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别独自用餐》听书稿

#听书稿 #人脉能力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是两个美国人,一个叫基思·法拉奇,一个叫塔尔·雷兹。基思·法拉奇,是克林顿和希拉里的御用人脉大师。他先前曾担任过德勤顾问公司和喜达屋国际酒店集团的市场总监,还担任过好莱坞著名知名媒体营销公司 YaYa Media 的首席执行官,还创立了法拉奇绿讯营销咨询顾问公司。同时他还是《华尔街日报》《哈佛商业评论》等知名媒体的专栏作家。

关于本书

本书提出了让人终身受益的社交法则,彻底颠覆思考人脉的固有方式,并揭开克林顿夫妇、本杰明·富兰克林、戴尔·卡耐基等成功人士成功背后的秘密。自2005年出版起畅销至今,蝉联《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图书排行榜首,覆盖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影响数千万人。

核心内容

第一,怎么样才能和那些牛人做朋友?

第二,如何把一面之交的弱关系变成能够深入合作的强关系?

第三,当拥有很多人脉的时候,如何管理呢?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我们要分享的书叫《[[别独自用餐]]》,作者是两个美国人,一个叫基思·法拉奇,一个叫塔尔·雷兹。主要作者是法拉奇,法拉奇这个名字你可能没听说过,但你肯定知道最近一次美国总统大选的热门候选人物,克林顿·希拉里。希拉里从政这么多年,那是人脉无数,在政治圈有很大的影响力,不过你知道吗,作者法拉奇是克林顿和希拉里的御用人脉大师。所以,可想而知,法拉奇是多么牛的一个人脉管理的大神级人物。

作者出生在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小乡村,他的父亲是个钢铁工人,母亲是清洁工,就是在这么贫寒的家庭背景下,通过自身努力,他后来成为了德勤公司的市场总监,喜达屋国际酒店的市场总监,还担任过好莱坞著名媒体营销公司 YaYa Media 的首席执行官,最后他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法拉奇通讯营销公司。在业余时间他还是《华尔街日报》《哈佛商业评论》等等知名媒体的专栏作家。你看,这么一个出身贫寒的人,成就多么大,而法拉奇总结自己过往的经历,认为人脉对他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别独自用餐》这本书就是法拉奇对自己人脉管理的总结,并提出了很多让人受益终生的社交法则。

《别独自用餐》出版于2005年,到今天一直是畅销不衰,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美国亚马逊图书排名榜长期占据这一分类的榜首,并在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可以说影响了数千万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顶级社交圈的社交规则,来拥有和克林顿夫妇、本杰明·富兰克林、达尔·卡内基一样的人脉法则。

不过说到人脉管理,大家通常会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把经营人脉看作是投机钻营,一听说搞人脉觉得就是搞关系,溜须拍马,和领导搞私下小动作捞好处,所以很多正义凛然的朋友就觉得,成功要靠自己好好努力,要走正道,是金子总会发光,不用搞这些歪门邪道的东西,这是第一种态度,看不上。第二种,就是对人脉关系拼命往上凑,特别看重,见人就发名片,见了明星牛人就使劲凑上去,要拍照合影,回头发朋友圈,对领导是谄媚,对下级就爱答不理的,这种人天天收集名片,参加会议活动想结识人脉,如果你在会议上被他结识,你喜欢把这样的人当朋友吗?我觉得可能大多数人都是不会的。

其实,这两种态度都对人脉的理解有一定偏差。你看到今天这个社会,人脉它其实不是说要溜须拍马,或者说是希望别人打破规则给自己好处。人脉之所以重要,是和这个世界的基本运作规律有关,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由人在经营和运作,是由人驱动的。那么你没有一个良好的关系,简单的事情也就变得复杂了,人际关系处理得好,复杂的事情也能其利断金,把问题解决。如今已经不是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单打独斗的时代了,你需要和其他优秀的人一起合作,这个过程中人脉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是一个层面,从合作来看这个人脉关系。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人脉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信息优势上。如今的社会,信息已经成了一种硬通货,信息的获取速度和质量决定了你行动的优势,甚至决定了你能不能在接下来的竞争中采取正确的策略,而人脉网络的广泛与否就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你获取信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那么如果你还不重视人脉,未来可能就会有很大的竞争劣势。

既然人脉这么重要,究竟怎么样才能良好地管理好人脉呢?这就是今天要和你分享的内容,有三个部分:第一,怎么样才能和那些牛人做朋友?第二,认识了牛人或者想要结识的人,如何把一面之交的弱关系变成能够深入合作的强关系?第三,当拥有很多人脉的时候,如何管理呢?

第一部分

第一,先说怎么样把牛人变成朋友。我们都想认识更优秀的人,通常我们会觉得这些人可能会很忙,和我们的距离很遥远,不敢去接触。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的建议是,有想要认识的人,上!也就是说勇敢出击,别想那么多,最糟糕的情况无非是被拒绝嘛,你不去问,连被拒绝的机会都没有。

关于这一点,作者法拉奇的父亲给他的影响很深。前面提到他父亲是一个钢铁厂的普通工人,没上过学,真的是属于社会最底层的群体。但是他爸爸有一点是明白的,那就是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儿子出人头地,跳出工人家庭。可是他爸爸又不知道该怎么做,他想来想去,觉得他认识的人当中唯一能帮上忙的就是他们这个钢铁公司的大老板麦克纳,这个人见多识广,认识的人又多,或许能帮他出主意。

可是他是最普通的员工,在此之前都没有见过大老板,因为大老板是他上司的上司的上司,就像一个县城的普通小老百姓要见省委书记,那是一个感觉。可是法拉奇的父亲认为,这是他唯一的机会,所以他并没有顾忌地位的高低,而是勇敢地去以一个工人的身份提出要求,要和大老板麦克纳见面谈一谈。结果麦克纳听说了这件事情以后很感兴趣,答应了和他父子见面。然后凭借着这次交谈机会,麦克纳非常喜欢法拉奇,并推荐法拉奇进入美国最有名的小学读书,从此法拉奇才有机会进一步进入到耶鲁、哈佛,实现了他后来人生的大变化。

父亲的勇气改变了作者的一生,不仅仅是这一件事情,还有一件事情他父亲的做法也深深影响了他。因为家里很穷,所以他父亲很难有钱给他买很多玩具,有一次开车回家的路上,他父亲看到路边的垃圾堆里有一个坏掉的玩具车。于是他下了车把这个玩具车拣起来,然后敲开住户的门对主人说,我看您家里的垃圾堆里面有一辆坏掉的玩具车,您介意我把它拿走吗?我觉得我可以把它修好,然后能够送给我儿子,如果我儿子有一辆这样的玩具车,他一定会非常开心的。

在这个过程中,他爸爸一点都没有自卑,反而是非常大方地和女主人攀谈。结果女主人不仅把玩具给了他,而且还另外给了他一辆自己不骑、但舍不得扔掉的质量很好的自行车。作者拿到了玩具车和自行车,而女主人也因为合理地处置了她的闲置物品而觉得很开心,两全其美,皆大欢喜,而这一切来自于他父亲按下门铃的勇气。

后来每当作者做事情犹豫不决的时候,或者在想了半天又不敢动手的时候,他都会想起这辆玩具车,想起他父亲的勇气,于是他告诉自己,不敢冒险受恐惧左右的人很难成功。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有可能获得更好机会,他都勇敢地去尝试。

当年,在他参加工作不久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的时候,有一次因为工作原因去参加瑞士达沃斯的世界财富论坛。在上酒店安排的巴士时,他一眼就看到了大名人,自己的偶像,耐克的创始人菲尔·奈特。当时他特别紧张,这可是传奇领袖呀,人家是来参加世界财富论坛的,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同时他想起了那个玩具车,所以他鼓足勇气直接走到菲尔·奈特身边的座位坐了下来,然后和菲尔聊天,后来作者在 YaYa Media 公司的时候,菲尔·奈特成了他的第一位大客户。所以作者说,如果你想要结识优秀的人,并从他身上去学习,那么你首先要做的是克服自己的恐惧,有勇气去接触。

其实仔细想一想,如果你去接触别人,最糟糕的情况无非是被人拒绝,但是好的情况是你结识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新人脉可以去学习,而你不去接触就什么都没有,只留下后悔、遗憾。当你感到恐惧时,想一想那辆玩具车,其实事件也没那么困难。

当然具体该怎么样提升勇气,作者也给了两个小技巧可以参考:首先,就是在你的圈子里面找一个榜样,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圈似乎都有这样一个人,他们和任何人打交道都看起来毫不胆怯,如果你还没有勇气和陌生人交流,你就可以找一找这样的人,让他们帮助你,请教一下他们是怎么样做到的。其次,你还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去付诸行动,比如每周去见一个陌生人,在哪儿见和见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克服这种心理假想。又或者你可以在公交车上向别人介绍自己,在酒吧里跟陌生人打招呼,或是和平时不说话的同事聊聊天。像这样鼓足勇气多去交流,慢慢地就克服了恐惧心理。

这是认识优秀人的第一步,克服恐惧,提升勇气。当然了,要认识优秀的人也不是光有勇气,往上一坐聊天就能成,有勇还得有谋,要不见了面说啥呀?这时候作者给的第二步建议就是,给别人支持和帮助。

你看我们一和别人交朋友,尤其和比自己优秀厉害的人,总是想这人能怎么帮自己,可是却很少去想自己怎么能帮助别人。你可能会想人家是大名人,地位那么高,我哪能帮得上别人呢?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没有一个人喜欢和总是想占自己便宜的人打交道。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能够给别人提供帮助。

作者小时候的一段经历就特别让人受启发。家里穷,他为了补贴家用就去高尔夫球场当球童,你说一个小小球童和那些打高尔夫球的名流相比,他能给人家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啊?事实恰恰相反,当时还是小孩子的作者,他服务的对象是波兰特太太。波兰特太太是当地一位富豪的妻子,是社会名流,而作为一名球童,作者就事无巨细地想办法让波兰特太太能赢得每一场比赛。在每次比赛的当天早上,他都会走遍整座球场,然后测试球在不同草地上的滚动速度和方向,甚至还会因为担心夫人的健康而把她的烟藏起来,结果因为他细致努力的工作,波兰特太太几乎战无不胜。

于是这个波兰特太太很高兴,就不断地在她的朋友面前夸耀作者,很多人也来找他当球童。结果他第一年就获得了年度球童奖,而因为有这个荣誉称号,有名人来这个俱乐部打球的时候,就都安排他去给名人当球童,进一步让他结识了更多的高资源的人脉。而波兰特太太也因为作者对她的服务认真细致负责,而引荐了俱乐部中几乎所有能够帮助作者的人给他认识。你看,一个球童都能够通过努力为别人着想,给别人帮忙,让别人获得价值,从而赢得别人的信赖并和他分享人脉的话,你还有什么理由认为自己帮不到别人呢?

如果你有勇气克服恐惧去主动和名人打交道,并且先考虑自己能为别人提供什么样的帮助,那么就为你认识名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

不过到这里就涉及到了第二个问题,这样一次的见面和沟通可能只是一面之缘,之后怎么做才能深化关系进而深入合作呢?这就是第二个部分要讲的话题。

事实上在最初接触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切入点,而要从这个切入点进一步突破深化关系,作者给出了非常重要的建议,那就是让友情变得深刻的三个关键点,分别是健康、财富和孩子。

我们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当中,能够给别人提供的帮助有很多,比如你可以给出好的建议,帮他搬家,甚至帮他洗车,但是对健康、财富和孩子的关心带来的影响,是很多其他友善的行动都不能达到的。普遍来说,每个人都会关心自己的健康、自己的财富和自己的孩子,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原理就说明了这一点。马斯洛认为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引起注意,而在低层次的需求当中,健康、财富和孩子是属于最基本的安全需求。帮助别人实现最基本的安全需求,其实就是让他们有机会在需求金字塔上往更高层次上去进行人生实现,如果任何人能有这样能为他考虑的朋友,自然会特别喜欢。

作者和美国电影协会的前会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克·瓦伦蒂的结交经历,就是很好的证明。很早之前作者就很想认识瓦伦蒂,有一次会议,两人共同参与,当时作者就故意想办法坐到了瓦伦蒂的旁边,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有勇气接触。接触之后他们聊得很愉快,可是这也就是一面之缘,结果过了一段时间,作者有一位朋友聊起来说,瓦伦蒂的儿子想进入作者所在的行业。作者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深化两人关系的重要机会,于是就约见了瓦伦蒂的儿子,并且介绍了很多业内的人士给他认识。

几个月后在一次会议上,作者又见到了瓦伦蒂,这一次他主动向瓦伦蒂聊起了他儿子的事情,结果瓦伦蒂立刻停下了手里面的事情,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致,不断地询问关于他儿子的情况。有了这次深入的沟通,作者就趁势邀请瓦伦蒂第二天来参加他们的家庭 Party,他同时还邀请了各种政界和娱乐界的知名人物一起吃饭,结果那一天瓦伦蒂也表现得相当热情,他们的关系也从一面之缘变成了可以来家里开 Party 的朋友。

你看,作者结交瓦伦蒂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关注对方关心的问题不断深化感情的过程。很多人认为要深入关系,可能是带别人出去吃顿好的,打打高尔夫球等等就行了,实际上不是,这些活动只能提供一些交谈的机会,但是交谈什么,怎么样发展关系,需要想办法找到能够和他们一起探讨对他们来说有意义的话题。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作者能给瓦伦蒂这样的大名人帮上忙,那是因为自己也很牛了,在圈子里面认识很多人,对我们这些刚起步的年轻人,或者是没有很多资源的人来说该怎么办呢?作者说其实这根本不是你认识不认识人的问题,而是你是否真心想帮助别人的问题。如果你是真的想要帮助别人,你就会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到他。

比如在这个时代很重要的一个免费资源,那就是知识,知识是在社交活动中可能帮你获得好处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名人、大牛、优秀的人也会遇到他不懂的问题,如果你能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知识经纪人”,想办法帮别人去处理他不懂的知识问题,你自然也就能够帮到别人。

比如你是一个刚入职没钱没资历的新员工,怎么样才能够结识公司中优秀的人和管理层呢?这个问题可能对大多数人而言都很困难,而作者一个叫马克斯的朋友,作为一个年轻刚入职的顾问,他采用的方法却非常巧妙。他首先思考公司的高层关心什么,自己能帮的忙是什么,他发现同样是新员工,很多新员工的工作状态其实不是特别好,要融入公司是需要有前辈去支持和指引的。

于是他想,我作为新员工特别了解新员工的需求,如果我能够帮助新员工更快地融入这个公司,我岂不是就在帮助公司高层解决公司的问题吗?所以,他就主动去收集新员工的各种问题,并且去采访公司各个部门的重要人物,把他们的想法、建议和意见汇总起来,形成了一份简短的培训资料,然后再把这些培训资料分发给了公司所有在接受培训的新同事。结果这份资料非常实用,还成为了这家公司正式用的培训资料,结果可想而知,不仅公司获得了一份有效的培训资料,而且马克斯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公司所有重要的人物,并且给他们留下了非常深刻并且良好的印象。

再比如,如果你想要深入发展关系的朋友说她孩子想要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但你对服装设计也并不了解,可是,你仍然可以付出时间和精力做一个知识经纪人。一定会有人对服装设计这领域很熟悉,你需要的找到这个人。比如,你搜索一下在线图书网站就能找到对想成为服装设计师的人有用的内容,你可以面对面告诉朋友这些内容,或者把链接发给朋友,或者直接把书寄给朋友。这些都是用你的知识在深化你们的关系。

所以,没有资金、没有人脉,你一样可以脱颖而出,就看你是否真的用心去帮助别人。这里作者分享了一个关键的技巧,那就是不要等着别人请你帮忙,直接帮!有一次作者的朋友提到说自己正考虑在洛杉矶买一套房子。作者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的朋友可不可以帮忙呢?没有一丝犹豫,作者一边掏出手机拨号,一边告诉想买房子的朋友:“介绍你认识一个很棒的房产中介贝蒂,没有人比她更了解洛杉矶了。”这时电话接通了,作者说:“你好啊,贝蒂。我现在身边有一位朋友在考察洛杉矶的房产,需要你的意见和帮助。我把你电话给他,可能待会儿他会联系你。”于是,联系就建立起来了,无论接下来发生什么,双方都会高兴作者为他们做的事情。

因此要发展深入的关系,给予比索要重要得多。我们对交往的人付出了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回报。换句话说,想要交朋友,就得要为朋友的事情行动起来,而这些事情是要付出你的时间、精力和关心的,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你和他们关系进一步深入发展。

第三部分

当你结识了很多优秀的人脉之后,就涉及到了第三部分的内容,如何管理人脉。作者给出了一个原则和一个方法,这个原则是多样性原则,让我们先看看作者的一段经历。

作者有一段时间打算进入娱乐行业,想去好莱坞,所以他就联系了一个洛杉矶的朋友,这个朋友给他推荐了一个在好莱坞的商人大卫。作者见到大卫的时候就问他,我想进入好莱坞娱乐业,有没有人能够给我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呢?这个大卫就说,我认识一个大电影公司的高管,这个人比较符合你的需求。作者当时很兴奋就说你能不能帮忙安排一个简单的见面,或者让我发个邮件啥的联系一下,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个大卫居然一口回绝,他说我可能以后也要有求于他,我不想因为你或者其他原因把这个有求于人家的机会给用掉了,我想把这个机会留给自己。

这个经历给了作者很大的触动,很多人对人脉关系的理解是,人脉关系是一个越用越少的资源,如果我把我的人脉分享给你,我会吃亏,你可能会影响到我的人脉资源。但事实上作者说,人脉关系其实更像是肌肉,使用越频繁才越健壮,你应该做的事情是努力地把你的关系和人脉介绍给更多有价值的人,慷慨地促进不同人脉之间的联系,而不是藏着掖着。作者把这个过程称为社交关系套利,遇到类似别人需要帮忙的情况,作者和那个大卫的做法是完全不一样。

早年作者和美国一家生产背包的公司,High Sierra 高山公司的 CEO 汉克交往过。这家公司生产的户外用的野营用品和背包,品质在美国是最好的,可是市场营销做得很糟糕,市面上基本没有人知道。这个 CEO 汉克就给作者打电话,想向他咨询一下看有什么建议,这个时候作者不是把自己的关系藏着掖着,而是想尽办法帮助汉克和其他能帮助他的人建立联系。比如,他就给自己曾在喜达屋共事的顾问彼特打了电话,这个人特别擅长市场营销,而且还很喜欢户外运动,所以这个人来和汉克沟通一定是绝佳搭档。紧接着他又给锐步营销部的领导打电话,因为背包也是锐步重要的产品之一。然后他又把高山公司生产的背包寄给了知名杂志《快公司》的编辑艾伦,艾伦的手下评估了这款背包之后,隔了一段时间就写了一篇介绍高山公司产品的文章。

在作者的牵线搭桥下,喜达屋、锐步和高山,他们之间都达成了合作,而十年之后高山公司以1.1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新秀丽。这个事件整个的发展过程,不仅高山公司的汉克受益了,喜达屋的营销人员也受益了,而且锐步公司也很感谢有这么一次机会,发展了他们的背包生意。你看,最开始一个人的难题变成了很多人的机会,而因为这件事情,作者和所有人的关系都进一步深入了。

所以作者说,社交圈的力量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关系的多样性,而关系的多样性和关系的质量、数量是同等重要的。假设你认识五个朋友,朋友之间彼此不认识,你和每个朋友的关系便都是单线联系,但如果你让五个朋友间彼此建立联系,那么你们就是一个关系网,一旦某一个关系暂时断开,其他渠道都是通畅的,所有人都能从这个多样的关系网中受益。

再回到之前那个故事,你还记得拒绝了作者的那个好莱坞商人大卫吗?他总是寻求人情的平等往来,最后什么人脉都没有剩下,很多年以后,在好莱坞这个小圈子里都没人再听过他的名字了。所以真正的价值是来自于你对别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你应当成为你人脉圈中那个电话接线员,尽可能把你的信息、你的资源、你的善意传递给不同领域的人,在他们之间建立联系,这样你才会拥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这就是作者提到的人脉圈的多样性原则,通过建立人脉关系的多样性实现社交套利。

最后作者还提供了人脉管理的方法,分类联系法。我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之后,你什么时候和他们联系呢?怎么样能够督促自己和别人保持联系呢?作者建议大家根据接触的频度来分类,建立不同的等级体系。比如,首先把自己所有的人脉、朋友进行了分类,可以分成五大类,分别是:私交、顾客、准顾客、重要的合作伙伴以及渴望认识的人。这五大类,像私交就是指好朋友和熟人,和他们的联系可以有规律,不需要专门地去管理。而客户和准客户、重要伙伴,就不用说了,必须是保持比较频繁的联系。而渴望认识的人,就需要想办法主动地去联系。

具体怎么做呢?作者建议把自己的通讯录打印一个总表,用 Excel 或者任何软件都可以,然后将你的朋友进行分类,在他们名字前面标1、2、3这样的数字。

标记1,就代表你和这个人至少每个月要联系一次,比如他是你的重要合作伙伴或者是潜在伙伴,而每个月联系一次,也要至少用三种交流方式来联系,比如这一次用电话,下一次用短信,第三次可能是写邮件或者是寄礼物的形式,从而能够保持你每个月都在他的人际关系网络当中出现一次。

标记2的人物,可能是每个季度联系一次的,你可以给他们一个季度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短信,或者看看他们的朋友圈更新了什么内容,有没有什么机会能给他们帮忙。对待这些人,要么是比较熟悉的,要么是比较了解的人,暂时也没有特别重要需要合作的机会,但是你需要保持每个季度都了解他们的近况。

而标记3的人,是那些你不太熟,但是你希望和他们加强关系的人,这些人你可能要至少每年有一次直接方式来联系。因为不熟悉,所以太亲密的行为是不合理的,可能寄一张贺卡、写一封邮件,就会收到一些别样的回应,说不定就能给自己带来惊喜。

除了按频度分,还可以还按不同的场景分,按在不同地域的、不同行业的朋友进行分类。比如你要去深圳,就可以把深圳朋友的名单列起来,去的时候给他们打一个电话。比如你要了解媒体行业的朋友,也把他们单独列一个名单,这样当你需要和这个行业或者这个地区的人认识的时候,你就有一份完整的资料清单。所以这样即使你有很多的人脉,你也能恰如其分地把他们照顾到。

关于人脉的管理,我们可以看看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做法。早在1968年,克林顿还是牛津大学学者的时候,他在一次聚会上遇到一位叫斯坦普斯的学生。克林顿立刻掏出黑色笔记本问:你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会参加这个聚会。斯坦普斯说:我是富布莱特奖学金的交换生,克林顿立刻在本子上写下:富布莱特等字。紧接着克林顿又问:你的本科学校和专业是什么?斯坦普斯忍不住问:比尔,你记下这些干什么?克林顿说:我打算竞选州长,我要记下遇到的每一个人。后来克林顿能够顺利当选总统,他的人脉圈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你管理好你的人脉,也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机会,不是吗?

总结

这些就是《别独自用餐》这本书想告诉我们的核心内容,总结一下:

作者告诉我们想要认识那些更优秀的人,首先要克服的是恐惧,要有勇气去接触他们。而接触他们之后,给予比索要重要得多,不要去想怎么样利用别人,而是去思考自己怎么样能够帮助到别人。

其次,发展深入关系的关键,是关心别人真正关心的问题。一般而言,你可以从健康、财富和孩子这三方面来入手,还要主动给别人支持和帮助。这一点和财富地位没有关系,主要是看你是否真心投入时间和精力为他们着想。

最后人脉圈的多样性原则,告诉我们要促进人脉之间彼此的交流,帮助他们共同进步,分享人脉比守着藏着掖着重要得多。而从方法的层面讲,人脉需要分类管理,根据联系频度和联系场景进行分类管理,从而做到有序高效。

撰稿、讲述:成甲
脑图: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