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精要主义》我的笔记

#我的笔记 #读书笔记

[[精要主义]]

机会,最低标准和极端标准

|375

习得性无助

|375

追求更少是铁律

|400

个人贡献峰值

|500

精要主义

格雷戈·麦吉沃恩

134个想法

◆ 中文版序 对话麦吉沃恩,精要的力量

一旦着眼于长远,胸怀一个十年目标,我们就能视野清明,眼光深邃。当我们在进行人生设计时,若能把祖父母和孙子女放在心里,就更能心明眼亮,洞悉事理。因而,中国人的代际文化遗产让精要主义具有了特别的适用性。

专注精要事务,可以通向成功;但成功会带来太多的选择和机会,其结果是最初通向成功的那个专注点土崩瓦解。

精要主义就是要打破这种用忙碌衡量成功的浅见。

们觉得他们进展快速,但实际上不过是晕动症,而不是蓄势向前。因此,一般来说,这些公司希望自己的员工和团队专注于少量事务,从而创造更高的投资回报

◆ 前言 设计人生,以一种精要的方式

生之智慧,在于摒弃不必要之事。——林语堂

这个故事体现了精要的基本价值主张:若要最大限度成就真正重要之事,切忌贪多求全,事事应允

现在,请回答下列问题:●你是否曾感到心力交瘁?●你是否曾感到劳累过度却又没有发挥所能?●你是否曾觉得自己只擅长做琐碎小事?●你是否曾感到自己忙忙碌碌却又效率低下?●你是否觉得自己一直在奔忙,却总是到不了任何地方?如果你对上述任何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你就需要借助精要的力量

精要主义正是对“更少,但更好”的不懈追求。这意味着不是偶尔为之,而是把追求“更少,但更好”当成行事的铁律

学会区分差异——过滤筛选所有选项,并从中择其真正精要之事而为之,是精要之准则。

精要主义不是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对的事情。它也不是提倡为了少做而少做,而是主张只做必做之事,尽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时间和精力投资,从而达到个人贡献峰值。

精要主义者拒绝接受我们能做所有事情的想法,而是要求我们进行真正的权衡取舍并作出艰难决定

要是一种自律的、系统的方法,用于决定个人贡献峰值的所在,然后轻松地执行

如果不能自己安排生活的优先次序,就只能任由别人替你安排。

奇怪的是,对成功的追求反而成为失败的催化剂,这一点需要反复强调以便我们能成功。换句话说,成功会让我们偏离最本质的事情,这些事情最初曾是成功的源泉

我们没有准备好,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是第一次,我们面临的选择之多大大超过了我们对此进行管理的能力。我们无法将重要之事从不重要之事中筛选出来。心理学家们称之为“决定疲劳”:要做的决定越多,决定的质量就越差

技术已经为人们之间分享彼此的关注点扫除了障碍,现在的问题不是信息过量,而是观点过多

大的遗憾是:“我希望有勇气真正按自己的想法生活,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期望而活

为自己而活,不只是偶尔说说“不”,而是要有目的地、深思熟虑地、战略性地淘汰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不仅要摆脱那些明显浪费时间的事情,还包括放弃一些很好的机会;不要疲于应付那些让你在多条战线上作战的社会压力,要学会减少、简化,并通过淘汰其余一切来聚焦于绝对重要之事

精要主义就是要为整理人生的“衣柜”创造一种方法。但是,它可不像你整理衣柜那样,只要一年整一次,一月整一次,或一周整一次就行。它是一种铁律,你必须在每次面临答应或婉拒的决定时执行。它是一种方法,帮你在很多好东西和一小部分真正重要的东西之间进行权衡取舍。它会告诉你如何做到更少,但更好,这样你就可以在人生的每个珍贵瞬间里尽可能地收获更多

精要主义者的核心思维模式:时间与精力只用于有意义的事

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支配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若无选择,讨论权衡取舍就没有意义。●甄别:几乎一切都是噪声,只有少数事情价值非凡。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费时费心地去辨别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有些事情比其他事重要得多,因此费力找到它们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取舍:我们不能什么都有,也不能什么都做。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就大可不必评估和淘汰各种选项。一旦接受了取舍的现实,就不要再问:“我怎样才能完成这一切?”而是要问一个更加诚实的问题:“我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令我深受启发的是什么?我特别擅长的是什么?在这世上能满足我重大需求的是什么?

们不是要找过多的好事情去做,而是寻找个人贡献峰值的所在:重要的事情,恰当的方式,合适的时间

说“不”才是实现个人贡献峰值的关键所在。彼得·德鲁克曾说:“说‘不’可以让人变得高效,因为说‘不’的人会说‘这不是我的事’。”

当我们丧失选择权的时候,别人会替我们作出选择。所以,要么慎重地选择有所不为,要么不由自主,任人摆布

不是逼着自己去执行,而是把时间省下来创造一种方法,用来扫除障碍,使任务执行起来变得尽可能轻松自如

本书要提倡的是运用“更少,但更好”的原则,活在当下和未来。那将是一种创新

◆ 导读 时间与精力只用于有意义的事

要像精要主义者那样行事,我们必须克服三种根深蒂固的想法:“我必须做”,“这些都重要”以及“我能二者兼顾”。这些想法仿佛神话中的海妖,危险可怕而又魅惑十足,会引诱我们坠落并淹没在浅水水域里

拥抱三条核心真理:“我选择我要做的事”,“只有小部分事情是重要的”以及“我能做任何事但不是所有事”

◆ 模式一 选择,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

一旦我们放弃自己的选择能力,别的力量或者别的人就会插手替我们作出选择

人们常把选择视为一种事物,但它不是事物。我们面临的选项也许可以算是事物,但选择是个行为动作。它不仅是我们拥有的东西,而且是我们做出的行动。

选择能力不会被夺走,不会被丢弃,只会被遗忘

因为除了遭受电击,它们不知道还有其他的选择。它们有了习得性无助

这种强迫自己去做更多的方式不过是一种障眼法罢了。这样的人不相信自己可以选择机遇、任务和挑战,而是认为自己“必须什么都做”

不加思考的努力等同于习得性无助。● 无视拒绝带来的“失落感”。● 高度重视选择能力,它的存在独立于其他任何事物、任何人及任何力量。

◆ 模式二 甄别,几乎一切都是噪声

宇宙中存在的绝大多数事物——人类的行为和其他一切力量、资源、观念,都没有什么价值,也产生不了什么结果。只有少数事物效果非凡,影响巨大。——理查德·科克

结果和努力之间存在直接关联的理念是有吸引力的,它看上去很公平。然而,很多领域的研究结果却显示出了一幅迥然不同的图景

绝大多数人听说过“帕累托原理”,该原理早在19世纪90年代由维尔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提出,它指出80%的成果是由20%的努力产生的

重要少数法则”(the Law of the Vital Few),即人们可以通过解决问题当中一个微小的部分来极大地提高产品的质量

有时候,你不做什么恰恰和你做什么一样重要。”简而言之,他在少数至关重要的投资机会上押重注,放弃那些仅仅只能算作好的机会

要主义者们用更多的时间来辨别,以便花更少的时间来做,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更多努力不一定能带来更多收获,“更少,但更好”可以。● 几乎一切事情的次要性再怎么高估都不够。● 扫描环境,寻找重要的少数,淘汰不重要的多数。● 拒绝好机会,拥抱真正的契机。

◆ 模式三 取舍,我要的究竟是什么

你必须审视每一个机会,然后说,‘不,我很抱歉。我们不想做那么多件不同的事情,如果它们对我们努力要实现的那个最终结果没有太大贡献的话’

横跨就是指继续原封不动地保留自己的现有策略,与此同时也试图采用竞争对手的策略。

根据波特的观点,“战略定位若要持续,必须同其他定位之间进行取舍”。企图同时运用两种水火不容的战略,最终削弱了大陆航空的竞争能力

这则信条对公司的组成人员进行了主次排序:客户第一,股东最后。

商业巨著《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一书作者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曾得到过彼得·德鲁克的忠告:你要么创立一家伟大的公司,要么创造伟大的思想,但是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吉姆选择了创造思想。

审视每一个机会,如果对努力要实现的最终结果没有太大贡献,就不做那么多不同的事情。● 在关键性战略领域,做出理智、慎重的权衡取舍。● 强迫自己权衡两者,并战略性地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

◆ Part Ⅱ 精要主义者养成的第一步:探索

精要主义者养成的第一步:探索

◆ 导读 区分无意义的多数和有意义的少数

精要主义者将花尽可能多的时间用于探索、倾听、辩论、质问和思考。但是,探索本身并不是他们的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将有意义的少数从无意义的多数中甄别出来。

◆ 要素一 抽离,为探索和思考留出空间

没有伟大的孤独,一切严肃的事情都无法做成。——巴勃罗·毕加索

在评估事情的重要性之前,你需要探索一下自己的选项。非精要主义者往往对最新的想法做出反应,飞快地抓住刚刚出现的机会或是回复最新接收的一封邮件。精要主义者则会选择给自己创造探索和思考的空间。

我说的焦点,并不是简单地意味着我们要挑出一个问题或一种可能性,然后很痴迷地思考它,而是要创造一个空间,来探索一百个问题和一百种可能性。精要主义者关注眼睛聚焦的方式,不是死死盯住某事,而是根据视野的变化进行不断地调整和适应。

练习经过深思熟虑后将最精要的少数从很多好东西中识别区分出来,这是他们的作业。其实,要培养这样的习惯未必一定要在设计学院,我们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创造更多的机

世界变得越喧闹,我们就越要开辟出一片可以安静反思的空间,真正实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

● 为自己创造探索和思考的空间。● 适时抽身,退一步看清局势。● 用每天的第一个20分钟来阅读经典。

◆ 要素二 审视,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

审视,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

要找到最重要的信息,不仅需要研究这些信息,而且还要找出信息之间的关联

精要Tips● 放眼全局,而不是纠缠细节。● 去粗取精,自律地调查筛选。● 写日记,成为自己人生的记录者。● 实地探索,认清问题的本质。● 捕捉不正常和不寻常的细节。● 明确问题,走出逃避推诿的怪圈。

◆ 要素三 游戏,拥抱内心孩童的智慧

最有智慧的人,会时不时听点儿废话。——罗尔德·达尔

游戏,能够极为有效地改善包括个人健康、关系、教育、组织能力在内的一切。“游戏,”他说,“能使大脑具有可塑性、适应性和创新性。”同时,他简明扼要地指出:“在激发大脑功能方面,游戏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

精要Tips● 让游戏重回日常生活。● 用游戏激发创意。● 从过去的经历中开发出有关游戏的记忆,让儿时的激动重现。

◆ 要素四 睡眠,保护你的身心资产

每晚,当我入睡时,我死去。次日,当我醒来时,我重生。——圣雄甘地

投资自己的思想、身体和精神

我还记得其中引用了比尔·盖茨的话,他人生中的每一次严重失误都是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发生的。自此以后,我努力保证每晚8小时睡眠。

精要主义者选择在当下做更少的事情,以便在未来做得更多。当然,这就是一种取舍。但是,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小小的牺牲会带来巨大的收益。

一个短暂的深度睡眠有助于我们建立多种新的联系,去更好地探索世界。

睡眠这种稀缺的日用品,在神经紧绷的美国,已然成为新的社会地位象征。

如果在你的工作环境里,睡眠依然恶名不减,你可以考虑在工作中主动采取一些措施来明确地鼓励睡觉

小睡醒来后,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是多么需要这样的休息。我感到更清醒、更敏锐,也更灵活了。

这个小憩舱的存在本身就具有一种重要的信号意义,告诉员工睡眠的重要性。

精要Tips● 对自己的思想、身体和精神进行足够的投资。● 粉碎睡眠的恶名,保护最重要的资产。● 在工作中采取一些措施来明确地鼓励睡觉。

◆ 要素五 精选,只接受前10%的机会

内在的进程需要外在的标准。——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如果答案不是一个

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