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听书稿

#得到/听书/《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 #听书稿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我要为你讲述的书,是历史学家宋杰的《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

爱好历史军事题材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地形和气候,以及训练装备、战略战术一样,都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尤其在军事与交通技术落后的前工业时代,地理环境对作战的影响更为巨大。我国境内的大江大河,防守方要是用好了,就是进攻方难以逾越的“天堑”:比如《三国演义》里赤壁之战中,曹操83万大军面前的长江。此外,一些地理位置重要的崇山峻岭,只要部署少数兵力,就能变成阻碍优势敌军的最好工事,有个大家熟悉的成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是对它最好的形容。

所以说,中国古代历代军事思想家,对地形的应用都十分重视。比如号称“兵圣”的春秋时代兵法大家,吴国名将孙武,就在他的名著《孙子兵法》里专门有两篇,来探讨地理环境的分类,以及对于行军作战、攻守决策的影响,分别叫“地形”和“九地”。所以,在中国辽阔的疆域内,有那么一些地区,就因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变成了我国历代战争中的兵家必争之地。

到了近代,著名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更是指出,任何国家里都有一些特别重要的地点,占领它们可以满足很多需要,得到很多利益,可以称之为国土的锁钥,门锁的锁,钥匙的钥。

而在1904年,英国近代著名地理学家麦金德,就撰写了一篇重要的论文《历史的地理枢纽》,他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广阔的欧亚大陆,就是整个世界的枢纽地区,因为每一次推动人类历史潮流演进的变革,都发生在这里,然后向外波及。而每一个试图获得世界性霸权的政治势力,也都会试图在欧亚大陆上进行扩张。虽然麦金德的论点充满了当时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偏见,但是,这种试图分析地理空间位置如何影响社会与政治的观点,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洞悉和创新。

本书作者宋杰,是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专家,在这些中外经典军事与地理著作的启发下,他希望借助这个军事地理学上“枢纽地区”的概念,来分析中国古代历朝战争与政治变动中的地理因素影响。

接下来,我就分两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首先来看看,作者宋杰如何定义“枢纽地区”,要成为军事地理上的枢纽地区,一个地方要具备哪些特征?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政治形势的变化,中国境内又有哪些地方,有资格被定义为枢纽地区,经历了哪些兴衰。而在第二部分中,我们会沿着作者宋杰的思路,结合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些经典战例,来列举几个枢纽地区,在这些军事冲突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第一部分

在本书一开始,作者宋杰指出,孕育中国灿烂悠久文明的东亚大陆,幅员辽阔,而从秦汉到隋唐,历代中原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域,基本集中于三大基本经济区,关西、关东和江南地区,也就是今天大致的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东南丘陵地带。前两者,以太行山山脉至黄河边的潼关为分界,而江南地区与北方,则以长江为分界。而宋元之后,随着经济中心移向东南,古代中国的疆域划分则简化为南北两大部分,以秦岭、淮河为界。

总体上说,一旦中原王朝控制力衰落,地方势力就会依托这几大传统经济区和自然的地理分界线,进行割据,军事冲突也往往在地理分界线附近展开:比如中原王朝与北方草原骑马民族的冲突,就比较固定,一般会围绕长城沿线,也就是所谓的400毫米降雨线展开,沿线的陕西榆林、山西大同、河北张家口、山海关等地,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说完了农耕文明与骑马民族的冲突,我们再来看看,在华夏文明内部的分裂与统一战争中,有哪些枢纽地区。作者宋杰说了,首先,它们通常坐落在刚才提到的三大经济区之间的边缘地带。这是因为,在这里屯驻大军,既可以御敌于境外,维护自己的经济生产与民生免遭对方袭击破坏,也可以借此为跳板和前哨阵地,进攻对方。比如三国时代的孙吴,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都要定都南京。这是因为,南京既有长江天险保卫,又有所谓军事枢纽之地淮南作为前哨防线与缓冲区。但另一方面,如果以战略枢纽地为首都,反而等于把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推到军事冲突前线,比如北宋建都开封,但此处虽然水陆交通四通八达,但距离辽金边界不远,一旦北方草原民族突破山西北部防线南下,则无险可守。

其次,要成为枢纽地区,还必须有可以倚仗的地理优势。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有利于展开兵力进行会战,但却不利于防御。防守一方要想阻止敌军,要么依托地形海拔,居高临下,要么依托江河阻隔。所以,豫西依靠独特的山峦地形,淮南荆襄依靠纵横的水系,就成为古代战争史上的枢纽要地。

成为枢纽地区的第三个条件,就是要临近水陆交通干线。这是因为古代交通运输技术落后,大规模军队要想调动,能够选择的路线不多,只能沿着几条有限的交通干线移动。所以,如果能够抢占这些干线上数量有限的要点,就可以卡死对手的行军和补给路线,并以逸待劳,迫使对方来攻击自己坚固的防御阵地,付出巨大代价。

作者宋杰举例说,从秦汉到隋唐,中国的政治中心在关中地区,也就是今天的陕西中部。那么要想从陕西以东进入所谓的关中地区,无论走水路还是陆路,都必须经过豫西山区中的三门峡至潼关、孟津这条窄窄的路线。所以,豫西山区这一块小地方,如果被关西势力掌控,就是战国时期秦国享有的战略优势:战局不利时,固守函谷关;战局有利时,则以此为前进基地,大军水陆并进,入侵关东。反过来,如果是关东势力,比如安史之乱中的安史叛军占领了此地,那么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地区则无险可守,唐王朝就只能逃至四川避难。

由于华夏文明核心区,也就是东亚大陆,它的境内山脉,丘陵河流纵横分割,冷兵器时代部队的行军路线严重受限,也很难进行远距离迂回作战。所以,比起北方民族的南下入侵,在中国古代的内部战争中,参战各方的战线比较短,进军路线也选择有限:谁能捷足先登控制这些枢纽地区,谁就能利用险要的地理位置,组织后勤,建立防线,以逸待劳,增大取胜的把握。

具体来说,如果是东西对立的形式,那么战争往往在关东地区与关西地区展开,两者之间的豫西走廊, 也就是以洛阳为中心,东至荥阳,西至潼关这一地区,就成为了兵家必争的枢纽之地。中国历史上的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争霸战争、董卓之乱、隋末李唐集团的崛起,以及安史之乱,都是如此。但如果分裂格局状态是南北对峙,那么黄河和长江之间的淮河汉水流域,尤其是淮南、荆襄地带,就变成了枢纽地区,争夺的要点:比如三国时代魏与西晋的南下统一之战、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和隋的对抗,以及北宋与南唐、南宋与金元的军事冲突,都以此地为主战场。

第二部分

好,我们已经了解了枢纽地区的定义、必要条件,以及枢纽地区在军事、政治、经济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就随着作者宋杰的叙述,走进刀光剑影、鼙鼓动天的中国古代战争史,通过案例,来了解枢纽地区扮演的这些重要角色。

首先,我们来看看战国时代军事地理上的最重要枢纽地区,也就是当时战国七雄中的韩国和魏国。它们的领土疆域,包括今天的山西、河南北部、陕西东部和部分河北地区。这里,被当时人称为“天下之枢”。为什么呢,首先这里是东亚大陆的中心地带,控制了当时中国境内几条重要的水陆干线,比如我们在上一个部分中提到的豫西地区,是连接当时关东和关西两大经济区的重要渠道。同时,如果你想在当时的战国时代,来个南北方向的远足之旅,那么魏国和韩国的疆域,也是必经之路:比如,我们从最北边的燕国,也就是河北北部到辽宁西部这一块,想去南方的楚国。那么,要走畅通的大路,就必须先经过魏国的邺城,也就是今天的邯郸,再进入韩国国境,经过它的都城,今天的河南新郑,一直往南,就抵达了湖北河南边境,楚国修筑的边境长城,也叫方城。

此外,韩魏两国的疆域,是早期华夏文明最早发展起来的农业核心区。尤其魏国,水系丰富,利于土地灌溉,粮食产量丰富,人口稠密,还能生产许多当时宝贵的战略物资,比如盐,还有铁矿和铜矿。

所以说,经济价值和战略地理价值兼备的韩国和魏国,就变成了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强国争夺的焦点,尤其是西方的秦国、东方的齐国和南方的楚国这三个超级大国:它们都很清楚,谁能获得韩魏的依附,就能在激烈的政治角逐中脱颖而出,压倒对手。

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对这两个词非常熟悉:连横,合纵。连横是指,处于西方的秦国,争取与东方诸侯国结盟,一起针对自己的敌人,这样一种外交政策。而合纵则恰恰相反,是指几个战国诸侯结成联盟,共同抵抗西边的秦国,或者最东端齐国霸权的外交战略。但是,无论是合纵,还是连横,位于中央的韩国、魏国两国的立场,最为重要。韩国和魏国由于时刻要处理非常复杂的周边外交关系,所以也诞生了一大批著名的外交家,比如连横战略的发明者张仪,和同样担任秦国宰相的范雎。

作者宋杰说,因此秦齐楚三大国对韩魏两国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手段,有时对其直接开战,希望夺取这两国境内的交通要道,有时又对其进行拉拢,希望它们加入自己主导的军事政治同盟。

例如,公元前313年,秦国就联合韩魏两国,与齐国楚国宋国作战,秦魏联军在今天的豫北平原打败了齐军,俘虏齐国大将军声子。秦国和韩国的联军,又联合攻击楚国,秦军在丹阳大败楚军,俘获楚国将领七十余人。第二年,秦韩魏三国联手,秦军在蓝田再次击溃楚军,韩魏两国袭击楚国后方,迫使楚国屈服撤军。

根据史书记载,这两场大战,就让楚国损失兵力超过15万。楚国著名诗人屈原,就写过一篇《九歌·国殇》,描绘蓝田之战的惨烈,缅怀牺牲的楚国将士。这首诗翻译成今天的白话,就是:战士手持锋利的长戈,身披坚固的犀甲;双方的战车交错,短兵相接,轮轴都碰在了一起;旌旗遮天蔽日,敌众如云,双方射出的飞箭如雨,战士们奋勇争先;损毁的战车双轮塌陷,被挽具缠住的马匹倒下嘶鸣,杀得天昏地暗神灵震怒,全军将士捐躯于茫茫原野。

那么,为何在最终的角逐中,秦国战胜了齐、楚,最终夺取了韩魏两国,一统天下呢?作者宋杰认为,齐楚两国在战略选择上出现了致命错误。首先他们惧怕与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劲的韩魏军队正面交战,不敢直接夺取战略枢纽地区豫西与豫北,以便阻挡秦国东进,而是努力在淮河流域扩张领土,打击弱小的宋国、卫国等诸侯国。这样做,虽然让齐楚两国疆域得到了扩展,但同时消耗了宝贵的战略资源,而且夺取来的土地,对制霸天下效用不大。其次,与秦国和韩国接壤的楚国,政治目光短浅,既没有主动出兵攻击韩国,夺取豫西通道,作为抵御秦国的屏障,也没有援助韩国,让它成为替自己抵抗秦国东进的缓冲地带。

反过来看秦国,它的大战略非常清晰:历代秦王,都认识到,要想东进中原争霸,则豫西走廊必须在自己掌控之中,不能让它成为其他六国合纵,进军攻击自己的桥头堡。著名战国时代政治家、改革家商鞅在初次面见秦孝公的时候,就直白地提出,魏国对于秦国来说,犹如心腹大患,两者不能并存,只有不断打击魏国,蚕食其领土,才能迫使魏国都城东迁,让秦国独占豫西走廊,以及晋南豫北这块枢纽之地。所以,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军首先不断攻击魏国,把黄河变成了两国之间的界河,再渡过黄河继续东进,分别与韩魏开战。最终,在公元前308年,夺取了整个豫西走廊的西段,建立了有利于自己的战略态势,为秦最终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说完了战国时代的韩魏,我们再来看看北朝到唐代的兵家必争之地,河阳,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孟县南部,这里靠近古老的黄河渡口,孟津。当时工程技术不发达,无法搭建今天的钢筋混凝土大桥,那古人怎么过黄河呢?他们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舟桥,也就是用一艘艘木船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浮桥,来连接黄河两岸的交通。从地图上看,河阳,是水陆交通枢纽,关东平原的政治经济中心洛阳的东大门,还是豫东地区通往四面八方的陆路交通汇集点:从这里往西走,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豫西走廊,可以直入关中。往南,就是江汉平原,沿着黄河东进,就能直达黄淮平原和山东半岛,往北,就可以直达河北。

由于河阳位置重要,所以这里一共有三座城池,分别位于黄河南北岸和河道中央的沙洲,被称为河阳三城。清代有个历史地理学家,叫顾祖禹,他形容说,如果把当时的中国形容为一个人,那么河阳这个地方就是他的腰背。大家知道,腰背是人体重心所在,摔跤的时候,如果不幸被对手抱住了这个部位,那么大概率是败局已定,河阳渡口和浮桥在古代军事地理学上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从西晋八王之乱,到后续的十六国时代,河阳和渡口的浮桥,一直是各个割据势力争夺和破坏的目标。

公元589年,隋朝灭亡南陈,统一了全国,建都长安,而作为全国水陆交通枢纽的洛阳,就变成了隋朝的东都,也就是第二个首都。后起的唐王朝,也承袭了这一制度。由于中国经济中心自魏晋以来,逐渐南移,所以隋朝在洛阳附近,设立了洛口仓、回洛仓等大型粮仓,储存南方运来的粮食,供应洛阳和长安,以及关中,而河阳附近,也设立了大型粮仓河内仓。

河阳三城里,最先建造的是位于黄河北岸的北城,建造者就是雄才大略的北魏孝文帝,他当时意识到了这里的战略价值,不但修了城池保卫舟桥,还派遣了精锐的两支禁卫军,羽林和虎贲军,在这里防卫。目的呢,是为了防备来自北方的敌人,保卫自己的新首都洛阳。在北方,有敕勒、柔然等草原游牧民族,还有一些对孝文帝的迁都和改革不满的鲜卑守旧派贵族,他们都是孝文帝的心腹大患。他们一旦起兵,肯定会直至孟津渡口,从这里过黄河,然后发动骑兵冲过一马平川的豫东平原,直抵洛阳城下;或者切断浮桥,让北魏军队难以北上,形成黄河两岸的割据态势。所以,在黄河北岸造一座城池要塞,可以保卫舟桥,维护黄河交通,也利于调兵遣将,把保卫豫东平原和首都洛阳的前线,推到了黄河北岸。

公元528年,北魏孝明帝的母亲胡太后把持朝政,后来索性毒死了孝明帝。于是,大将尔朱荣以此为借口,从今天的太原起兵,进军洛阳。之所以尔朱荣起兵之后,能势如破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镇守河阳三城北城的守将,直接开城投降,尔朱荣的大军顺利渡过舟桥,直抵黄河南岸。前来镇压的北魏军队听说河阳已经沦陷,直接失去了战斗意志,望风而逃。

北魏衰微之后,分裂为东西两魏,从洛阳到河阳这一带,变成了东魏和北齐边境上的战略要地。北齐的开国皇帝,东魏的大将高欢,就下令,在黄河南岸,和河道中央的沙洲再修建两座城池,用来防御南边的南梁,和西边的西魏两个敌人。高欢的战略很明确,自己的根据地在河北,如果西魏或者南梁军队来攻击,黄河南岸的南城,和河道中央的城池,可以作逐次抵抗,为河北援军到来争取时间。如果作战不利,可以直接退往北城,切断舟桥,利用黄河天险挡住敌军北上。此后,在西魏与北齐北周,以及隋末乱世的争霸战争中,各政治集团的军事行动,也基本以夺取洛阳至河阳这个枢纽地区而展开。

到了唐代中期,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在八年的战乱中,唐军和安史叛军,始终在围绕今天的河北、河南至山西、陕西这一条陆地交通要道展开反复的拉锯战,河阳再次成为争夺的热点。

安禄山起兵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当时天下的经济、交通中枢洛阳。而从河北进军洛阳,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河北直扑河南安阳,然后向西南挺近,夺取河阳,从孟津利用舟桥渡河后抵达洛阳。这条路,是唐代河北到东都的最便捷路线。而第二条路线,是从安阳附近的滑县过黄河,先到开封,再西进洛阳。这条路线由于向东迂回了一个大圈,比较远,多出大概200里路程,但是沿途唐军的抵抗会比较弱。安禄山考虑再三,权衡利弊,选择了第二条路线,导致唐军虽然斩断了河阳舟桥,但依旧不能阻止叛军南下。

公元759年9月,安史叛军卷土重来,时任朔方节度使、坚守洛阳的唐朝名将李光弼,拒绝了手下要求他全军西撤潼关的建议,而是坚壁清野,收集物资,然后率领麾下两万人,前往河阳三城。虽然叛军史思明部随后占领了洛阳,但一来,洛阳已经是一座空城,没有给养,二来李光弼驻扎河阳,始终如同一把对准叛军后心的利刃,所以叛军不敢继续西进长安,只能掉过头来攻击河阳,苦战达2个月之久。这一场硬仗,双方可以说是斗智斗勇,比如史思明得知,河阳三城之间,通过浮桥运送物资,调动兵力,于是出动大批火攻战船,试图焚毁浮桥,让三城变成孤立据点。李光弼则命令唐军准备了几百条长杆,末端用巨型木料支撑,杆头上装着用粗布包裹的铁叉,让叛军的火攻战船无法接近浮桥。史思明见此计失败,又试图出奇兵至孟津渡口以北,切断李光弼的补给粮道,结果计划再被李光弼提前料到,最终叛军的攻击不仅未能达成目的,前来偷袭的叛军大将李日越,还因为无功而返,怕受处罚,投降了唐军。

最终,在当年11月,唐朝从西北调来的援军抵达,在三门峡附近,构筑了完备的防线,安史叛军再度进犯关中的计划彻底破产。

不过,到了唐末与五代时期,中国政治中心自长安洛阳东移,主要水陆交通干线也逐渐转移至华北平原和江淮平原,河阳三城与孟津渡口的战略地位也随之衰落,逐渐从刀光剑影的舞台上淡出。

结语

好了,到这里,这本《中国古代战争中的地理枢纽》的主要内容,就基本为你介绍到这里。作者宋杰说,自己撰写此书的初衷,就在于探讨,“地理空间”这个人类历史活动的舞台,随着时间的迁移,究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政治与军事冲突,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

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曾提出,历史研究复杂浩繁,所以我们必须要掌握四把钥匙,而历史地理,就是其中一把。在本书中,作者宋杰一共罗列了韩魏、合肥、汉中、河阳等十二个从春秋战国,到宋元时期的战略枢纽地区,对它们在军事地理学上的重要性,和围绕它们展开的战争与政治冲突进行了叙述。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些枢纽地区的战略价值和重要性,也随着古代中国疆域的扩大,政治经济中心和水陆交通线的迁移而不断升降浮沉。

总体来看,随着中国经济中心的东移,东西对峙,逐渐让位于南北对峙。曾经煊赫一时的枢纽地带,如豫西走廊和洛阳,就在唐代之后逐渐衰落,而江淮地区的重要性,则不断上升。同时,在宋元时代之后,随着火药热兵器大规模投入战争,让传统冷兵器战争中的“据险而守”,逐渐失去了意义,导致了传统意义上所谓兵家必争之地的逐渐消亡。宋元以来,大军集结在某个固定地段内,长期依托地形与城市进行攻守作战的情况已经不多见,实力较弱的一方,往往采取流动作战,避实就虚的方略来与对手周旋。

同样,火药热兵器的出现,以及明清这种发达的大一统官僚帝国的诞生,也结束了中国传统疆域内长期分裂的局面,除了元末、明末出现过短暂的农民起义与割据势力之外,中国的疆域内也没有出现过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那样的长期政治分裂局面,从而让淮南、荆襄等东部枢纽地区,逐渐失去了军事上的重要性,而单纯作为交通枢纽或经济核心而存在。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我们为你准备的全文和脑图。你还可以点击“红包分享”按钮,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撰稿:朱步冲

转述:徐惟杰

脑图:刘艳导图工坊

来源:https://ded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