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20719《当下的启蒙》视觉笔记

3.1.220719《当下的启蒙》视觉笔记

这本书的主题十分宏大,史蒂芬·平克用 23 个话题,全面阐述了他对当今世界和人类的看法。

2022-07-19 12:39

三种认知偏差

  • 可得性偏差是人类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机制,是用来自我保护的。每一次听到一个坏消息,我们都会下意识地收集起来。再做判断时,按照听到的坏消息的多少来做参考。

  • 「忘恩之罪」。这个词来源于但丁的《神曲》,《神曲》中描绘了九层地狱,其中第九层地狱的名字,就叫「忘恩之罪」。讽刺的是那些不懂得知恩图报的人。  平克在这本书中借用这个词,就是想说明,人们如果遇到问题和矛盾,就会抱怨连天。但只要一切顺利,很少有人会主动去想,在歌舞升平的背后,有多少人做出过贡献。人们其实很容易忘掉世界的进步,把眼前的一切当作理所当然。

  • 「乐观的豁裂」,简单来说,就是人们评判自己和世界时,往往用的是双重标准。评判自己时,人们倾向于比较乐观,如果是把问题从个人拓展到社会,人们就更倾向于悲观。

人类最大的进步,就是学会用信息反抗熵的侵袭和进化的压力。

  • 信息的本质,就是熵的减少,能将有序的结构化系统与大量随机、无用的系统区分开。

  • 人类最重要的进步,就是我们认知体系中,进化出了抽象思维的能力,心智可以将事物、地点、方向、人物、行为、方式和目的等基本概念组合成命题,由此创造出不计其数的想法。而且,人类不仅能生成命题,还能生成关于命题的命题,我们不仅思考具体的技术问题,比如怎么种麦子收成才会更好,我们还会思考具体技术背后的原理,甚至我们会专门去讨论,什么样思考方式更有效。这就是关于命题的命题。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