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成为黑马》 听书稿

#得到/听书/《成为黑马》 #听书稿

关于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有两位,都来自于哈佛大学。托德·罗斯教授是教育研究生院“心灵、头脑和教育”项目主任,著有畅销书《平均的终结》。奥吉·奥加斯是一位神经科学家,也是“黑马计划”的负责人。

关于本书

两位作者在哈佛大学发起了一项“黑马计划”,专门研究那些不走寻常路却仍然取得巨大成功的人。他们采访了各行各业的专家,发现这些黑马身上往往都具有一些统一的特质。

核心内容

一、社会主流认可的标准化思维和黑马思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黑马思维更有利于你取得成功?

二、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成为黑马呢?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潘旭。

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是《成为黑马》。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叫“在个性化时代获得成功的最佳方案”。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黑马”这个词说出口,潜台词就等同于“意外或者随机”。这个词被广泛使用是在1831年,英国前首相杰明·狄斯雷斯出版了一部小说《年轻的公爵》之后。这部小说里讲了一场精彩的赛马比赛,比赛刚开始,两匹夺冠呼声最高的优质马一路领先,眼看着快到终点线,要一决胜负了。不料忽然有一匹黑马从后面追上来,一举夺得了冠军。

我们对这种颠覆传统的逆袭故事津津乐道,而且深受鼓舞。不过鸡汤喝完了,要真说从黑马身上学到了些什么,好像也说不出什么一二。

所以,有人说,这种人你没法学,别人从小不上学或者中途辍学,你敢吗?那肯定不行啊,家里有条件供你读书,我们得老老实实读个大学研究生,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要拼尽全力拿个好成绩。毕竟竞争过于激烈,你不努力很快就会被淘汰。

确实,话糙理不糙,我们肯定学不来这些大人物中途辍学。但是这本书的两位作者认为,“黑马”并不是随机产生的。这个事单看一个个体,会觉得是意外。但是当你统计了足够多样本的时候,能从中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规律,这些黑马身上往往都具有一些统一的特质。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托德·罗斯教授和神经科学家奥吉·奥加斯两位作者,发起了一个“黑马计划”,专门研究这些“黑马”是怎么成功的。

而且,你可能不知道,两位作者研究这件事,还不是出自什么学术传统,而是完全出自私心。可以说,他们自己就是“黑马”,他们是在生活中备受折磨,总是不断逆流而上的人。托德·罗斯教授17岁就辍学了,他曾经在农村靠卖栅栏养家糊口。另一位奥吉·奥加斯教授,曾先后5次从4所不同的大学辍学,没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不说,甚至一度靠卖旧书维持生计。

这些经历,更让他们意识到,研究“黑马”现象可能会提供一个特别的视角,看看在主流社会之外“离经叛道”的人,是怎么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达到一种卓越境界的。

再多说一句,托德·罗斯教授此前还写过一本书叫《平均的终结》,主要说的是,人类太复杂了,根本没法用平均主义来衡量。高级人才从来都不是标准化的产品,而是自由发展的产物。这本书我们听书栏目解读过,万维钢老师的精英日课也专门讲过,感兴趣的话欢迎你去看一看。

接下来,我将分为2个部分,带你旁观这项哈佛大学的“黑马计划”。

第一部分,我们先说说,社会主流认可的标准化思维和黑马思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黑马思维更有利于你取得成功?

第二部分,我们来弄清楚,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成为黑马呢?

第一部分

好,我们先来回答,社会主流认可的标准化思维和黑马思维有什么区别?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两者最大的区别,核心就是一句话。那就是:标准化思维一直在追随世界规定的议题,而黑马思维则始终是自定义议题。

什么叫追随世界规定的议题呢?指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面对的那套约定俗成的行为范式。针对我们面临的问题,其他人用的标准答案模版。

我记得电影《死亡诗社》刚开头的一幕,就是在威尔顿贵族学校开学典礼暨建校100周年华诞的演讲台上,校长诺伦博士问在座学生们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每个学生每个新学期开始都会被问到的,那就是:“绅士们,我们学校的四大校训是什么?”孩子们齐齐站起来回答:“传统、荣誉、纪律、优秀。”

这是威尔顿贵族学校能成为全美最好大学预备学校的原因,也是大多数学生,从小被教育的标准化思维。成功的方法是确定的,学生们需要做的就是足够刻苦,努力追随世界规定的议题,一级一级地攀登人才阶梯,先考个好大学,再找个好工作,一口气坚持下去,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不过,作者发现,拥有黑马思维的人一直追求做自己,他们看起来“离经叛道”,但却在人生中不断地自定义议题。

比如在快餐店打工的珍妮,20多岁,高中没毕业,是个单身母亲。如果按照标准化思维,世界给她规定的议题应该是好好打这份工,解决好自己和孩子的温饱问题,而不要去冒风险做一些不切实际的事。但是她给自己定义的议题是去了解更多关于天文学的知识,日后成为一名天文学家。

你看,一个没有接受专业教育的人想成为天文学家,这个事可不就是不切实际吗?天文学是一个严重依赖数学基础的专业,而珍妮呢,高中没毕业,还很讨厌数学。不过最后,珍妮通过向天文台的工作人员请教和实践,自学11年之后,成了自1781年威廉·赫歇尔发现天王星之后,第一个发现新行星的业余天文爱好者。而且,她还和别人合写了20多篇论文并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其中包括学术界的顶级刊物——《科学》期刊。

再比如一位医疗器械厂女工苏珊,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母亲死于癌症,父亲是个工人,家里还有三个兄弟。她从小就承担了长期繁重的家务,早早结婚,嫁给了一个有家暴倾向的丈夫。照这样发展,世界给她规定的议题应该是成为一个厂里的高级技工。但是你肯定想象不到,她给自己定义的议题是成为一个音响工程师。

苏珊没有任何演奏乐器的经验,也没有什么音乐行业的人脉资源,但为了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她尝试了各种只要能和音乐沾上一丝丝关系的工作,最终凭借着自学和努力,成为了伯克利音乐学院的一名全职教授。

作家梭罗说过一句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而珍妮和苏珊,是在这种境地中冲出来的人,她们用五花八门的方式折腾,她们选择自己最能获得满足感的方向,完成自己定义的人生议题。

这也就导致下一步,标准化思维和黑马思维两者,对风险的评估是不一样的。

我们来简单解释一下。标准化思维对风险的评估是从客观事实出发的,具体指的是我们普通人在特定情况下获得成功的概率,是个统计学的概念。比如,如果每一千个程序员中只有一个能进入谷歌工作,那说明,根据标准化思维,能进谷歌工作的概率就非常小。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具有风险的职业规划,如果没应聘成功是情理之中,如果应聘成功了,那完全是运气好。

从客观事实出发当然没什么问题。不过在作者看来,让这些黑马人物真正与众不同的,就在于他们评估风险的方式是由“适合”来决定的。

外界常常质疑,认为拥有黑马思维的人好像看上去都不考虑风险。作者通过调研发现,其实完全不是这样,黑马思维的人不仅会和其他人一样倾向于考虑最坏的情况,而且他们还会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更复杂的深入分析。

他们善于评估自己内在的兴趣点与某个机会之间的匹配程度。因此,“适合”体现为自己和机会之间的多维互动。一个特定机会能激活的兴趣点越多,他们通过选择而产生的热情就越大,结果显然易见,这种选择所引发的风险也就越低。只要彼此适合,就是低风险的机会;相反,只要彼此不适合,就是高风险的机会。

他们不问这一行好不好找工作,这个工作挣多少钱,这个职位的地位高不高,他们问的是:“这个工作分析下来,我有多喜欢?”他们更在意自己是否真的享受做这件事本身。

前面我们提到的伯克利音乐学院的教授苏珊,她选择进入音乐行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声音艺术大学做接待员。根据标准化思维,这实在算不上什么明智的决定。毕竟这样一来,她的工作会被局限在办公室,而不是和音响工程相关,并且说不定她现在选的这个岗位就将成为她一辈子的职业。因为如果从概率出发,恐怕一万个接待员也很难有一个能成为音响工程师。

但是苏珊做出这个选择,就是基于她对自身特点的深刻了解。接待员提供的是一种服务性工作,她对提供服务一直都很热情。而且,她知道这份工作还会间接帮助自己接触到音乐教师和教材资料。说不定还能打听到一些什么小道消息,并且还能够利用这个机会自学,掌握一名工程师所需的知识技能。这和我们之前知道的,北大保安能够考上北大,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到这,估计你会对黑马思维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不过,为什么作者认为,黑马思维就更有利于你成功呢?这里有两个最关键的原因。

第一,是时代变了。第二,黑马思维更符合我们自身的发展和幸福。

标准化思维是20世纪标准化生产方式的产物。要追求效率和确定性,就必须得有流水线作业、完善的组织架构、一套可推广的标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生活在一个追求数据化服务的时代,这是一个由千人千面的算法技术组成的世界。这些技术手段的本质特征都是在提供个性化服务。

在这个时代中,教育更倾向于发现人,点亮人,让你学会自我思考。对成功的定义不再只有取得财富,获得阶级跃升这么一种。黑马思维的人不是因为卓越而满足,而是在满足中达到卓越。

第二部分

接下来,我们就来弄清楚,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成为黑马呢?

这本书里总结了几个成为黑马的策略,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黑马人物擅长发现并激活自己的微观动机。

作者提到,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动机强度会在幼儿园的时候达到顶峰,然后开始逐渐衰减。单纯从我们小时候抢着举手回答问题,再到往后害怕被老师叫到名字这个心理转变,其实就能看出来。2016年盖洛普的一项研究发现,五年级大概有26%的学生上课不专心,然后是到初中再到高中,这个比例一直会上升到66%。即便是毕业后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也会有67%的人坦言,对自己的工作提不起兴趣。

要想成为黑马就意味着,首先你得学会发现自己的微观动机,尊重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毕竟如果你长期处在一个压抑或者乏味的环境中,是不可能激发出自己真正的潜能的。

不过,说起动机这件事,其实我们特别清楚。谁会不知道自己的动机,我们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为了什么而做。但是你注意啊,作者这里说的的是微观动机。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虽然能够体察到自己的动机,但是很少有人会有意识的拆分自己的动机。比如,举个例子,同样是干一件事,你发现它里面有若干个阶段,一个动机也是可拆分的。

微观动机是由一系列强烈而持久的感觉组成的,它们隐藏在你无意识的自我深处,包括某些细微的偏好,直白的欲望以及私密的想法。换句话说,它们有点像一堆埋在地底下待开发的宝藏,往往需要你创造适当的环境才能被开发出来。

每个人的微观动机都是独特且具体的。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产生的明显情感变化保持警觉,多拆分成几层,就能慢慢掌握识别出微观动机的方法。作者给这个过程取了个名字,叫“判断游戏”。做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激发自己对外部的情感反应,越主观越好。

比如在你想评价律师这个职业的过程中,试着确定下面哪个想法会让自己觉得有意思:是搜集学术资料发表论文的过程,还是在法庭上代表当事人参加诉讼的过程?再比如你是一名学生,在数学课上感到无聊或恼火,那么就把注意力集中在造成这种感觉的确切来源上。答案肯定不会像“我不喜欢数学”这么简单。原因可能是,你听不懂老师在说些什么,所以宁愿自己去读教材上的文字吗?你觉得离其他学生这么近让自己很不自在,所以你需要保持更远的距离吗?你安安静静地坐这么长的时间有困难,所以想赶紧下课和同学们聊天?还是你想听老师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而不是枯燥地罗列事实和方程式?

这里的每种反应都隐含了一个极为不同的微观动机,你的微观动机可以是其中一种或者同时包含好几种。这是我们对自我觉察的一套组合,这个组合里约束条件越多,对自己的认识也会更深刻。

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曾经说过,不要愚弄自己,其实自己才是最容易遭受愚弄的人。言外之意,我们常常对自己的觉察远远没有对别人对外界的多。可以说,不怕你觉察多,就怕你没觉察。

作者在这本书里就举了个例子。科琳娜是一位28岁的年轻女性,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了一名白宫政治行动家。她在竞争激烈的政界,拥有一份众多人羡慕的职业起点。但是,2009年,当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向她抛出橄榄枝,邀请她到纽约市政厅工作的时候,她犹豫了。事实上,她觉得自己非常疲惫,而这种疲惫感并不是由于工作辛苦造成的,她深入反省后意识到,自己并不快乐。

她最喜欢的政治任务是为领导的竞选活动举行公众集会,这使她有机会可以大规模地组织人员、进行宣传。她喜欢负责旅行规划,并对组织总统游行做出细节安排。她能够听懂上级随意表达的一些想法,然后迅速将其整理为一份简短的谈话要点清单。她的大脑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离心机,可以接收信息,并迅速将其中的重要内容与无关事物加以区分。但是当她被分配进行政策研究工作的时候,她就会觉得不快乐。

她逐渐意识到,每当她想离开政界,就会专门花时间去整理东西。连收拾衣橱或者打扫厨房这样的小事,都会让她振奋起来。她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整理东西,

于是,在科琳娜意识到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和政治生活所能提供的实际工作之间存在差异之后,她就走到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她在一家咖啡店坐下来,写了满满四页的“待做工作清单”,上面列有自己成为一名专业组织者所需要做的一切事情。到2010年底,她正式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在曼哈顿的小公寓里,致力于帮助人们规划生活和物品。

驱使科琳娜的微观动机是她渴望整理东西,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具体的动机了,但如果我们深入挖掘,会发现对于科琳娜来说,更具体一点是整理物理空间。

不过,在外界看来,整理房间的愿望似乎显得太离奇、太琐碎,根本没有资格被称作动机。但是,对于科琳娜来说,正是这种高度个性化的微观动机引导她过上了一种富有成就感的真实生活,她的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第二个关键点,就是黑马人物没有长远目标,他们通过追求局部最优来达到全局最优。

先说个小故事。我们常常以为,国际象棋高手区别于业余选手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们可以轻松计算出后面很多步走法。但实际上,大多数国际象棋大师的下棋方式并不是这样的,相反,他们只关注一步棋的下法。他们盘算的只是哪种选择会让他们下一步的棋子落在最有可能获胜的位置,因此他们得考虑面前棋盘的具体布局,以及对方下一步可能如何出手。

比如在超级计算机和国际象棋大师的第一场比赛中,当IBM公司的超级计算机“深蓝”与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对决的时候,卡斯帕罗夫击败了“深蓝”,尽管计算机每秒能看到1亿到2亿个棋盘位置,从而可以考虑棋子未来最多12步的走法。

但在第二场比赛中,“深蓝”获胜,它成为第一个击败人类冠军的人工智能,因为程序员修改了它的代码,这样它就不再仅仅依靠对棋盘未来发展形势进行蛮力计算,而是学会了对下一步棋子的情境价值进行人性化思考。

好,到这,这个小故事虽然说完了,但是我觉得作者更想让我们通过这个故事,来思考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区别。

我们先来做个思想实验。你可以想象一下,人生是一片山区,自己的任务就是爬到最高的那座山的顶端。我们遇到的挑战是,没有这个山区的地图,所以也就完全不知道这片山区中哪座山最高,它的位置在哪。因为我们是从接近海平面的地方开始攀登,所以只能看到自己附近那些崎岖的斜坡,那么该怎么做才能找到一条有望成功的攀登路线?

这个案例就是一个被数学家称为“全局优化的问题”。

黑马人物就非常适合迎接这种挑战,从表面上看,他们为了获得专业技能而走过的弯弯曲曲的人生道路,往往是出于运气,而不是源于理性。但是,数学家们有一个术语可以用来形容他们为了达到卓越,而采用的一个虽然不明显但具有目的导向的过程,叫“梯度上升”。

简单来说,梯度上升的工作原理就是,首先你站在起点,别急着出发,先看,确定哪个斜坡最陡。你朝最陡斜坡的那个方向爬了一会儿,然后停下来,再从更新的这个位置再看,判断这个时候是否有更好的攀登方向,特别是能否找到一个更陡的斜坡。通过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个过程,你会爬得越来越高,直到你最终到达顶峰。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找不到最快的途径到达顶端,但它最终会一步步把你带到巅峰地带。

这个思想实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它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黑马人物的局部最优,会比强调“了解目标、努力工作、坚持到底”的标准化思维,更有可能引导你走向成功。每个人的人生山峰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地形,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微观动机。你可以看到的山峰和山谷与你身边的人是不一样的,那么也就意味着没有一条走向卓越的通用道路。

相反,如果你在起点就选择了一个目的地当作自己的目标,就相当于完全忽略了沿途风景。比如你从小就想当一名科学家,大学志愿选择了北大物理系。你能确定自己读完了几年专业知识,还和当初的想法一样吗?你无法确定,你的价值观、人生观、爱好兴趣都在变化,几年后的你,是你现在想象不出来的。而且,作者认为,从数学上来说,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一种对任何人都适用的发展专业技能的“最佳方式”。

要想成为黑马,你需要做的,就是在每一步,把自己最关心的事情做好。从一个个局部最优中寻找全局最优,才是对抗这个充满不确定性世界的最佳策略。

结语

到这里,这本《成为黑马》其中精华的部分,我就为你解读完了。最后,我还想和你聊聊我的个人感受。读完这本书,我想起了项飙老师写的一本书,《把自己作为方法》里对“人的生产”和“人的再生产”这两者的论述。

简单来说,标准化思维类似于是一种“人的生产”,说的是人怎么样被培养成一个生产的要素。人是产品,追随世界规定的议题。

而黑马思维,则是一种“人的再生产”,说的是人怎么样再生产自己。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我们当然应该自己定义人生中的议题。

撰稿、转述:潘旭

脑图:刘艳导图工坊

来源:https://ded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