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念笔记

闪念笔记

#主题研究 #知识管理能力

1 互动记录

  • 尽量保证所有闪念笔记为空, 整理后,删除闪念笔记
  • 设置一个常见的主题清单,方便联想,这个可以搜索ob然后更新这个笔记的内容
  • [[闪念笔记]] 终于通过[[fleetingnotes]]解决了自己的记录笔记的难题.太棒了. 太感谢这些产品开发者了
  • 记录自己的想法,然后每天清空,最终汇聚到自己的[[项目笔记]][[原子笔记]]

2 闪念笔记的意义

闪念笔记如何让自己的大脑变得更加轻松?

当自己选择了[[obsidian]]作为自己的数据中台后,那么所有的数据采集、加工、应用,都基于这个平台。

在电脑端,obsidian简直就是神器,通过插件和快捷键,让自己效率提升百倍。

但是移动端的obsidian,实在不敢恭维,的确不能做的大而全,需要取舍。

移动端,重点快速的记录和搜索。而这两点,obsidian没有达到预期,所以还是需要依靠电脑

而依赖电脑,就势必影响自己的移动性:带手机比带电脑轻松多。

obsidian满足不了。那他的插件和生态系统能做到就行。寻找到[[fleetingnotes]][[flomo]][[滴答清单]][[cubox]][[readwise]]等软件作为[[obsidian移动端]]的补充,它们作为收集箱,将移动端的内容进行采集,然后到电脑端在进行集中处理,提升了处理效率

这样基于移动端的数据采集方案就解决了,将东西写出来或者记录下来,大脑就会忘记这部分内容,减轻焦虑。

3 闪念笔记的类型

有时候自己有非常多的碎片化想法?那自己的想法应该记录在哪里呢

我试过记录在[[滴答清单]][[flomo]][[fleetingnotes]]中,虽然记录方便了,但是后面的整理工作非常复杂,如何把这些碎片化的想法整理到一篇文章或者我们的主题下,是会非常花费时间的,

如果不去整理那写下的这些碎片化都不会被忘记,那最好的方式呢,就是快速的检索到对应的主题,将当前的碎片化想法记录到对应主题下面,在每次复习这个主题的时候,可以将这些内容再重新组织

3.1 微信聊天内容也是一种很好的闪念笔记

自己的闪念笔记都是发在群里的,我会把聊天记录保存到了滴答清单,每次还要迁移到ob,目前是发送给五彩的小助手,聊天内容的采集,也是一种重要的采集源

3.2 浏览页面时的想法

📅2023-07-03 尝试在任何一个页面上写 [[闪念笔记]] , 利用 [[五彩]] 的标签能力,实现快速记录

4 闪念笔记软件探索

最终的软件选择:

4.1 [[闪念笔记]]-滴答清单

[[滴答清单]]是自己尝试过记录[[闪念笔记]]的一款软件,当时的一些使用技巧:

  1. 在微信上直接打字,聚焦文本,另外还可以自动保存消息。
  2. 滴答清单自动取第一行为标题,所以,第一行要剪短
  3. 方便复制可以重复第一句话到正文
  4. 支持markdown语法
  5. 结尾可以增加标签,日期,可以自动识别

4.2 基于微信的[[闪念笔记]][[采集能力]]

早上刚起床以后,经过一个晚上休息,常常有好的想法,或者想通一些事情,但是由于当时是在通勤路上,所以很多想法事后就忘了,就算用手机备忘录记一下也只能记个大概,一些细节没办法记下来。你有没有这样经历?你一般是怎么做的?

马上记下来

自己微信置顶了三个好友:

  1. 待办信息:滴答小助手用于时间管理, 将需要有行动的信息,记录下来,方便进行行动
  2. 闪念信息:闪念笔记类的内容,使用滴答清单

4.3 闪念笔记-采集能力-fleetingnote

[[采集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环是对[[闪念笔记]]的采集:

《卡片笔记写作法》中提到的闪念笔记,之前使用滴答清单、flomo来记录甚至直接写到ob中。发现都不完美

最近发现的软件:[[fleetingnotes]],小而美,支持双链,支持移动端,支持和ob插件进行同步连接(插件方式同步经常出问题),

4.4 [[fleetingnotes]]如何记录自己的闪念笔记?

  • 随着fleetingnotes的出现,与obsidian无缝的链接,发现使用闪念笔记变得得心应手. 不用想[[KG笔记法]]一样,每次都要去检索
  • 使用快捷键 cmd+D 快速的记录想法
  • 尽量先搜索之前的卡片,一个问题一个卡片,否则后续的整理工作特别大
  • 当这张卡片足够多的信息后,在谨慎的修改标题

5 闪念笔记的管理工作流

  1. 入口方便:使用微信的收藏小助手进行记录,为了更好和[[obsidian]]打通,也可以使用[[fleetingnotes]]
  2. 不编码:不进行编码 只写一个主题名称,做为原则笔记,方便被任何软件使用,编码在迁移到obsidian在进行,碎片化记录要足够的简单
  3. 不分类:使用标签和双链进行连接。所有的笔记都放到卡片盒这个文件夹。

5.1 清理来自cubox的闪念笔记


Table without id file.link,file.outlinks
From "9文献笔记/cubox" and -#moc
Sort file.outlinks 
limit 10

5.2 清理来自[[fleetingnotes]]的笔记


Table without id file.link,file.outlinks
From "9文献笔记/fn" and -#moc
Sort file.outlinks 
limit 10

5.3 闪念笔记如何与kg笔记法的主题笔记进行联动呢?

[[KG笔记法]]希望将内容汇集到特定的主题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知识管理方法, 但是基于[[卡片盒笔记法]]的闪念笔记又是自下而上的.

并且在实际的生活中,大部分的情况都是记录的[[闪念笔记]], 只是有想法,并不会去追溯对应的主题.

所以闪念笔记要求要快速记录,只是在记录的时候,加上双链格式,以及对应的主题关键词.方便后续的检索.

5.4 有闪念笔记、永久笔记、文献笔记、项目笔记纸质件的联动关系

从原子化笔记的角度,有一个网友给了一个建议,一个卡片在200字左右。

文献笔记是别人的,需要拆小,一个卡片一个主题,这是文献笔记。 基于文献笔记,会有一些感悟:是闪念笔记

闪念笔记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实际的验证,有可能进行修正,逐渐要被修改,替换,或者删除。

最后闪念笔记不变的时候,就转换为永久笔记。

所以: 文献笔记不会修改, 永久笔记正常是自己的感悟,是自己的语言和思考框架。

我是通过编码,来区分哪些序号是永久笔记,哪些文献笔记,哪些是永久笔记。 比如8开头的就是闪念笔记,2、3开头的就是文献笔记。 永久笔记是1、4、5、6、9

5.5 视觉笔记

|600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