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瓦尔登湖》 听书稿

#得到/听书/《瓦尔登湖》 #听书稿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它很特别,即使你从未读过它,多少也听说过它的名字。它篇幅不长,形式也很简洁,由十八篇不同主题的散文构成,主要描写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镇附近,一处自然湖泊的四季风景,以及作者在当地的生活片段。它的书名同样很简单,只有一个地名,因为这本书的缘故,这个地方已经成为世界闻名的自然景点。说到这,可能很多听众已经猜到这本书,它就是《瓦尔登湖》,出版于1854年,作者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

我们先用最简单的线条勾勒一下梭罗的一生。梭罗1817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他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很早便展现出过人的学习天赋,这天赋并没有把梭罗带入常规的主流规则里,成为理所当然的成功者,反而让他成为一个时代的思想家。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却丝毫不被名校光环所束缚,既感谢大学教育带给他的知识,又同时看不起大学教育中的陈腐守旧。在成为一名作家之前,他是一位老师,但很快他便不满足于老师这一职业中刻板的规则,以及对思想的束缚,转而投身写作。在大思想家爱默生的支持下,他开始大量撰写文章。这些文章恣肆洒脱,从一开始就带着强烈的梭罗个人色彩,那就是从不屈服于任何权威崇拜,只表达梭罗自己的所思所想。真实、坦率、自主而正直是梭罗一直以来留给世界的文学品格,在他的时代里,他屡次打破文学偶像,哪怕是支持和欣赏他的爱默生,当出现研究的分歧时,梭罗也会不留情面地选择站在真理的一面而非人情。

很少有人像梭罗这样,一生未婚,选择独居,从来不去教堂,也从来不选举,甚至拒绝向美国政府纳税。他不吃肉,也不喝酒,从来没吸过烟,研究自然,却几乎不曾使用捕机或是枪。要知道对于十九世纪的自然学家而言,这些都是基本技能,因为要采集标本。

1862年梭罗因为肺病去世,年仅44岁。在同时代人眼里,他是一个怪异、矛盾又不可理解的人,然而或许正是这样一种怪异、格格不入,才造就了《瓦尔登湖》一书,才给予了梭罗可以真实地观察、公允地理解周遭万物的目光和品格,也让这本《瓦尔登湖》,能够从一百多年前一直流行至今。

在解读这本书之前,我想先就《瓦尔登湖》的经典性和大家分享一些背景。通常,我们判断一部文学作品是否构成经典,最直接的方法是看它是否经得起时间考验。毫无疑问《瓦尔登湖》属于这样的文学经典,它的经典意义甚至超过文学范围,覆盖了哲学、自然学、社会学等方方面面。可能很多听众不知道,关于梭罗和他的这本《瓦尔登湖》,学术界成立过一个研究学会,专门用来研究梭罗和他的著作。学会成立于1941年,如今也快有一百年历史,全世界喜欢梭罗和《瓦尔登湖》的学者都可以申请加入。一个研究书的学会都有这么久的历史,可想而知,这本书的经典性肯定毋庸置疑。

主流文学界普遍认为《瓦尔登湖》是美国自然文学的开篇之作,在它之后,美国文学才多了一种以人与自然为母题的自然写作类型。因为涉及人与自然,《瓦尔登湖》常常还被认为是现代环境运动的启蒙之书,梭罗在书中关于自给自足的极简生活,人如何使用物质、开发环境,人类与自然如何相处的探讨,眼下已成为历代“环保运动”的指导理念之一。可以说它的影响力既遍及文学领域,也贯穿整个二十世纪迄今的环保运动,甚至在经济领域都得到了关注。

美国著名作家厄普代克曾这样评价《瓦尔登湖》:“梭罗凭借这本书为美国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极大贡献。”如今更普遍的认识却是,《瓦尔登湖》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在美国,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演进,这本书已有的内涵在被不断拓展延伸,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为很难定义的复杂之作。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由于《瓦尔登湖》有着和它清晰简单的结构截然不同的文风,一种接近神秘主义,存在大量引用和思辨,有时甚至不讲究章法和逻辑,更像是随性发挥的随笔,所以一再被给予各种不同角度的解读;另一方面,《瓦尔登湖》用一种既浪漫又写实的笔法,刻画了一种完全合理的人和自然、人和自我和睦相处的理想生活图景。哪怕这种生活完全远离真实世界,历代读者还是会时不时想要回到书中,望一望那片大湖,仿佛所有关于生活本质的问题,都能借此得到回应。一百多年来,不同时代、国家的读者,一再频繁而密切地借助这本书,借助梭罗完成和自我的对话,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也可以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种瓦尔登湖。

你看这样一本,跨越了文学类型、文化差异、时代背景,始终有人愿意阅读的作品,《瓦尔登湖》毫无疑问有着分量十足的经典性。那么,分享完背景,普及了《瓦尔登湖》的文学经典地位后,接下来,我想要分两个部分为大家解读这本书。第一部分,我们来看《瓦尔登湖》究竟写了什么,为什么它可以如此经久不衰?第二部分,我们进一步来看《瓦尔登湖》的主题,梭罗究竟想传达给我们什么?最后,我也会讲讲,我们今天重读《瓦尔登湖》还可以收获什么?

第一部分

好,那我们进入第一部分,《瓦尔登湖》写了些什么呢?前面说过,《瓦尔登湖》是一本由十八篇随笔组成的散文集。而这本散文集,主要以梭罗本人在瓦尔登湖湖畔那两年的独居生活为蓝本展开,记录了梭罗从1845年7月4日起,到1847年9月6日两年时间的独居生活,他花费了二十八美元十二美分,自己给自己盖了一座房子,并且在那里用极简的方式住了两年两个月零两天。在一个美国社会城市化进程已经势不可挡的时代,梭罗的这番举动多少有点像一次逆流而行的生活实验。梭罗将这两年的生活经历悉数记录在《瓦尔登湖》一书中,包含了梭罗对瓦尔登湖的观察,以及对何为理想生活的问题的思考,十八篇散文,以《省俭有方》作为第一篇开端,以《结束语》作为最后一篇结尾。

当然这只是它的结构,如果仔细看文本,你会发现,它和我们传统意义理解的散文十分不同,它并不平易近人,简单地说就是它不好读,尽管它有着如此简单的书名和结构,有着非常明确的主题,但想要完全理解《瓦尔登湖》,则需要比较高的文学修养。

首先因为它有大量的直接和间接引文,而这些引文无一不和梭罗本人海量的阅读相关。仅仅在瓦尔登湖中有名有姓的各类书籍著作,就多达近百种。梭罗的书单时间跨度非常之大,涉及门类之多难以想象,他对文学、宗教、历史、科学都有极高的兴趣,熟读古希腊经典,从《伊索寓言》到莎士比亚,从达尔文到弥尔顿,还有各类自然笔记。除此之外,他的视野并不止于西方,他对孔子也颇有研究,除了上述提到的这些作家、著作,《瓦尔登湖》一书里也多次提及这位东方哲学家,引用他的文本,并回应梭罗自己的思考。

举个例子,对中国读者而言,当我们在书中第一章《省俭有方》里,耐心读了十几页梭罗谈自己为何对自然着迷,突然看见一句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而感到亲切时,我们似乎若有所思地明白看似梭罗书写自然,实际上是想告诉我们,要对自然知识保持敬畏。于是,对阅读《瓦尔登湖》刚刚有一点信心,紧接着,可能会在接下来的篇章里,感受到挫败,对文本时不时突然穿插提及的《薄伽梵歌》和《吠陀经》而一头雾水,不明白什么叫“婆罗门的仆人”,耐心去查一下,发现这是古印度史诗文学里的人物,但依然不一定能明白梭罗为什么会在这里突然想起这样一部作品。

《瓦尔登湖》不止一次登上各种必读书目,正因为它文本背后蕴含的丰富的知识背景,但同时也因此登上了各种难读经典书目榜单。或许,这也是它一百多年来经久不衰的另一个原因。你不可能只读一遍《瓦尔登湖》就觉得自己完全理解了它。梭罗结合博物志与文学的写法,其实也很容易想到不少让人敬畏的,门槛很高、私人性质很强的“困难读物”。作者自身的博学,让文本轻而易举跨越时间、空间、语言、文化和学科之间的壁垒。简而言之,《瓦尔登湖》的文本有很大一部分可以视为作者梭罗本人的阅读笔记。这些笔记有着充分的自由度,恣肆地洋溢在文本里,无怪乎“瓦学”的研究,到今天依然还好像见不到头。

从这个意义上看,或许我们可以把《瓦尔登湖》视为一本百科全书式散文,它绝不仅仅只是描写一位作家如何在远离尘世的湖边生活两年的流水账。但如果你据此就对《瓦尔登湖》望而生畏,倒也大可不必,如果没有对知识有强迫症似的追根究底,那么瓦尔登湖的主旨其实很明确,它就是在不断提问什么是生活,我们究竟需要它什么,又能够做些什么。梭罗通过记录自己两年在瓦尔登湖的生活与思考,从多个维度来反复思考这一主旨。抛开那些复杂的跨题材文本的知识点,《瓦尔登湖》的十八篇散文,依然保持着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无论文本怎么跳跃,内在的核心并不模糊。并且十八篇散文也根据主旨有着非常清晰的界限,我们可以据此将这些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它是梭罗对自己在瓦尔登湖生活的一个背景交代,第二部分是从第三章到第十六章,梭罗具体讲到他在瓦尔登湖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后两章则是第三部分,梭罗总结和提炼了他对于生活的思考。

具体来讲,在第一章,梭罗谈论了经济,通过书写瓦尔登湖周遭环境的变化,结合美国19世纪工业腾飞的种种变化,去思考作为个人在经济社会的恰当位置。在人人都在积极投身城市开发,改造自然,创造经济的大时代氛围下,梭罗一反常态决定离群索居,来到瓦尔登湖旁避世隐居。他认为,囚禁我们的不仅仅是房子,也是不必要的食物、形而上的教育方式、扩张的资本,更是人无尽的欲望。

而在第二章,梭罗则和我们探讨了节约,他巨细靡遗地罗列了自己为在瓦尔登湖生活做的各种准备,他如何修葺房屋,利用自然给予的各种先天条件来创造生活;如何最大程度节约,贯彻一种简朴的生活逻辑,降低物质索取的同时,尽可能让自己保持内心的平静。他说,人人应该要像斯巴达人一样,尽可能简化自己生活的物质需求,只专注最重要的事情。

而从第三章到第十六章,这是瓦尔登湖的第二部分,也是最核心的部分。梭罗在这些章节里着重讨论他在瓦尔登湖日常生活的重心,也就是他的独居生活,他如何打发时间,如何为自己的独居生活创造丰富的身心活动。梭罗以时间为尺,详尽书写了瓦尔登湖的四季。

在四季中,梭罗观察、描述变化的自然图景,思考何为理想的生活方式,详尽地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既有《鸟兽若比邻》《冬日瓦尔登湖》这类思考和赞美自然的篇章,也有《种豆》《离群索居》这类对劳作生活和个人生活感受的真实记录,亦有《村子》《贝克农场》这类更面向社会的思考和为数不多涉及社交生活的篇章。

再有最后两章,《春》和《结束语》,这是《瓦尔登湖》的第三部分。在这两章里,梭罗回顾自己在瓦尔登湖这两年多时间里的点滴,并总结了他在精神上的收获和对生命的思考。

所有这些篇章彼此穿插,交融并汇,但其实我们可以将它们概括为三个主题,阅读、劳动、社交。这三者既是一套生活方式,也是一套生活理念,接下来的第二部分,我们就来逐一讲讲这些主题,一起探讨梭罗究竟想要向我们传达一些什么。

第二部分

阅读的部分很好理解,甚至书里第三章的标题就叫作“阅读”。在这一章里,梭罗强烈重申阅读的重要性,阅读带给人身心净化的神圣感,并且梭罗相当开心地发现,正因为自己在瓦尔登湖,所以阅读这一行动变得比在城市生活时更加投入,他能够大胆而无拘无束地投身书本,去读那些他之前很容易被打扰的经典。他在文中经常提及《伊利亚特》,说:“整个夏天,我将荷马的《伊利亚特》放在桌子上,尽管只是偶尔看上几页。”要如何理解这些经典著作为何在《瓦尔登湖》中被反复提及,就不得不提到梭罗自己对阅读的态度。梭罗十分推崇人应该尊重经典,越是古老的文本越可能接近自然,他在《瓦尔登湖》里不止一次表达过对经典古籍的溢美,称他们的作品如何雅致精纯,如何赏心悦目,并且认为后世的作家很难抗衡。

阅读贯穿全本《瓦尔登湖》,可以说是它最重要的线索,这点我们前面分析它的文本难度时也提到过。但梭罗迷人的地方还在于,他并非带着炫耀的态度去分享他的阅读,而是在分享之余,也不断思考阅读这一行为的意义和价值。他承认阅读不会直接反映出实用价值,但知识的可贵从来不是短视利益,它会长久地影响着我们个人的精神。梭罗在书中说道:“书是世界的珍宝,各个国家都可以世代相传。最古老、最优秀的书,自然应当置放在每户人家的书架上。”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瓦尔登湖,阅读之于梭罗是一项日常运动,高质量的阅读是一种高贵的练习,看似静态,本质上和运动员训练一样,只不过这是一项向内的运动。

以阅读为线索,我们可以把梭罗全部瓦尔登湖的生活,当作一本书来阅读理解。他在瓦尔登湖的研究、劳动和社交,全部都是梭罗本人对瓦尔登湖的阅读。这种阅读是动态的,比如在《闻籁》中,梭罗记录了他在瓦尔登湖听到的声音。这一章也是《瓦尔登湖》最常被提及的一章,因为它非常直接地满足了大众对于“自然生活”的直观想象,满足了许多人对“远离尘嚣”的渴望。

梭罗记录自然的声音,也记录人为的声音,通过声音,他反思现代文明的两面性,铁轨的轰鸣让他联想并写下:“不管寒冬酷暑,火车头的汽笛声穿过我的树林子,……乡村置备了如此巨大笨重的厚礼,向城市送去了座椅。印第安人山上长满浆果的乌饭树全给采伐殆尽,盛产越橘的草地也被耙平,果实都运到城里去了。棉花上来了,布匹下去了;丝上来了,毛织品下去了;图书上去了,可是写作的智力却下降了。”而清晨和半夜里森林的声音则让他沉浸在自然的宁静中,他甚至满足地写道:“一无遮拦的大自然,直接延伸到了你的窗子跟前。”

这种阅读同时也是视觉的,梭罗毫不吝啬于对自然风景的描写。在他的笔下,自然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一切美好的根源。他在《离群索居》这一章中曾直接这样表达:“太阳、风雨、夏天、冬天——大自然的纯真和恩惠是难以描述的——它们永远提供这么多健康、欢乐,还有这么多同情,它们始终给予我们人类,而且如果说有人为了正当理由而感到悲伤,那么,整个大自然都会为之动怜:太阳就会黯然无光,风会像人们一样呜咽叹息,云端会凄然落泪,树木会在仲夏季节枯萎落叶,披上了丧服。难道说我不该和大地心灵感应吗?难道说我自己一部分,不也是绿叶和菜蔬滋长的土壤吗?”

同时,这种阅读也带着强烈的情感,起到疗愈作用。梭罗认为,自然具有怡情作用,它能够对人当下的情感做出反应,而人也能在自然中找到自身情感的契合点。在此之上,自然对于人有疗愈作用。人在对生活感到迷茫之时,或身心倍觉疲乏之际,便可以回到自然中去,从精神本源处汲取能量。自然的广博和宽容能够净化人的心灵,使人如获新生。

在《春》一章,梭罗提到春天的早晨可以宽恕一切罪恶和苦难,“在一个令人愉快的春天的早晨,人间的一切罪恶都得到了宽赦”。在自然中,生命可以得到永恒:“如果死者就像有人所说的,只不过在坟茔里头打盹儿,此时此刻,恐怕他们也会醒过来的。永生不朽,用不着什么更有力的证据了。万物都应该生活在这样的日光里。”梭罗同时与人提到,人可以学习自然以丰富自己浅薄的认知,美化自己的道德。

梭罗还认为人应当尊重自然的平等性,人在自然中并不具备特殊性。在《鸟兽若比邻》一章中,他描写了一个蚂蚁战争的故事。或许可以作为他这个观点最直接的表现。这是一场一只黑蚂蚁与两只红蚂蚁的战争,战争起因不明,战况惨烈、两败俱伤,梭罗对这场战争感到激动又痛苦,他认为这场蚂蚁战争与人类血流成河的大恶战并无不同:“我毫不怀疑,它们酷肖我们的祖祖辈辈,是为道义而战,而不是为了免缴他们的区区三便士的茶叶税;这次战役的结果,对参战的双方来说,都是生死攸关,令人难忘的,至少就像我们的邦克山战役一样。”

在梭罗看来,蚂蚁尽管不是人类,但它们也有自己的生存原则。这个原则,梭罗在原文中没有详细解释,但我们可以理解为,蚂蚁的战斗让梭罗联想到了他自己经历过、了解到的人类战争。文中提到的邦克山之战是发生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第一场战役,战役共造成1000名英国士兵和400名美国爱国者身亡。他们就像这场蚂蚁战争里的红黑蚂蚁,彼此坚持着一种生存原则,彼此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这一点上,蚂蚁和人类没有差别。

举了这么多例子,我们也可以大致归纳出梭罗在《瓦尔登湖》主要阅读和研究什么,梭罗读了很多书,并且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瓦尔登湖的任何变化都为他带来联想。这些从自然出发的联想需要大量时间,涉及历史人文各种领域。但梭罗在瓦尔登湖不可能一直平静思考、阅读,他也要面对很多实际生活的难题,也付出了很多,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分析的关键词:劳动。

梭罗在书中提到自己在瓦尔登湖种地,造访农庄、锻炼、狩猎,也讲过如何度过夏季的酷暑和冬季的严寒。瓦尔登湖的生活当然不会一劳永逸地惬意,也会有比如生火取暖和食物不足的问题,有时梭罗解决了它们,有时没有解决。当我们隔着文字,观察梭罗的坚持和放弃,会发现尽管梭罗写了很少的过程,但他写了很多的结论,这些结论大多和生活习惯有关。在今天看来,他的很多做法是蛮有意思的,比如像是拒绝吃肉,认为人不应该伤害动物,也不喝咖啡和茶,认为它们都是人类的附加享乐,只有水才是最纯粹的饮品。当我们读到这些细节时,我们与梭罗的距离甚至更加接近了,他不是一个距离我们遥远的文豪,而是一个我们可能会忍不住嘀咕、好奇甚至吐槽的真实的人。

梭罗所处的十九世纪的美国,正是物质生活即将巨变起飞的时代。当现今我们陷入物质生活和消费主义的狂热迷乱时,回看梭罗在一百多年前的自我规训,他的这些其实算不上科学和健康的行为,其实像是一种先见之明,仿佛他提前发现了未来的危机,因此才会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让自己回避文明的反噬。

对这一部分我们很难做简单的是非评断,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进入,给大家提供一点理解的思路。关于梭罗在瓦尔登湖的劳动和起居日常,为《瓦尔登湖》后续的相关研究打开了大门,有学者巨细靡遗地研究梭罗在瓦尔登湖所书写的一切,并结合田野调查、历史记录以及各种报道,试图找出文本之外的“瓦尔登湖”,究竟梭罗真实的瓦尔登湖生活是怎样的,他只在瓦尔登湖生活了两年,他是否真的如书中所写得那般严格地践行着自己的简朴原则,他是否真的一直待在那间简陋的小屋,他后来为何离开瓦尔登湖,他之后与瓦尔登湖的关系,等等等等。这些研究百年来不断积累,使得梭罗的《瓦尔登湖》成了文学作品里的“尼斯水怪”,似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点新发现,透过书中的只言片语,深究出新的事实、新的理论。数代“瓦尔登湖”的爱好者,投射了各自不同的情绪,有推崇,有惊喜,有质疑,也有嘲讽,这些声音的叠加,不断激发着读者更多的好奇心,甚至窥私欲。

这里再回到我们前面提到的第三个关键词,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社交,其实在书中他也写到,他并非真的完全独自一人。瓦尔登湖有过访客,他自己也会散步去拜访他人。梭罗对人的态度和他对物的态度一样,在文本中呈现出强烈的喜好差别,这也让日后一部分“瓦学”爱好者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中的一些人据此质疑梭罗对于自己瓦尔登湖生活的虚构,证据之一是他描写过的一些人,是否真的存在?比如一位加拿大伐木的樵夫,他才28岁,会跟作者聊起荷马,聊《圣经》,也会认为在雨天不读书的话不知道该怎么度过。这样的人物似乎是梭罗自己的缩影,而非生活在当地的原住民。

但也有另外一派“瓦学”者,认为我们应用一种寓言式的、文学式的态度去看待梭罗的这部分文字,即使那是虚构的又怎样呢,它们最终都是为了解答梭罗,同时也是我们自己,对理想生活应该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设想。

好,我们讲完了《瓦尔登湖》中的三个主题,阅读、劳动与社交,它们构成了梭罗在瓦尔登湖湖畔的日常生活。换一句话说,梭罗用这三个层面回答了他认为理想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除此之外,这三者也构成了一块辽阔的思考领地。梭罗借此不断追问:生活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在《瓦尔登湖》全书的最后两章,梭罗终于总结完了他个人的瓦尔登湖生活经历,像一位刚刚结束旅途的导游,尽管目的地已经到了,却依然没有放弃对风景的热爱,他号召所有读者去勇敢探索自身生活的界限,诚恳而热烈地对每一位读者说道:“不,你得争当一个哥伦布,去发现你内心的新大陆和新世界,开辟新的渠道,不是为了做生意,而是为了沟通思想。”如果说前面关于阅读、劳动、社交的部分,满足了读者对自然生活、独居生活的好奇,梭罗以身试险,为你我这种难以脱离文明的普通人展现一种生活的可能,那么最后两章,梭罗则坦率地鼓励,而非训诫我们,要勇敢直面自己的内心,我们越是接近自己的内心,也就越是接近生活的本质,越有可能抵达那片新世界。

结语

好,到这里,这本《瓦尔登湖》就为你介绍完了,我们再来回顾总结一下。

《瓦尔登湖》囊括了十八篇不同主题的散文,记述了梭罗在瓦尔登湖湖畔两年多的独居生活。这些散文和我们传统意义理解的散文不一样,它旁征博引,极为发散,跨越了时间、空间、语言、文化和学科的壁垒。这是这本书的独特和价值所在,但同时也是读者阅读的难点所在。

梭罗在书中反思个人在经济社会的位置,寻问到底何为理想生活。我们可以以阅读、劳动、社交为线索来梳理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生活,同时也思考本书的主题。你会发现,梭罗做了各种尝试,甚至可以说整个《瓦尔登湖》其实就是梭罗的一次生活实践,他以身探险,向我们展现生活全新的可能。他号召我们关注自己的内心,不断省察内心,由此建立准确的自我认知,并在这种认知的指导下正确地生活。正如他在书中所说:“真正的财富不在于拥有多少东西,而在于对生命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我还想一提的是,梭罗的这场在瓦尔登湖边上进行的实验持续了两年零两个月,此后他还是回到了现实世界,回到自己有煤气供暖的房间里,有交通和人际的社会中。那么,当我们通过这本书理解了这场实验的开端和过程后,我们该怎么理解实验的结束,该怎么理解梭罗的离开呢?

那些希望在每本书中都追求一个终极答案的读者确实有可能失望。因为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对自己的极简生活的描述并不是一种经济学上的解决方案,他本人也十分清楚,人类不可能都回归到森林中生活,但他的做法和姿态是一种饶有意味的抗议。他在《瓦尔登湖》中大声疾呼:“简朴、简朴、简朴!我说,最好你的事情只有两三件,而不是一百件或者一千件。”他提出“要对国家进行治疗,正如对各户人家进行治疗一样”。这更多的还是在精神层面上的疗愈,是一种催促我们意识到问题的姿态。当人类为抵达理想生活,不断开发世界,从而面临被技术反噬的危机,梭罗的抗议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意义的。当我们不知道答案,甚至没有余暇对生活提出问题时,《瓦尔登湖》就是那本一直帮助我们提问,并试图宣告崭新的可能性的书。我们在梭罗身上看到自身的困惑,同时也应该看到一种正面的能量,想象自己正处于历史的原点,处在时代变革的交界地,通过对经典的阅读和对生活本质的思考,从中收获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也许这正是《瓦尔登湖》如今可以带给我们的最大价值。

好,以上就是为你介绍的全部内容。你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我们为你准备的全部文稿和脑图。你还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撰稿:黄昱宁工作室

转述:李璐

脑图:刘艳思维导图工坊

来源:https://ded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