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解密:大脑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

大脑认知的习惯

大脑最小消耗原则

因为大脑的认知习惯,我们如果要大脑摆脱这种模糊的混沌状态,我们只能从关注细节开始。点到面。大脑认知的习惯是:面。而我们需要往这个面里面填充点,这样这个面才能撑得开。

人类大脑所遵循的准则是:能不用,则不用,该用脑时也不用。 (懒,不好学)

我们生活中有大量的问题,看上去是在思考,实际是在做记忆检索。

大脑很难对认知进行量化

我们以大脑谋生,却对大脑的节律知之甚少。如果我们手头的任务是将一堆箱子从一处运往另一处,那么我们就会比较清楚如何将工作效率最大化、什么时候用多大力气以及什么时候休息。但如果手头的任务是传达思想而非实实在在的箱子,那么我们就不知道如何才能将有限的认知能力最大化了。

大脑学习机制

大卫·库伯提出过一个「库伯学习圈」。他认为,学习一个新的技能和概念,需要经过这么一个循环:
具体经验 → 反思 → 抽象性概括 → 应用于实践
只有走完一遍流程,你才能说真正学会了这个知识点。
这就叫做「内化」。

思考过程

大脑启动思考会经历感觉,知觉,情绪,思想这几个阶段。

  1. 感觉是由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等感知器官产生。
  2. 知觉是,通过感觉器官产生的信息,和大脑皮层之中的记忆相互结合,产生对事物的一个认知。比如看到门上有一个手柄,就会调起之前的的记忆,知道这是可以用来开门的。
  3. 情绪是调起大脑中的深度记忆模式,将知觉的内容,同自己的认知标准进行对比,产生喜怒哀乐,并做出相应的应激反应
  4. 思想是调度心智计算模式,将知觉和情绪进行综合固化,通过表达和推理形成自己的认知标准

大脑思考经历的这四个阶段,都需要花费非常多的体力和精力,而大脑遵循“最低阻力效应”,做任何事情我们都会选择消耗最小的路径,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有两种选择,第一,太累不去思考,第二,依靠工具以最快的方式获取你要的东西。

记忆力为什么衰退

是不是自己每天的注意力被各种碎片化内容给充斥,头脑变慢。记忆力衰减,无法专注

大脑以偏概全的,背后的原理

我们的大脑,天生不善于处理复杂概念。因为这会占用大量的认知资源。
无论面临多少个选项,都能够将其砍到两个,并且提取两个选项中最显著的特征,将它们对立起来,问自己:我要走哪一边?

这就叫做「单一维度的二元对立思维」。
这是个很长的概念,因为它有三个关键词:单一维度,二元,对立。
不妨简称为二元思维。

“融会贯通”背后的原理

随着信息输入越来越多,大脑就需要越来越多的灰质细胞, 颅腔的大小是有限的,于是,灰质细胞的增加,最终会导致灰质密度越来越高。于是,灰质细胞之间就越有可能由神经元连接起来。于是就有可能产生我们所说的

知行合一,学会用框架思维,融汇贯通,知识迁移能力

生物时钟

人体的生物节律也决定着体内多种激素的分泌,共同调控人的行为,例如到夜晚,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增多,帮助人们安然入睡。而且,分泌褪黑激素也能调整时差,舒解压力,解决情绪失调,并且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物,能中和并清除自由基。所以褪黑激素也被视为一种生物时钟。

体力盛衰周期&人体生物三节律

20世纪初,德国医生威廉·弗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赫乐曼斯·沃博达宣称,人的体力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一周期的“体力盛衰周期”;人的情感和精神状况也存在着以28天为一周期的“情绪波动周期”。奥地利的阿尔弗雷德·特尔切尔教授也称发现了人的智力存在着一个从出生之日起以33天为一个周期的“智力强弱周期”。后来人们称其为“人体生物三节律”,即PSI周期(Physical、Sensitive和Intellectual的缩写)。

缓解压力的化学物质

真正能缓解压力的不是释放多巴胺或依赖奖励的承诺,而是增加大脑中改善情绪的化学物质,如血清素、γ-氨基丁酸和让人感觉良好的催产素。这些物质还会让大脑不再对压力产生反应,减少身体里的压力荷尔蒙,产生有治愈效果的放松反应。因为它们不像释放多巴胺的物质那样让人兴奋,所以我们往往低估了它们的作用。我们之所以忽略它们,不是因为它们不起作用,而是因为当我们面对压力时,大脑一再做出错误的预测,不知道什么才能让我们快乐。也就是说,我们经常阻止自己去做真正能带来快乐的事。

前额皮质

前额皮质并不是挤成一团的灰质,而是分成了三个区域,分管“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三种力量(见图1-1)。前额皮质的左边区域负责“我要做”的力量。它能帮你处理枯燥、困难或充满压力的工作。比如,当你想冲个澡的时候,它会让你继续待在跑步机上。右边的区域则控制“我不要”的力量。它能克制你的一时冲动。比如,你开车时没有看短信,而是盯着前方的路面,就是这个区域的功劳。以上两个区域一同控制你“做什么”。

第三个区域位于前额皮质中间靠下的位置。它会记录你的目标和欲望,决定你“想要什么”。这个区域,的细胞活动越剧烈,你采取行动和拒绝诱惑的能力就越强。即便大脑的其他部分一片混乱,向你大叫“吃这个!喝那个!抽这个!买那个!”这个区域也会记住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生理机制

记忆的存储时间:大脑灰质,海马体,瞬间记忆

快感的生理因素:多巴胺

多巴胺促使你去寻求被奖励的快感,比如食物、性爱、毒品(对于部分人来说)。当你在体验新事物,或者最重要的、在你期待新事物的时候,你的多巴胺水平会提高,这将刺激你进一步寻求这些奖励。

大脑的逃生机制

当一个人感到强烈的恐惧、感到受威胁时,大脑会启动紧急逃生机制,精神紧绷,时刻准备逃避灾难。这是人类的本能,孩子当然也不例外。

身体保持动态平衡

心跳、血压,如果通过锻炼某一个技能后(羽毛球跑步速度快),打破这个平衡后,其他相应的器官也提升来适应这个技能

人脑很不擅长提取记忆里的东西,但是很擅长识别东西。

如果让你列举你所知道的所有美女,你大概一时之间说不上来多少个;但是当你看到一位美女的时候,你马上就知道这是美女。所以我们要专注于识别,而让计算机帮着提取。

思维&心智

思维训练

  1. 思考深度:错误的思维、规划将导致方向错误,执行无效[案例:洋务运动没有改变军官的思想]
  2. 分类:不要小看分类,了解事物的分类是改变认知和行为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一个人脑子不清醒,通常是因为分类错误,而有效的分类能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3. 心理表征:相信自己,没有天生的天才,通过刻意练习,建立心理表征,你也能成功,关键是时间的投入,人生有限,成绩的不同,在于每个人的选择!
  4. 协助基础:虚构故事让很多人有共同的目标,连接很多人进行协作。
  5. 快乐的本质:期望价值管理。少吹牛逼多干实事。制造能力假象容易提高他人对自己过分的期望,所谓爬的高,摔得重。
  6. 阀值自控意识(黄金分割点):对任何喜欢的东西要有“节欲”意识。喜欢吃的东西不要一次吃个尽兴,喜欢听的歌曲也不要单曲循环没完没了。所谓细水长流,把“快感”变成“慢感”,好东西才能长久。
  7. 应对时空扭曲。努力让自己的生活产生变化,不断进步,旅游交友,增加人生的宽度,使自己的生命经历更多,体验更多。PS:喜欢宅的人越会觉得时间飞快。
  8. 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形态,任何活动,获益的,永远都只是群体中的一小部分人。

各种效应

  • 普雷马克原理

一种高频自发的(你喜欢的、或者本能的)行为,用作增强另一种低频行为的奖励

一般“高频自发的行为”,是本能的或者喜欢的行为,比如媒体评论人梁宏达,记忆力超群。小时候爷爷让他背《蜀道难》,没背下来。他爷爷让他面壁闻着包子香味,不许吃饭。那是70年代,包子是稀有食物,然后……他读了两遍就背下来了。

吃香味扑鼻的包子,类似“高频自发”的行为,背书,是你讨厌的行为。把背书这个讨厌的行为插在闻包子香味和吃包子的环节中间,吃包子成为了背书的奖励。私塾先生梁爷爷也玩了一把普雷马克原理。

  • 吸引定律

吸引定律,又称“吸引力法则”,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他吸引而来。

案例: 怀孕后会发现周围孕妇很多;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 正例谬误效应

正例谬误效应是指人们由于只关注与自己期望相符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所产生的知觉错误

正例谬误效应(fallacy of positive instances effect),在生活中,正例谬误效应有很多实际的体现,更为影响重大的应用是星座、血型、塔罗、心理小测验、面相手相等各类预测、算命。除了应用巴纳姆效应外,就是利用了正例谬误效应。

  • 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 规避损失心理

规避损失心理是行为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意指人们经常不平等地看待损失和收益,在相同的金额下,损失带给人的感受远远大于获得。同样是1万日元,比起得到1万日元的快乐和满足,损失1万日元的痛苦与懊悔更令人记忆深刻。所以人们的行为总是强烈地倾向于规避损失。这在行为经济学中被称为“损失规避性”。

  • 超限效应

当一个人接受的刺激过多、过强、时间过长时,内心就会滋生不耐烦、逆反的情绪。

用一句俗语概括一下,就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管窥效应/决策疲劳

这就是穷人思维造成的第二个影响,《稀缺》一书中称之为“管窥效应”:指人们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会变得更为专注,但注意力过度聚焦会导致判断力下降。

穷人思维的特点是量入为出,而富人思维特点是目标导向。

在行为经济学上就有一个叫“决策疲劳”的概念,意思是说你在短时间内做出的决策越多,你的精力越疲惫,内心就越不愿意再一次权衡利弊,导致决策越来越随意。

一方面,这占用了他们的大量时间,没有精力去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那些频繁的、无意义的决策,使他们的大脑疲劳,从而无法抵御那些垃圾食品的诱惑。

  • 沉没成本

穷人思维对我们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喜欢用时间换钱。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你缺什么,就会把什么看得特别重;不缺什么,就会把这个东西的价值看得特别轻。

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说,穷人思维往往过于注重“沉没成本”。

什么叫沉没成本?

就是你花了30块钱看电影,无论电影好看不好看,这个钱都回不来了。所以你为了这30块的沉没成本,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去忍受这部电影,而不是干脆中途退场。

  • 社会现实

目标一旦说出口,你会觉得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其实,这种感觉——心理学家称作“社会现实”——只是一种感觉而已。你其实并没有做任何事情。

  • 鸟笼效应

一个人在房间里挂上一个空鸟笼,最后他会忍不住心理上的别扭给鸟笼“配套”上一只鸟。

  • 许可效应

“当我们做了一件自己认为是好的事情之后,我们会感觉良好,这也意味着你会在稍后更加纵容自己,因为我们很容易认为纵容是对做‘好的’事情最好的奖励,于是我们忘了自己这么做的原因,向诱惑屈服了。”

  • 双曲线贴现

经济学家很早就提出,相对于更加丰厚的回报,人们更看重眼前的利益——尽管长期利益要丰厚得多。这种现象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作“双曲线贴现”,意思是回报周期越长,人们想得到它的动机就越小。

  • “旁观者效应” / 责任分散

意思是观察一件紧急事件的旁观者人数越多,他们中的每个人助人的可能性就越小。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是“多元无知”,就是每个人都以为他人正以某种方式在对这个情况做出解释或采取了措施(报警),而事实上他人也并不清楚。另一方面,当目击者的数目增加,每个旁观者助人的责任感也就减少,也叫“责任分散”。

  • 过度自信

心理学发现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因此他们会按照对自己的信念而不是真实的情况采取判断并产生行为。

  • 从众效应

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 皮格玛利翁效应

如果你对待一个人就像那个人已经成为了他应该成为和可能成为的人一样,他就会成为他应该成为的和可能成为的人。

  • 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如,卖东西的时候,先带顾客看一些价格昂贵的商品(如价格5000+的手机),再看一些相对便宜的商品(如1999的手机,其实从它的质量上看也不真正便宜),购买率就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