公司工作更有效率,这个人就“适合”作为SOHO工作者(以自己的家为事务所的个人事业者),但前提是他能够进行自我管理

因此,不妨一边做好本职工作,一边利用空闲时间稍微试着做些副业。无论多少,只要试着做一做,就能知道自己是适合独立创业,还是适合继续工作。如果确信自己能行,那就独自创业。这样一来,就能避免因判断错误而遭遇重大失败。

到了一定的年龄,在考虑接下来的职业规划时,不要只局限于跳槽和创业的二选一,应该从多样的选项中作出选择,这一点非常重要。

要点就是:“受雇工作”还是“非受雇工作”,“单打独斗”还是“与人合作”,“营利企业”还是“非营利组织”,“低风险低回报”还是“高风险高回报”,等等。请考虑哪种方法适合自己。另外,如果你具备专业构筑力,不妨着重考虑如何利用你的专业。请根据自己的情况对比12种基本能力,确认自己哪种能

阶梯顶端的世界

自我概念是通过长年累月地反复自问——自己的强项和弱点有哪些?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自己的价值观是怎样的?——而产生的,一旦确立了自我概念,航路就能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后记

引导职业生涯走向成功的关键在于有计划地开发自己的能力。

如果能从被社会普遍的成功标准所挟持的职业道路中脱离出来,走上基于自我标准的通往成功的道路,那时的爽快感是任何东西都难以替代的。

我希望大家读完本书以后能够去实践,并且经常确认12种基本能力的掌握程度。

出版后记

工作中需要的12种基本能力,即乐观力、持续学习力、目标发现力、专业构筑力、亲和力、反应力、语境理解力、人脉开拓力、委任力、商谈力、传授力和协调力。

遇到问题时,先慢一点动手!因为有一件事比急着动手更重要——先判断:“这个问题重要吗?”

先找到真正的问题,想清楚目的再动手,搜集个性化信息,组建故事线,划定答案界限,整合有用材料,最后交出完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