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棉花帝国

#书名

  1. “战争资本主义”的核心是奴隶制度、剥削原住民、帝国扩张、武装贸易,以及资本家对人民和土地主张主权。

  2. 欧洲通过殖民战争和武力打开了贸易渠道,而后又通过新技术和工业化生产,在棉纺织领域建立了领先地位。

  3. 棉花帝国经历了由地理到劳动制度的一再变动,英国的棉花帝国虽然解体了,但西方的大公司依然占据着棉花这个行业的主导位置。

1 每日一问:老的棉花帝国是怎么走向衰落的?

我们之前说到由于美国内战造成的原棉短缺,迫使欧洲各国积极寻找除美国外的棉花产地,从而将这个产业更加深入地扩展到全球。在19世纪后期,新兴的殖民帝国加入到老牌殖民帝国对世界的殖民活动中来。在东方,日本和奥斯曼土耳其成为新的棉花强国。日本把东亚的朝鲜和中国东北变成其棉花原料产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则把中东变成其棉花原料产地。它们的兴起和扩张极大削弱了大英帝国在全球棉花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反抗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斗争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大浪潮。由于吸纳的劳动力最多,生产方式最集中,与外国资本联系密切,在各殖民地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浪潮中,棉花帝国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在俄国1905到1919年的革命过程中,纺织工人是中坚力量。而在中国,1925年五卅运动的导火索,就是上海的日本棉厂主枪杀工人领袖顾正红,在这以后,才有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有了北伐,有了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相对于落后国家暴烈的革命,欧美的工会斗争和平得多,其结果对工人也颇为有利:一边是工作时间的不断下降,一边是薪水的持续上涨。但正因为劳动力价格的上升,西欧棉花帝国开始从内部解体。一战之后,英国的棉布产量已直线下降。再经过50年代殖民地的独立,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兰开斯特等地,到处都是废弃的纺织厂和游荡的失业工人。欧洲的棉花帝国霸业在一片嘘声中终结。

贝克特描述了一个特定的年份:1963年。这一年,英国利物浦最著名的摇滚乐队甲壳虫乐队在美国首次公演;民权斗士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有朝一日密西西比州也能成为自由与正义的绿洲”;印度的巴卡拉大水坝投入使用,能够灌溉将近280万英亩棉花田。也是在这一年,曾经只手遮天的利物浦棉花联合会拍卖了所有家具,棉花帝国的最后一抹余晖,也终于消失了。

image.png|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