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优秀的绵羊》 听书稿

#听书稿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在常春藤名校工作了24年,其中仅在耶鲁大学他就教过10年书,对于“美国教育”这个话题来说,他是一个“懂行的老司机”。作者曾发表过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全面反思美式教育的弊端,这篇文章在美国创造过数百万级的传播广度。

关于本书

从美国高校辞职之后,威廉·德雷谢维奇开始应邀到美国各地的大学发表演讲,跟学生们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全面总结美式教育的利弊,这本书就是他对这段经历的思考和总结。该书自2015年5月上市以来,在美国社会引起广泛反思。

在本书当中,作者历数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常春藤学校学生的“数宗罪”:过于自信却输不起;朋友圈同质化,固步自封;思维僵硬,与社会脱节,缺乏“常识性聪明”等,并提出“读藤校远不如读公立大学,学校更重视教育、教学方法也更灵活、更前沿”等观点。

核心内容

第一,常春藤名校不搞素质教育。

第二,美国大牌教授不给学生上课。

第三,公立学校和小型人文学院能提供更好的教育。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要说的这本书叫《优秀的绵羊》。如果问你,哪个问题最让中国家长操心?那一定是孩子上学的问题。今天我们给大家讲一本关于上大学的书,而且讲的是我们最羡慕的美式教育。

如果您是孩子家长,孩子将来面临上大学的问题,要不要去美国留学?要不要考常春藤名校?常春藤名校到底怎么录取?这本书讲了美国大学真正的运作方式,听了这些可能会帮你厘清心中的疑问。如果您是在校大学生,或者刚走出校园不久的职场新人,留学深造的想法时不时还会闪现,那听这本书比咨询留学机构要靠谱,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在耶鲁大学教了10年书,在常春藤名校待了24年,他是一个懂行的本地人。

听完这本书,我相信很多人会觉得三观尽毁。很多人觉得美国教育哪里都好,是最符合教育精神的制度,你听完作者对美国教育现状的剖析之后,很可能会失望。没有一种教育制度是十全十美的,美国教育也一样,它也有很多系统性的问题,美国大学流行的招生标准、授课方式等,可能已经偏离了教育精神,到了非改革不行的地步。总而言之,这本书能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才是好的高等教育。

言归正传,这本书主要讲了三个观点,第一,常春藤名校不搞素质教育;第二,美国大牌教授不给学生上课;第三,公立学校和小型人文学院能提供更好的教育。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讲。

第一部分

首先我们来看看常春藤名校不搞素质教育。大家都知道,美国有常春藤名校,能入选常春藤联盟的学校,都是世界公认的好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很多都成了社会名流,看起来是特别好的素质教育。不过,《优秀的绵羊》这本书一上来就挑战了这个观点,它说,美国大学的教育方式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应试教育。

稍微具备一点百科知识的人都知道,所谓常春藤盟校,最早是一个大学体育赛事联盟。可是如果你认为这些大学当初组织起来搞体育赛事,是为了促进美国青年的体育运动,就大错特错了。常春藤的本质,是美国上层社会子弟上大学的地方。

大家都听过的那些名校,像什么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最早的时候并不是一所很大的学校,它们只是一些地方贵族建的区域性学校,只招收本地的贵族子弟,但是在19世纪后期,美国铁路普及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把全国联系起来了。

贵族们一看,各地的政治、经济上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该跟其他地区的贵族们相互结交一下。怎么结交呢?让孩子们上同一所学校吧,于是,贵族们让原先建的那些精英大学,哈佛、耶鲁什么的,面向全国招生。当然,即便扩招了,这些大学仍然只面向贵族家庭,它们录取的学生要求必须会希腊语和拉丁文,平民子弟上的高中都是公立学校,根本不教这些内容,所以平民子弟就被自动排除在外了。

也就是说,所谓的精英大学原本是精英阶层自己玩的东西,是确保他们保持统治地位的手段。贵族们自己花钱赞助名校,让自己的孩子在这些大学里上学,然后到自己公司接管领导职位,这件事儿外人其实也没法指责,哈佛、普林斯顿就是私立大学,本来也没有义务跟普通人讲“公平”。

当时有资格上哈佛的学生进哈佛相当容易,录取根本就不看重学习成绩。事实上,一直到1950年,哈佛每10个录取名额只有13个人申请,而耶鲁的录取率也高达46%,跟今天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局面完全没得比。可是,贵族精英们很快意识到这么搞不行。因为一方面新的社会势力不断涌现,一味把这些人排除在外,对统治阶层自己是不利的。另一方面这些“贵族”子弟的学业确实不够好,对大学来说也脸上没光。

于是在1910年,一些大学开始率先取消希腊文拉丁文考试,给公立高中的毕业生机会。可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样一改,犹太学生的比例迅速就增加了。精英们一看,这也不行,赶紧又修改录取标准,你想来上学光成绩好还不行,还得有老师的推荐信,你要通过校友面试,最好有一项体育特长,校友的孩子还会加分等等。后来咱们知道的常春藤联盟,就是因为学校重视体育,才形成了一个体育比赛的联盟。类似这样的改革反复拉锯。最后妥协的结果就是今天这个样子,既重视考试成绩,也要求体育特长之类的“素质”。

但是这时候,这些所谓素质教育的本质就已经不是真正为了培养品格,而是为了确保精英子弟的录取比例。并非所有“素质”都有助于你被名校录取,你需要的是有贵族气质的、而且必须是美式传统精英阶层的素质,比如大提琴、击剑什么的。很明显,这些条件普通工薪阶层的孩子很难达到,如果你不是精英贵族,所有这些素质教育的要求,都是逼着你假装贵族。如果你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你什么素质都还没比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但即便是这样,仍然有人不服,再难也要进藤校。

那好,《优秀的绵羊》这本书透露了一点耶鲁大学的真实录取标准。如果你在某一方面有特别突出的成就那你肯定能被录取,但是不能是一般小打小闹的奖项,必须是英特尔科学奖这样的全国性大奖。如果没有,那你就得“全面发展”,想上耶鲁,你必须上7到8门选修课,参加9到10项课外活动,即便是这样也不能保证录取,还得看推荐信和家庭情况。至于我们津津乐道的SAT考试成绩,没有太大意义。

一个孩子要想达到这个标准,他的高中生涯基本就要在不停的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选修课中度过。但是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过日子,他们从小被灌输的价值观是“不能输”,他们这么做只是因为害怕被别人超过,他们的自信心都是建立在外人对自己的评价上。

大家都不喜欢应试教育,因为应试教育让一帮孩子削尖了脑袋去适应一个统一的考试标准,这会造成孩子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知道怎么考试,却不知道为什么考试。这话其实放在美国中学生身上一样成立,他们知道为了上常春藤大学该怎么做准备,但他们同样不知道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真的上了大学之后,这帮孩子的大学生活和中学时候完全一样,仍然是上各种选修课,参加各类课外活动,拿一个好的分数,让自己的简历熠熠生辉,等毕业时候找一份华尔街的体面工作,混迹上流社会。

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因材施教,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兴趣和特长,他们的发展路径也应该是不一样的,学校的任务就是鼓励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不一样,帮他们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但哈佛、耶鲁的优秀毕业生却基本是同一副面孔,你去翻他们的简历会发现,他们都是学霸,成绩一流,都担任过社团的学生干部,擅长好几项体育运动或者乐器,看起来特别正义,去盖茨基金会之类的慈善组织实习过,帮助过非洲贫困地区的儿童,等等。美国人把这些素质叫做“领导力”,名校都希望培养出有领导力的学生,因为这些人进入上流社会,或者说的极端一点,进入统治阶层的机会要大很多。所以,《优秀的绵羊》这本书里说,如果高校的任务只是帮助学生找一份好工作,混的更好一点,那常春藤名校和职业培训学校好像也没有本质区别。而且,更糟糕的是,所谓的名校们还在主动迎合这种趋势。

有家叫《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的新闻杂志,从1983年开始对美国各所大学进行排名。这一排名可热闹了,学生家长们发现,哪个大学好哪个大学差,从排名上一目了然啊,于是排名好的学校挤破头,排名差的学校无人问津。然后好学校就越来越难考,录取率越来越低,而录取率低又是排名高的指标之一,越难考排名越高。到今天,哈佛的录取率不到10%。

看到排名高有好处,各所大学就开始了激烈的军备竞赛,拼命想办法提升排名。最典型的例子是芝加哥大学。这所学校本来学风很严谨,它的排名其实也不低,十来名吧。可是,学校太严格,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连聪明的孩子也不想来上,报名的人就没那么多,录取比例比很多同类学校高,录取率有20%多。但是芝加哥大学不满足,想和哈佛耶鲁一样,把录取率降到最低。于是,学校到处做广告做宣传,吸引学生和家长的注意力,然后调整录取方式,也跟其他学校一样,让学生多才多艺,很快芝加哥大学的录取率就降到了将近百分之十,学校排名也上升到了五六名,代价是失去了芝加哥大学的独特性。

你看这个死循环多可怕:新闻机构做出排名,家长和学生关注排名,按排名选学校,学校为了迎合家长,按排名的指标去调整,于是各个学校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大同小异,培养出来的孩子越来越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这种排名指标的设置,本质上是把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当成了标准,看别的学校有多么哈佛,多么耶鲁,多么普林斯顿。可是美国学校的种类很多,像波莫纳学院是人文学院、维斯理学院是女子学院、哈维穆德学院是技术大学、西点军校是军事学院,大家性质都不一样,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它们,不论青红皂白堆一起衡量,就像是拿橘子跟苹果比,看看这个橘子有多像苹果。这种情况下,你怎么指望高校能给孩子提供素质教育?

第二部分

以上就是第一个观点,常春藤名校也不搞素质教育。下面来看看美国高校教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听完上面我们说的,你可能会觉得,美国大学好像是有点问题,不过学校提供不了素质教育,我可以靠自己啊,美国大学的教授水平总是比较高吧?学生在大学里找个好导师带着,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上名校也是值啊。这话没毛病,但问题是,作者德雷谢维奇在书中记录了很多他在常春藤名校教课时候的观察,按照他的观察,现实情况可能连这个要求都满足不了。

大学老师到底该教学生什么呢?德雷谢维奇认为,大学教给学生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法律、会计之类的具体知识,这些不上大学也可以自学。高等教育带给学生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的核心是要有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常听人说要有独立思考能力,那思考能力到底是什么呢?作者说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分析他人的观点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比如说,我们上大学都要求写论文,为什么非要写论文呢?其实就是为了练习思考能力。论文的逻辑是很严密的,你必须写清楚自己的观点,然后老师会逐条逐点地帮你修改逻辑上的含糊问题,结构上的错误,论证证据的不足,驳论的机会以及预见可能的反对观点等等。好的思考能力需要你一堂课接着一堂课、一篇论文接着一篇论文地练习。

做这样的训练,必然需要老师不断地给学生反馈。也就是说,师生之间的交流频率必须够高。所以作者建议,课堂应该小而精,方便大家研讨。课堂的时间不是用来抄写笔记的,而是由教授带领,通过探究和讨论,让学生逐渐熟悉思考技能。上课不是灌输给学生他不知道的知识,而是教授引导学生围绕着某个主题进行讨论。

在这个过程里,教授会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迫使学生进一步展开解释自己模糊的回答,教授会帮助害羞谦逊的同学发现内在的自信,他接纳并鼓励学生,但同时引导并挑战学生。也就是说,要想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教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不能是回答问题的,而应该是提问者,甚至有些问题连教授本人也并不知道答案,他也可以抛给学生思考。研讨课上的讨论是一种开放式的合作,在交流中能收获意外的惊喜和新事物,这就是共同思考模式。

但是呢,对现在的高校教学方式来说,这种做法显然太奢侈了。上过大学的其实都知道,大学的大部分课都是大课堂,几十甚至上百名学生在下面听课,老师只管在上面讲,很少跟学生互动。有些教授甚至只管讲课的部分,和学生互动的部分全部交给助教完成。学生根本得不到针对性的指导。更重要的问题是,大牌教授基本不给普通的本科生上课。按照这本书的介绍,这种情况在美国最一流的高校里面还很普遍。终身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给新入学的大学生上课的基本都是临时性教职员,像博士后啊、在读的博士生或者其他全职的非终身教授。

最好的老师不教学生,那学生还怎么能学会独立思考呢?这确实是一件很让人困惑的事情。书里也简单给我们介绍了,为什么学校不让最好的老师教本科生。作者说,因为在高校的办学逻辑里,教学是极其不重要的,科研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二战之后美苏争霸,双方在科学技术领域竞争非常激烈。为了压过对手,美国给各个高校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科研经费,这些大额的经费,促使整个大学系统把重心转向了学术研究,研究型教授成了好教授的标准。从1960年到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的研究经费翻了4倍,但是教授的平均教学时间却减少了一半。只有研究上取得进步才会被教育圈认可,本科生的教育根本不在大学教授的视线之内,硕士和博士就好一些,因为研究生已经可以给教授做科研助手了,他们得到教授的指导会多一些。

另外,最近十几年还有一个新变化,那就是科技进步和市场结合越来越紧密了,高校用科研成果的使用权能直接换来收入。这就等于市场鼓励学校加大科研投入,尽其所能地招聘到明星教授,免除他们所有的教学任务,让他们把精力放在科研上。

除了上面说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前面提到过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对大学的排名。按照他们排名的计算公式,有15%的评分是关于学校的学术声誉的,所以对名校来说,搞科研还能提升学校排名,百利而无一害啊。于是我们就看到,大学特别看重科研型教授,他们获得了更多关注,学校给了更多资源。至于教育年轻的孩子这种事,得过且过吧。甚至,比较滑稽的是,如果你是一名大学教授,你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教导年轻人上,那么你可能会被认为学术态度有问题。

作者有一个朋友,在美国一所一流大学教学,这位教授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给学生讲课,讲课水平也很高,深受学生爱戴。后来,他被学生们投票评上了学校的“最佳教学奖”。领奖的时候,学校的副校长一边给他颁奖,一般趴在他耳朵边说,“年轻人别担心,虽然你拿到了这个奖,但我相信你仍然可能有所作为的。”言外之意,就是主流学术圈认为得了“最佳教学奖”,就意味着你学术上的付出不够,以后很难有所作为。

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学校和教授的重心都会放在科研上。但是毕竟每年都有这么多年轻人进入校园,充满困惑、需要被指导,怎么办呢?前面说的临时性教职人员就是一个解决方案。让博士后之类的兼职教师去教学生,成本很低,还可以帮终身教授省出精力认真搞科研,一举两得。所以,上世纪70年代以后,终身教授制度逐渐被临时教职员所代替。

根据统计,2011年美国高校里的终身教授人数只占整体师资的25%以下。临时性员工降低了成本,但降低了教学质量,因为他们缺乏教学经验,工资偏低,但同时教学任务又很重,因此过度劳累,压力过大,人员流动性也很大。而且,临时性员工教的主要是终身教授不愿意教的入门级课程,因为简单嘛。但是,初级课程对刚进校门的大学生有很深远的影响,基础打不好,未来什么都麻烦。

2005年一份针对美国大一新生的调查问卷显示,对大学教学质量非常满意的新生还不到六分之一。另外一份针对大四学生的问卷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觉得课堂很无聊。更可怕的是,现在仍然看不到改变的迹象,甚至情况还在恶化。大家可能会发现,这几年美国明显推出了很多网络课程,前两年网上有个传得很火的哈佛大学幸福课,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名校网络公开课。

很多人认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是大学教学的救星,它让远在非洲的孩子也能领略世界顶级教授的风采。本书的作者却不这么看,他认为网络公开课对大学的课堂教学来说是雪上加霜。教授们本来就不容易接近,网络课程进一步隔离了老师和学生,只不过是一种改良版教科书而已,它替代不了教授对学生的一对一指导,也与高等教育推崇的教学精神背道而驰。

《优秀的绵羊》这本书中说,其实网络课程是名校和第三方商业机构合作推出的,他们的目标用户根本不是什么远在非洲上不起美国名校的穷学生,他们实际上是想把知名大学的网络课程推销给第二三梯队的大学,以此来创收。

总而言之,作者给我们勾绘了一个美国高校的教学现状,在目前的现状下,大学教授在指导学生上是很欠缺的,如果你是奔着常春藤名校名教授去报考的话,很可能你会失望。

第三部分

以上就是本书的第二个观点,学生上名校也很难获得独立思考能力。最后来说说:公立大学和小型人文学院能提供更好的教育。作者指出了名校这些问题之后,是不是说美国大学就不值得上了呢?当然不是,美国教育在全球的领先地位还是确定无疑的,中国教育和美国的差距也是证据确凿的,我们没必要对上美国大学这个问题一棍子打死。作者的真正意思是说现代教育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改革之后才能更适应教育的要求。

那变革的方向是什么呢?作者认为,现行的教育体系里其实有做得好的学校,我们把它们做对的事情发扬光大就是了。作者认为,公立大学和小型人文学院是目前最符合教育精神的学校。

作者首先推荐的是美国的公立大学。为什么呢?因为公立学校是真的多元性。这里说的是真正的“多元性”,而不是精英私立大学那种人为的“多元性”。虽然常春藤大学在种族、肤色、性别上的多元化做得不错,但最根本的一点,经济上并不多元,学生中有钱的孩子居多。有个统计数据,哈佛大学一半以上的学生来自于全美收入前5%的家庭。斯坦福大学更夸张,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来自于全美收入前1.5%的家庭。为什么都是有钱人呢?有一个原因大家都知道,这些名校的学费巨贵,一般人很难负担得起。

但是,上大学花多少钱其实还不是最重要的,上大学之前花了多少钱才是真正重要的。有人统计过,相进名校获得贵族素质,最有效的办法是花巨资进入排名靠前的私立高中。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这三所大学录取的新生中,有22%来自美国100所著名高中,这相当于全国高中总数的0.3%,而这100所高中之中,只有6所不是私立的。所以,虽然常春藤名校的学生看起来文化上很多元,但在经济层面,上名校基本是一个有钱人的游戏。都是有钱人有个什么问题呢?就是价值观会单一,大家都认可金钱这一个价值观,认为这就是素质高、更成功的表现,于是所有人都去追逐更高收入的职业,像哈佛、耶鲁之类的名校毕业生,大部分都选择进入管理和咨询行业,就是这个原因。

相比之下,公立学校经济方面的限制要少得多,学生的构成更符合真正意义上的多元。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设法接触不同阶层的同学,这是“走上社会”之前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必要准备,更符合我们对一个成熟现代人的期待。

而在学风上看,公立大学现在更严格。常春藤名校大部分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搞科研,不愿意在教学上花太多时间,学生也成全,尽量不去麻烦他们。如果他们错过了考试时间,老师会投桃报李,重新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过关,师生间形成互不得罪的默契。在这种以肯定为主的文化氛围下,学生成绩逐年膨胀。1950年代,美国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平均成绩积分,就是大家常听的GPA,是2.5分。2007年,公立大学是3.01,私立大学上升到了3.30,而在一些顶级名校,分数达到了3.43。私立大学给学生打分越来越松。

相比之下,公立学校的老师更严格,他们是政府建的学校,不依赖校友捐款,所以不必担心得罪未来的校友,也不必担心伤害学生的脆弱自尊。这些学校没有那些“研究性大学”那么看重研究,更看重教学,所以老师对学生个人关注也会更多。在学生日后申请研究生、基金或者工作的时候,公立大学的学生常有更好的推荐信。而常春藤学校的老师可能连学生是谁都不知道。

2014年的时候,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就是写《创新者的窘境》的那位,他以开玩笑的方式,请大家“为哈佛祈祷”,因为他和公立大学合作之后,对公立大学的教学设计大为赞赏,他感叹哈佛的教学模式也未必能赶上这网络时代的需要了。

除了去公立学校这个建议,作者德雷谢维奇还说了另外一个建议,如果非要去私立学校上学,那就尽量去一些私立的小型人文学院。

为什么作者会推崇小型人文学院呢?这是因为这些小型人文学院的教育理念可以克服名校身上的问题。这些人文学院的教育理念是“博雅教育”,博雅教育在国内有很多不同的叫法,有时候也被叫做通识教育或者文理教育。按这种理念教学的学校,基本都不怎么关注排名、职业培训这些短线目标,不把自己视为职业培训场所,而是更关注教育本身,关注思维的训练,关注好奇心的培养。这里的四年,你可以暂时“脱离现实”,一心一意训练自己的大脑,培养自己多元的价值观。和研究型大学相比,这里的老师也更乐意和学生互动,更愿意在学生身上花时间。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和我们现行的教育价值观完全是相反的。以咱们大部分的观点来看,博雅教育可能不太解决实际问题,你学的东西不会是法律、金融、会计之类的能直接帮助你找工作的专业。大部分时候,可能你研究的是一些看起来有点虚的东西,比如文学艺术哲学等等。但是呢,博雅教育学的东西非常宽泛,一切有利于你思考,帮助你建立思维模式和价值观的东西,你可能都会涉及。

博雅教育认为教好学生,不在于帮学生找一个好工作,或者给他们一个极其狭窄的科研方向,而要对他的人生有帮助,帮他建立一些人生价值观。对老师来说,要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等方方面面作指导,就必须得知识渊博、触类旁通,因为这都是些太大、太泛的问题,为了教好学生,老师甚至要把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带进课堂。

而大部分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专业教育,就是把知识分成很多不同的专业领域,随着学术发展这些领域还被越分越细,每个教授只研究一小块领域,要想科研出成果,必须在某个细分领域研究得比别人更深入,这就要求他把大部分经历放在这个狭窄的领域,而不可能浪费精力让自己知识渊博,这就和博雅教育的要求完全相反了。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大学重视科研,而推行博雅教育的人文学院不重视科研。

《优秀的绵羊》这本书的作者也提到,让人欣慰的是,最近这些年,美国很多大型的公立大学也开始效仿设立类似的人文学院,很多“荣誉学院”就是人文学院的翻版。这种翻版最初只有四所大学有,现在全美也有几十所学校都有了。作者认为,公立大学里设了人文学院之后,可能会更有优势,因为这里的学生兼得公立大学和人文学院的优势。

当然,可能很多人依然会担心,学这些务虚的学科将来怎么就业?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从职业的角度来看,很多统计数据都表明,学艺术、文学、数学的孩子,相比学工科、商科的孩子职业成就并不差。而且在需要创意、合作的工作岗位上,学文学、艺术的学生表现更好。实际上,职业生涯和人生几乎是一样的,时间长得很呢,你选了个容易找对口工作的专业,只能确保你第一步走得快一些,未来怎样要看你身上到底沉淀了些什么。

总结

到这里本书的内容就讲完了,通过《优秀的绵羊》这本书,我们知道了,常春藤名校也不搞素质教育,美国大牌教授也不给学生上课,和中国学校没什么本质区别。而真正的高等教育,应该是效仿公立学校和小型人文学院,走博雅教育的路子。

这本书带给我们最多震撼的地方在于,原来教育最发达的美国面临的问题和中国居然如此相似,两国教育市场的相同点可能远远多过不同点。用一个比喻来说,中国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都得吃饭,也都不知道为什么吃饭。区别是中国大学生只知道吃馒头,美国大学生除了必须吃汉堡,还得必须吃牛排和三文鱼。但从选择上来说,中美大学生都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这正是现代教育的问题所在。

当然了,不能因为这本书,就否定了美国大学教育的先进性,更不能就此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办得很好。从新的角度来认识美国大学制度及运作模式,让我们对教育有了全新的思考,这才是这本书的作用。

撰稿:孟佳-
讲述:杰克糖-
脑图: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