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父亲巴菲特教我的事》听书稿

#得到/听书/《父亲巴菲特教我的事》 #听书稿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哈希。今天为你解读的是《父亲巴菲特教我的事》。没错,这里的这个“巴菲特”,就是我们都熟悉的那个股神,沃伦·巴菲特。

一提起股神巴菲特,大家讨论的往往是他的那些投资理念,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巴菲特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而这本书,就能带我们近距离地感受他的育儿之道。

有“股神”做爸爸,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可能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锦衣玉食,叱咤金融圈,继承巨额家产。但是,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还真不是这样。

巴菲特一共有三个孩子,都是20世纪五十年代生人。有意思的是,他们长大之后做的事,都和股票没什么关系。大女儿苏茜,开了一个针织品商店;大儿子豪伊,是一位农场主、摄影师。小儿子彼得,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书的作者,他是一位作曲家,也是三个孩子里比较出名的。1990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与狼共舞》里,就有一段音乐出自他的手笔。另外,他还凭原创配乐,赢得过美国电视界最高荣誉“艾美奖”。

虽然,作者彼得从小不愁吃穿,上学、上钢琴课也不愁费用,但是,他从父亲巴菲特那里得到的物质支持,其实也没有很多人想象得那么多。从书里,我们能看到,成年之后,他从父亲那里拿到的钱,基本上只有爷爷留下的一笔9万美元的遗产。在他步入中年之后,父亲宣布,会把自己的大部分财富都捐出去。虽然,作者和哥哥姐姐每人从父亲那里接手了一个10亿美元的基金,不过是慈善基金,里面的钱也全都是要捐出去的。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即使是这样,但光是“巴菲特儿子”这个身份本身,就会给他带来很多隐性好处呀。的确是这样,后面我们也会提到其中的一些。不过,这个身份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很多烦恼。

比如,作者从小就经常听到别人说:你是沃伦·巴菲特的儿子?可是你看起来好普通啊!长大后,别人听说他没做金融,而是在搞音乐,下意识会打听:“音乐人?噢……那成功吗?”这就是他要面对的烦恼——作为股神的儿子,你可以不搞投资,但不可以不成功。很多精英家庭、成功人士的孩子,都有类似的烦恼:他们从小生活在一种比较中,生活在父母的影子下,生活在人们的期待里。他们如果成功,人们会说:“他是XXX的孩子嘛。”如果不成功,人们又会说:“就这?还是XXX的孩子呢!”

所以,巴菲特对于子女教育,有个一直以来的看法就是:一个所谓“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他的这把“金汤匙”,一不小心会变成插入他后背的一把“金匕首”。为什么呢?可能,他虽然不缺钱,却从小缺爱;可能,他躺在财富上,丧失斗志,浑浑度日;可能,他因为怕父母失望,被迫选择不喜欢的职业;可能,他得到了成就,却得不到属于自己的认可……这些,都会让那把金汤匙,露出锋利的边缘,闪烁凶光。

一些人可能会觉得,这都是有钱人的“无病呻吟”。但事实上,几乎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思考这些问题。爱与物质,奋斗与躺平,资源与能力,外界期待与个人选择,这些,都不是仅仅属于某一特定人群的人生难题。这些题解不好,出生时的一手好牌可能洒落一地;但解好了,一手烂牌也可能打出锦绣人生。

那么作者呢?在他看来,在人生的牌局上,自己目前的表现还不错。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富有。而是因为,他很幸福。他从事着自己钟爱的事业,做着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不为过往的任何一次关键选择后悔。他很庆幸,自己的“金汤匙”,没有变成“金匕首”。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父亲巴菲特向他传授的人生哲学。

企业家李开复,在看完这本书之后说:人人都知道学巴菲特投资,但现在,我的新体会是,更应该学巴菲特做父母。

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听听,作者从父亲巴菲特那里,吸收到的那些人生哲学。

第一部分

用巴菲特的话说,他的这三个孩子,是“中了投胎的乐透奖”。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一出生就腰缠万贯吗?并不是。其实在作者十几岁以前,巴菲特还没有成为股神。从小到大,作者一直住在一幢平平无奇的、长得像仓库的房子里,吃穿也很普通。

如果说他家的房子有什么优势的话,那可能就是,它离作者母亲从小长大的地方,只隔着两条街。所以,在作者小的时候,他经常从自己家,走去外祖父母家。他形容说,那段路程就像一段爱的走廊,无论走到哪一端,都有大大的拥抱在等着他。他的童年记忆里,充满了冰淇淋的甜蜜,糖果的缤纷,邻居们的善意微笑、招手,还有那些热心帮他的功课辅导。

但是,他也明白,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这样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成长环境。所以他和他的父亲巴菲特都承认,这是很幸运的一件事。也就是我们开头所说的——“中了投胎的乐透奖”。这个乐透奖跟金钱和物质条件没有任何关系——它无关乎房子大不大,而是房子里是否有爱;不在于邻居们是不是富人,而在于邻里间是不是热络,能不能相互照拂。这样的成长环境,给了作者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就是情绪上的安全感。长大后的他,心中总保持着一份底色,就是相信人总体来说是好的;愿意怀抱善意和感恩,去对待生命中遇到的人和事。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对慈善事业也抱有很大的热忱。

很多人会认为,穷孩子与富孩子在行为模式上一定会有很大不同。但是,社会学的调查发现,这两类孩子里,有极端行为取向的可能性几乎一样大。他们当中都有孤僻封闭、胆小怯懦的,也都有脾气火爆、叛逆滋事的,而造成这些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家里的经济状况,而更多的是跟家庭环境是否有爱、和谐、稳定有关。所以,成年后的作者也深深地感受到,父亲给他带来的最大的幸运,不是后来“股神”事业的成功,而是让他从小就生长在一个充满爱与温馨的环境里。

好,我们继续讲后面的事。从作者十几岁开始,巴菲特的事业越做越成功,家里也越来越富有。但是,作者看到的是,家里的很多事情并没有变。他依然需要做家务来换零花钱,父母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没什么变化。父亲巴菲特依然习惯穿着他的卡其布裤子与羊毛衫,每周还是工作六天,专注得像是灵魂出窍了一样。

为什么金钱没有改变父亲呢?作者意识到,是因为赚很多钱从来就不是父亲做事的目的。他对工作极其用心,是出于热爱,是因为这项工作具有挑战性,让他兴奋。这也呼应了后来父亲跟他们说的:不要把钱放在第一位,因为回报可能随时消失;要找一份你热爱的工作,然后把工作本身当成目的。金钱很可能会尾随而来,但它从不是前行的方向。

作者在自己和一些周围人的成长经历中感受到,如果父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工作充满激情,那么孩子就能更加关注工作本身的价值,也会想要去寻找自己的热情所在。但如果父母经常表现出,不喜欢、不尊重自己的工作,只是把它看成一份没法避免的苦差事,那么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观念。

比如,作者看到过一个悲哀的例子。有一家人,父亲是一名相当成功的投资银行家。他赚了很多钱,但是却很讨厌这份工作,每一天都盼着赶紧退休。也正因为这样,所以他总觉得,自己应该从工作里拿到更多的钱,作为补偿。于是他就更加卖力地工作赚钱,但是这又让他更不快乐了。

再来说这位父亲的儿子,他很崇拜父亲,也想成为像父亲一样,事业成功的人。长大之后,他进了房地产行业,干得很不错。但是,曾经他父亲的烦恼,在他身上也出现了。他跟作者描述说:“我从来没有喜欢过自己的工作,但以前我都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因为我根本不知道一个人还可以喜欢自己的工作!从小我看到的就是,父亲受着工作的折磨,喝着威士忌,吃着阿司匹林,然后就飞黄腾达了。我以为事情就该是这样的。”

但是后来,他的状况越来越糟,终于去接受了心理治疗。在治疗中他意识到,自己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并不是真正的职业伦理,而一种“遭罪”逻辑。这种逻辑本身是不对的。它是很多人眼中通往成功的道路,可它吞噬的却是个人的身心与灵魂。

这位儿子终于决定,停止这样的生活。他开始思考:我真正想做的是什么?抛开薪资与名望这些外在事物,什么才是真正吸引我的事?后来,他选择了心理咨询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因为心理咨询曾经帮助他走出困境,他也想为别人做一些这样的事。而在遇到作者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一个,能从工作中收获快乐的人。他说,这段经历给他补上了非常珍贵的一课,这是他从小没能学到的,那就是:工作就应当是工作的回报本身。这其实也就是作者从父亲巴菲特那里领悟到的那条人生哲学:要关注工作本身的价值,寻找自己的热情所在。

第二部分

那么,作者后来是怎么发掘自己的热爱,走上音乐这条路的呢?

虽然,作者从小就展现出了一些音乐天赋,但是,他真正决定走上音乐这条路,还是上了大学以后的事。

18岁那年,作者进入了斯坦福大学。当时,父亲巴菲特已经成了名人,有很多人脉资源。作者也在书里承认,是自己的家庭背景,再加上《华盛顿邮报》发行人格雷厄姆写的推荐信,把他送进了斯坦福大学。这样的事在美国倒是不少见,很多私立大学,都会把一些入学名额,留给名人大亨或者杰出校友的子孙们。

那么,巴菲特送儿子去斯坦福,是想让他将来进入哪个特定领域,成为一个什么精英吗?并不是。作者说,他的父母并不会明确告诉他应该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相反,他们一直给孩子们灌输的观念是:你可以自己选择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但问题是,作者刚进入大学的时候,还是比较迷茫的,他还没有选主修专业,也没有对哪个学科特别感兴趣;而且,他也不太自信。不确定自己配不配上斯坦福。也因为是这样,他决定,尽可能把自己在校园的时光用到极致,不浪费自己能接触到的这些教育资源。

所以,他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选了尽可能多的课,包括哲学、文学、基础科学,等等。在这种广博而丰富的学习中,他获得了很大的快乐。而且,整个大一,他的父母也一直没要求他尽快确定主修专业,充分给了他享受知识的自由。

一开始,作者还没有意识到,这份自由有多珍贵。直到有一天,发生了这么一件事。那天他路过宿舍楼的门廊时,听到一个认识的女生在跟谁打电话,情绪很激动。作者悄悄走开了。过了一会儿,他看见那个女生沿着走廊往这边走,边走边哭。

作者问女生,出什么事了。结果发现,女生是喜极而泣。她说,自己刚才跟父亲敞开心扉,讲了自己现在学医有多崩溃,真的不能再继续了。讲了很久,她父亲终于松口了,同意她不用做医生了,做律师也可以。女生讲到这,擦干眼泪,笑着说:“这是不是也太美好了?”

作者愣住了。他知道自己该说点支持的话,但当时他唯一的念头就是:“等等,这就完了?!做医生还是做律师?在人生那么多的可能性中,你只能从这两个里选一个?”

这件事让他开始意识到,他拥有的这份自由,是一件多么稀缺的礼物。由此他也想到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特权呢?很多人会觉得,生来有很多钱,衣食无忧,就是特权。但是作者意识到,一个人能享有的,真正的“特权”,是能在最大范围内拥有选择的自由;是能在开阔的视野中度过一生,而不是被挤压进某个预设的狭小空间里。这也是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之一,比金钱要珍贵得多。

后来,进入大学二年级之后,作者开始感觉到,跟他接触到的这些学科相比,自己还是更想把音乐作为职业选择。也正巧,就在那个时候,他继承了一笔家族财产,大约9万美元,是爷爷留下的。这也是巴菲特家的一个传统:每个孩子长到19岁的时候,都会拿到一小笔财富,这也是他们能继承的全部财产了。

那么,应该拿这笔钱来做点什么呢?巴菲特家对这个并没有限制。作者的哥哥姐姐在拿到这笔钱之后,很快就花光了。但作者不想这么干。考虑再三之后,他做出了一个慎重的决定:离开斯坦福大学,用这笔钱开一个自己的音乐工作室,用一段时间来搞明白,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在音乐上做出点名堂。他把这叫做“用金钱换时间”——这9万美元遗产,换来了这么一段探索职业道路的时间。

这个决定并不轻松,但回想起来,作者认为,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这是他第一次,独立做出重大的人生选择;也是与当时内心的纠结、不安全感,还有对于外部期待的担心,达成了一种和解。

从这里开始,作者正式走上了追寻音乐梦想的道路。他租了一间小公寓,在里面配置了必要的音乐设备,从接零散的小单子、给广告作曲开始,逐渐发展到,出了自己的专辑,开始给影视作品创作配乐。多年后,作者又开了自己的音乐会,拿到了不少奖项。过程中虽然有不少波折,但始终在前进。

那么,父亲巴菲特在作者发展事业的这条路上,发挥了哪些作用呢?

如果说直接的帮助的话,好像我们只能找到一条,那就是:在作者决定离开斯坦福,用那9万美元开音乐工作室的时候,巴菲特帮他制定了资金预算,好让他能靠这笔钱生活得尽量久一点。

这是直接的帮助,还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作者在给广告作曲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寻找给电影配乐的机会。这个时候他面临一个选择,就是要不要搬到洛杉矶去。传统的观念是,无论你有多大的能力,只要你想从事电影行业的工作,就得搬到洛杉矶,在那结交关系,打听消息,寒暄套近乎。

但是最终,作者没有去洛杉矶,而是选择了另一个离它很远的,更宁静的城市,密尔沃基。他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父亲巴菲特的影响。

在巴菲特刚创立他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的时候,纽约是金融世界绝对的中心,人们都觉得,你要是想干投资,就得去华尔街。

但是,巴菲特不这么看。他认为,投资这件事,需要你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己的判断。而在一群人扎堆的地方,你可能很容易就会陷入从众心理。当你跟着大家去追逐热门的时候,很可能就忽视了一些本该注意的“价值洼地”。所以,他决定留在奥马哈市,按自己的想法做事。

而作者选择不去洛杉矶,也是类似的想法。他认为,在那里,他会很容易去跟风,做那些热门的曲风,或者模仿近期最成功的原声音乐。但是,这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发展自己的音乐风格,把自己打造成一块独特的“价值洼地”,吸引跟他契合的伯乐。

作者是幸运的。他在密尔沃基创作的第一张专辑《等待》,市场反响很好,也吸引了一些影视制作人的注意,由此打开了事业的新阶段。

除了我们刚才说的这些以外,其实,你很少能在作者摸索职业方向,还有发展事业的过程中,看到他父亲的身影。但是,作者认为,这正体现了父亲巴菲特的教育理念:支持,鼓励,但不干涉。在作者刚上大学,很迷茫的时候,父亲鼓励他,多尝试有兴趣的事,多审视自己的内心,寻找自己的热情所在。在作者决定辍学,开音乐工作室的时候,父亲没有反对,还帮他规划钱怎么花。

而在作者20岁出头,终于决心以音乐作为一生的职业追求时,父亲巴菲特跟他讲了一句话,他一直印象很深。巴菲特说:“儿子,咱们俩其实做的是同一件事。音乐是你的画布,伯克希尔是我的画布,我很高兴每天都在画布上添几笔。”作者说,对他而言,有这样一番话,已经足够了。

第三部分

好,最后这部分,我们来聊一个在书里的很多章节都有涉及的问题,就是,我们该怎么选择自己的职业归宿。

对于这个问题,巴菲特的回答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选自己热爱的。但是,这件事并不容易。很多人即使在工作多年之后,也还是不清楚,自己热爱的事情什么。

巴菲特也明白这一点。找出热情所在是一个辛苦又玄奥的过程,也有机缘的成分在。所以,他给了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他知道,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如果施加压力,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孩子更看不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不过,光有这样自由、鼓励的家庭环境,还不够。作者认为,一个人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归宿,还必须拥有一种,能拷问自己内心的能力。

拷问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书里归纳出这么三条:

首先,如果你现在,心里已经有一个职业归宿的候选了,那么可以问问自己:我想选这个职业,是因为我真的喜欢它,还是因为别的——比如,别人希望我走这条路,或者,这条路比较好走?

在书里,作者讲到,他也曾经短暂地考虑过,要不要去华尔街发展,去做投资。但是后来,在拷问了自己的内心之后,他发现,他之所以会为这个选择心动,并不是因为自己想走,只是因为这条路好走。如果他进这一行,肯定会有很多人想招他,会有很多资源向他倾斜,会得到特别的关照与栽培。但是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了。

所以后来,他没有去做投资。他说,虽然表面上看,这个选择很精明;但是从更深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选择,更像“一种对命运的臣服、一种想象力的失败”。

但另一方面,他也说,如果他真的能感觉到,自己对金融投资有一腔热血,那他也会义无反顾地去追求它。即使将来有人会说“他能做到这一切是因为他爸爸”,那就让他们去说吧。毕竟,如果找到了想倾注全部心血的事情,那又何必在乎别人说什么呢?

作者说,像这样,认真拷问自己,是否真的想做一个职业,是没有人能为你代劳的。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决定,该把一腔热血洒向何处。

好,如果你感受到了,有一份职业就是你很想做的,那你敢不敢就选定它了呢?

很多人并不敢。因为我们经常会有一个担心是:虽然我挺喜欢这个工作内容的,但是,我好像做得也没有那么拔尖。我真的能选它做职业归宿吗?

作者也有过类似的烦恼。书里提到一件有意思的小事,说2008年,作者举办自己的音乐会,父亲巴菲特也去凑热闹,还跟他合奏了一曲,然后说,自己是来看看,当年在儿子钢琴课上的投资,收益怎么样了。

作者说,其实他当时就想问问父亲:“你说的是哪次钢琴课呀?”因为他从开始接触钢琴,到后来全心搞音乐,中间有过四次钢琴学习经历!每次的中断,都是他自己主动停下的。

是因为他不喜欢弹钢琴吗?并不是,他非常喜欢。是他弹不好钢琴吗?也不是。

那是为什么呢?

真正的原因是,他害怕了。每当他开始跟钢琴“如胶似漆”,感觉离不开了,他就会不安。会开始觉得,演奏音乐这件事,变得严肃了。他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这好像就是自己想做的事,所以进一步地,就很想把它做好。但是这个时候,他又很怕,万一自己的音乐才能其实很平庸呢?万一将来没法在这一行干出名堂呢?所以,他就退缩了。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类似的心理过程。越是在我们在意的事情上,就越容易犹豫、退缩。虽然,在生活中的大部分领域中,我们能达到平均水平就已经挺不错了。但是,在职业归宿这件事上,达到平均水平显然不够好。我们都不想在一件自己非常在意的事上,落了下风。所以,选定职业归宿这件事,会让很多人觉得恐惧不安。

面对这种情况,作者的建议是,如果没勇气选定,可以先用排除法。也就是,先拷问清楚:我最不擅长、不想做的事情有哪些?这样能大大简化你的选择。

作者自己当年就是用这个方法,排除了不少职业选项。他还有一位作家朋友,也跟他说过,自己早就感觉,命中注定要走写作这条路。这并不是因为,他确信自己的才华能傲视群雄,更多是因为他了解自己的秉性:他喜欢能把一件事情给自己解释清楚、找到事物背后的原因;喜欢在集中精力做事的时候,身边没有别人打扰;喜欢自己约束自己,不喜欢别人告诉他应该做什么。所以,在有老板存在的地方,他一般很难把事情做好——这就把很大一部分职业都排除掉了。

而当你把那些,你不喜欢、不擅长的职业选项排除之后,再在剩下的选项里面,找你觉得最适合自己的,它大概率就是你在现有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了。明确这一点,也能帮你增强行动的勇气。

最后,如果选定法、排除法,都没办法帮你找到一个职业归宿的话,你可以再接着拷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我必须要有一个,终身的职业归宿吗?

作者的想法是,并不一定。他认为,其实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所谓职业归宿,它很像是一种引力,能把我们拖向一个感觉很对的、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可能会围绕某种职业展开,但也可能不是。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寻找职业归宿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打造我们想要的人生才是。所以,如果你觉得,寻找职业归宿这件事,让你很头疼,那么不妨转换一个思路,去想想,自己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人生。

比如,刚才提到的那位作家,他能明显感觉到,写作是自己人生的必需要素。但他的伴侣并不是这么想的。她说,她从来不追求,用某种特定的职业身份来定义自己。她做过很多种工作,但只是把它们看作是一种维持生活的手段而已。小的时候,老师问孩子们,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其他孩子会说,消防员、宇航员、科学家,等等,但她的回答是“快乐的人”。长大后她依然是这么想的:人们努力干事业、赚钱,从根本上可能都是想让自己活得更快乐。那么为什么不直奔主题,去追求快乐本身呢?

作者认为,这位作家,还有他的伴侣,各自代表了一种很不同的人生观,但这两种都是站得住脚的。它们充分说明了,人生的可能性何其广阔。不管是用心地经营职业、认真地追求快乐,还是努力完成其他的人生目标,它们所需要的条件,并没有什么不同,都要求我们有耐性,有取舍的勇气,有拷问内心的能力;它们所通往的方向,都是那幅,我们为自己描绘的人生画卷。

结语

好,以上,就是这本书里,我想跟你分享的重点内容。

纵观作者的人生,他说,他非常清楚,自己拥有很优越的起始条件;也非常清楚地知道,那一切都是父亲的成就,不是他的。“无论你的父母是谁,你依然需要弄清楚自己的人生。”

回顾成长的过程,作者深深地感受到,“钱买不到快乐,价值观是最稳定的货币”。父亲给他的最珍贵的礼物,不是事业的成功,而是给了他一个充满爱与温馨的家庭,还有对他自由选择的充分尊重。父亲告诉他: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财富追随兴趣,而不是兴趣追随财富;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寻找属于你的道路。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观念过于理想化。的确,我最开始也有类似的想法。但是,书里有这么一番讨论,让我有了些“豁然开朗”的感觉。

作者说,在他写这本书的时候,也就是2022年左右,全球经济正处在一种令人担忧的不确定性中。年轻人抬眼看到的未来,似乎荆棘丛生。即使是他的父亲巴菲特,这样一个大家觉得,经常能一针见血道破常理的传奇人物,这一次也承认,自己有些困惑了、看不清了。

但是作者认为,这样令人困惑的时期,虽然艰难,但也是一个帮我们卸掉心理包袱的契机。

什么意思呢?

他说,在过往的几十年里,人们对于“成功”的判定标准,往往是金钱。所以人们会一窝蜂地涌去那些,金钱所在的地方,或者说,是看起来金钱所在的地方。

比如,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最热门的职业是管理咨询,很快市场上的管理顾问就过剩了。后来的热门职业变成了律师,然后律师岗位也人满为患了。再到2000年以后,时代的浪潮转向了金融业,又是无数人蜂拥而上,但是2020年后,这股浪潮又被人工智能盖过了。

而在当下(2022—2023年)这个时间点上,经济环境更加风云难料,金钱流向不断变动。这个月被捧上神坛的职业,下个月可能就会跌落下来;上一年还赚得盆满钵满的人,下一年可能就不再风光。

往往,在经济环境比较严峻的时期,人做选择会更加谨慎、更受局限。这种小心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者也提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想法,那就是:为什么不反其道而行之呢?如果那些当下看起来最符合主流“成功观”的职业,也充满了危险与困境;那么,这是不是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去尝试一些更广阔的、自己真正想要的选择?如果,金钱的流向已经很难预料,那么,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去珍惜那些,比金钱更加恒定、持久的东西?比如,来自你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求。它们在金钱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也不会因金钱的消失而被夺走。

柏拉图曾说:“未经检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或许,越是外部环境变化莫测的时刻,越是重新检视自我的难得契机。在这种时候,我们更需要记得书中提醒的:真正的人生不是你继承的那部分,而是你创造的那部分;我们没有办法选择人生的开端,但可以实实在在地选择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撰稿、讲述:哈希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来源:https://ded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