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3.1.230116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原文笔记

书名:[[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作者:[美]卡萝尔·卢米斯译者:张敏

推荐序1 快乐投资的源泉

股市中获利的方式很多,但是,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本质上投资的利润来源只有两种,一种是企业成长带来的内在价值增长,另一种是股价从低估回归到合理带来的估值提升。

推荐序2 一个聪明家伙的伟大故事

第一,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巴菲特难以置信地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洞察力和投资原则;第二,他对商业和企业的分析和思考直到如今都是无与伦比的。

前言 我的老朋友,巴菲特

一般而言,传记的作者最好与当事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本书涵盖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差不多有46年之久。这段时间不仅对巴菲特个人,对支撑巴菲特成功的美国经济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呣……46年,”[[巴菲特]]若有所思地说,“真是很久啊!差不多有美国历史的五分之一那么长。”

你可以让一个人脱离投资行业,但是你不能剥夺他与生俱来的投资能力,这点毫无疑问

巴菲特出色的投资和经商天赋、卓越的创造力以及同样重要的一点,永不停止的思考,都值得我们体会。

01 没有人比得上琼斯

琼斯并不是华尔街第一个创建私募基金的人:本杰明·格雷厄姆很早之前就成立了私募性质的合伙公司了。

少言寡语,不喜曝光的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是如今最专业的投资经理人。

对冲概念的最大优势在于,投资者的空头头寸使得他能够集中火力最大化地操作多头。

掌握有效的股票信息的能力及快速行动的决断力。

琼斯在吸纳资金的同时也告诫这些新合伙人,他们可以从合伙公司取走资金,亦可投入新资金,但这只能在每个财年即将结束的时候进行。这个协议至今有效。不仅如此,琼斯和其他负无限责任的普通合伙人要从负有限责任的合伙人赚取的净利润中,收取20%的提成。如今这已成为所有私募基金的常规做法。

如同所有对冲基金的经营者一样,琼斯极高的交易频率总能产生大量的手续费。由于短期卖空的得与失无足重轻,所以对冲者会频繁地进进出出。同样,当卖空造成损失的时候,他很容易从多头操作的短期回报中得到补偿。因此,从总体看来,对冲基金所掌握的资产组合会呈现出很高的换手率。

有趣的是,即使在公益组织中,琼斯也坚持对冲的概念,他自己的基金目前还支持着由5位来自印度的年轻社会工作者成立的、号称“反和平工作队”(Reverse Peace Corps)的活动。

02 对冲基金遭遇艰难岁月(节选)

他认为,1968年的过度投机是一种很疯狂的行为。“这是一个我不了解的市场。”他说。不仅如此,他还认为依靠投资股票来获取回报将会变得越来越难。因此,1969年,即创办该公司的15年之后,他宣布将在年底清算巴菲特合伙公司。

金钱,并不是驱使他前行的动力,他至今十分低调、朴实的生活就是证明。创造财富,对他而言更像是永不休止而无比刺激的游戏,关闭合伙公司只是一局游戏的结束,接手伯克希尔哈撒韦则使他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按照他不同寻常的分配方式,回报率低于6%时,有限合伙人保留全部年收益;回报率高于6%时,他对超过的部分抽成25%。

03 通货膨胀如何欺诈股票投资者

首先,巴菲特以及当时的整个商业界都认为,高通货膨胀率将会持续,而且会成为笼罩在投资者头上的挥之不去的阴影。然而,他没有预料到的是,天才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在1979年就任美联储主席,一举击碎了猖獗的高通货膨胀率。

不过,纵观这些年,总体来看,净资产收益率有回归至12%左右的趋势。在通货膨胀的年份里,没有迹象显示出,该数据会大幅超过这一水平,物价稳定的年份也是如此。

股票的这一特性,即部分回报用于再投资,既可算优点又可算缺点,这取决于12%的回报率到底有多诱人。

第一,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远远高于当时的基准利率;第二,企业的大部分利润都被留存起来,以很高的回报率进行再投资,而其他途径难以获得这么高的回报率;第三,随着人们普遍认识到前两个优势,除了最基本的约12%的净资产收益率外,股票投资者还获得了额外奖励。

要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企业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其中一点:
●提高周转率,即销售收入与总资产的比率
●更便宜的杠杆
●更高的杠杆率
●降低企业所得税
●更高的营业利润率

先从周转率开始。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考虑三类主要的资产:应收账款、存货和固定资产,比如厂房和机器设备等。

总的来说,通货膨胀将会提升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这种提升部分源自“后进先出法”的会计方法。

高通货膨胀率通常会导致借贷成本大幅上升,而不是下降。

总的来看,杠杆成本的上升很可能抵消提高杠杆率所带来的好处。

企业在不负债的情况下获得12%的净资产收益率,要远远好于债台高筑的企业获得同样的净资产收益率。

投资者所持有的美国企业股票只能算作D类。A、B和C三类股票分别由联邦、州和市政府所持有,分别代表着它们征收所得税的权利。没错,这些“投资人”对企业的资产并不拥有所有权,但他们可以在企业利润中分享一大份,对那些由D类股东的留存利润所创造出来的利润也不例外。

要想业绩更漂亮,得以折扣价而非溢价买进,这是常识。

如果再将我们“股票伪装成债券”的理论阐述得更准确一些,那么,对个人而言,股票可以被认为是票息率为7%的免税永久债券。

我们的政治制度鼓励那些为了赢得竞选胜利而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尽管这最终会招致长期的痛苦。

如果你觉得你可以通过买卖股票来击败通货膨胀税,我很乐意做你的经纪人,而不是合伙人。

要大幅改善普通人的经济状况,就需要足够的资本。只有大量新资本投入到现代的生产设施中,才能实现这个目的。如果产业缺乏资本来创新以及购买昂贵的新设备,即使拥有优质的人力资源、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政府的许诺,也将一无所获。

“部分是因为股票意味着企业,经营企业远比拥有黄金或是大农场有意思多了。另外,在通货膨胀的时代,股票或许也是‘迫不得已’的最佳选择了,但前提要以比较合适的价格买进。”

04 小学院在投资游戏中取得大成功

最近,他的观点被总结为:“以1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实际价值200万美元、而5年之后会升至400万美元的生意。”

如果一个学校投资了很多项目,总额超过年度预算的20倍,那么5%的年回报率就可以支撑学校毫无压力地运转下去。简而言之,学校根本不需要收学费。

05 股东的慈善捐赠权利

雇用工程师的企业偏爱将钱捐给工程类院校,旨在激发研究能力,吸引更多的优秀毕业生;石油企业把钱捐给公共电视机构,一部分是为了向大众,尤其是立法者,展示它们是有责任感而不是赚“黑钱”的企业。

07 巴菲特的信

一般来说,阅读年报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扫一眼审计员意见,然后查阅财务报告和脚注。

帕斯卡尔(Pascal)的观察一语中的:“人们遭受厄运,其实只有一个原因,他们不能安静地待在房间里。这一点对我的震动很大。”

根据我们的经验,一位习惯了高成本运作的管理者,总是想方设法增加管理支出,而资金不那么阔绰的管理者,常常致力于寻求缩减开支的新途径,即使他们的开销已经远远小于其竞争者。在后一点上,恐怕没人能比得上阿贝格。

一个紧凑型的结构可以让我们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公司的经营中,而不是管理其他人上。

当傻瓜都看得出你有多优秀的时候,表现得坦率一些,自谦一些,会让人感到舒服,这点毫无疑问。

只是说管理者和投资者一样,都必须理解账面数字对于评价一家公司的经营来说只是起点,而远不是终点。

你肯定会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当数字好看时,很少有人会将标准舍弃;但是当结果变糟时,管理者通常倾向将衡量标准而非自己给换掉。面对着不断恶化的业绩,管理者自然会搬出另一套标准来解释原因,这就像是射箭手先将箭射在空白的标靶上,然后再小心地将红心画在箭的周围。我们总是相信眼前所见的、长久的那个小靶心。”

尽管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并非在所有问题上都保持一致,但他们共同的观念就是:如果以非常低的价格购进某种资产,假以时日,基本上都能获得回报。不过,在运用这一理念时,需要绝对冷静的头脑和勤奋的研究。“市场,就像上天,”巴菲特写道,“天助自助者。不过,和上天不一样的是,市场不会给那些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的人任何机会。”

简而言之,巴菲特的计策就是将仓位保持在极低的水平,等待市场出现暴跌的局面。只有在大熊市里股价才会接近或低于其真实价值。

08 你能跑赢股市吗(节选)

按照格雷厄姆的理论,当某投资品种的市场价格与其内在的商业价值之间发生了背离,投资者的机会就到来了。

多数痴迷于股市的人,逃不开以下三类派别:(1)那些怀疑人们是否真正懂得如何打败市场的学院派;(2)对此观点愤愤不平并持反对态度的专业投资人;(3)股市上的业余选手,信奉自己可以战胜市场,但没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假想还有待论证。

格雷厄姆的核心观点是:寻找因某种原因而被市场低估的企业,然后耐心持有,等待市场最终认可其价值。

施洛斯饱含感情地向导师格雷厄姆及其著作《证券分析》致敬,他说;“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能走过这段布满荆棘的道路。”

13 通过回购股票来打败市场(节选)

巴菲特常说:“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企业回购股票才是合理的,那就是自身价值被低估了。”

14 猜猜是谁购买了“倒霉”债券

巴菲特投资一、二、三期的债券不断为他赢回收益,因为和四、五两期债券不同的是,它们获得了该地区联邦能源机构的担保。

巴菲特提醒投资者:“‘企业’在一两年之内遇到一点轻微风险算不了什么。”

“不受追捧的东西,就没有可取之处?”巴菲特咯咯地笑着说,“其实这才是钓大鱼的地方。在华尔街,让人非常愉快的市场共识,通常会让你付出巨大的代价。”

“我们不会根据评级来做决定,”他补充说道,“如果我们希望由穆迪或者标准普尔帮我们管理资金,那我们就直接把钱给他们了。”他还说:“令我们非常骄傲的是,奥马哈总部没有电脑,我们的分析不依赖于电子数据,而是靠阅读,仅此而已。”

15 巴菲特语录

当巴菲特选择在该年度发新股时,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正好维持在高位。可以这么说,如果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很低,那么巴菲特绝不会往外送股票的。

16 一切都该留给子孙吗(节选)

巴菲特说:“难道有人说过,组建能赢得奥运会冠军的队伍,其人员就得从那些20年前的冠军的子女中选择吗?给予某人一个个待遇优厚的职位,仅仅是因为他老爸的成就,如果真是这样,这对于一个社会的竞争环境无疑是种残酷的打击。”

17 打电话给巴菲特谈合并(节选)

根据广告,公司必须拥有“至少1000万美元的税后利润,当然越多越好”,必须自认有相当好的净资产收益率,很少或没有贷款,以及优良的管理水平。而且还得是一个“简单的生意”:“如果过多涉及高科技成分,恐怕我们理解不了。”

18 对于指数期货的早期恐惧

巴菲特欣然应邀,并在信的末尾写道:“我们不需要股指期货,它就是基于美国股市的一种赌博工具,证券经纪人也不该鼓励人们参与此类投资。”

一个投资者也许可以非常有逻辑性地识别出被市场低估的有价证券,但无论如何也没法预知短期内股市的走向。

我们不需要股指期货,它就是基于美国股市的一种赌博工具,证券经纪人也不应该鼓励人们参与此类投资。我们需要的是能为企业和投资做长远考虑的投资者和咨询师。我们需要理性的保证金,而不是杠杆化的市场“赌注”。

19 巴菲特内幕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核心业务是财产和意外伤害保险,由一等系例并不知名的小公司负责经营,比如国民保险公司(National Indemnity)。这些保险企业为巴菲特提供了大量的浮存金,从而使他有充裕的资金进行投资。

巴菲特有言:“如果我们驶上了纽约到芝加哥的主干道,就不会在阿尔图纳拐上乡间小道。我们也对规律和逻辑保持着敬畏之心,不过,对超过我们每个人的能力的事,我们是决不会干的。经营和投资对我来说没什么差别,没有必要为了不同寻常的结果去做不同寻常的事。”

戈德堡说:“巴菲特总是在检验着他所听到的东西。是不是合理的?是不是错了?整个世界的格局都在他的脑海里。那里似乎有台计算机,不停地对比着新鲜事物和他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并且还在不断地发问,这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年轻时,他很怕在公众面前演说。为了锻炼自己,他强迫自己参加了卡内基的培训班,和“一群跟我一样可怜的人”一起完成了这个课程。现在,讲演对他来说已经易如反掌,他可以很轻松地把自己脑海中的思考和盘托出,而且不用讲稿就能妙语连珠、举一反三、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恐怕专业写手也望尘莫及。

巴菲特眼中的“好企业”要满足几个基本条件:具有较强的特许经营权;高于平均值的净资产收益率;相对较小的资金投入;释放现金流的能力。

时至今日,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还带有格雷厄姆的印记:“第一条规则就是不要亏损,第二条规则就是不要忘记第一条规则。”

格雷厄姆都是在寻找“便宜货”,他对此有着严格定义:股价不应超过其每股净运营资本的2/3。他指出,很多公司至少可以按照它们的净运营资本被清算,所以,如果要购买股票,股价应该低于这个数额,他认为这是在构筑必要的安全边际。现

巴菲特合伙公司的运营模式相对很简单:有限合伙人的资金可以先获得6%的回报,超过这部分的收益,他们还能再拿走75%,而作为普通合伙人的巴菲特,拿走剩下的25%。

在1987年年报上,巴菲特非常感慨地说自己曾经浪费了20年,其中包括了经营巴菲特合伙公司的那段时间。他一直苦苦追求“便宜货”,“有些时候也误入歧途”。“农具生产商、位居第三的百货公司和新英格兰地区的纺织公司让我交了学费”,就是对他的一种惩罚。

很多年前,巴菲特曾写过一段名言:“当一位声名卓著、才华横溢的经理人接管一家基本面出了名糟糕的公司时,最终纹丝不动的必将是公司糟糕的名声,这一点很少有例外。”

巴菲特一度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不会将超过25%的巴菲特合伙公司的资金放在同一只证券上。然而,这次他为美国运通公司打破了这条戒律,投放了40%的资金,总额高达1300万美元。大约两年之后,当他卖出这些股票时,获得了2000万美元的回报。

巴菲特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胜任这样的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自己有些特殊的能力,比如资本配置的能力、特定情况下的定价能力以及对经营数据的分析能力等。“如果没有得到每月的数据,巴菲特就感到焦躁难耐。”芒格说。

巴菲特从不用所谓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公司的实际管理者,因此,他们拥有充分的空间按照自己的想法或紧或松地管理公司。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从媒体报道中得知,某家公司正准备推行成本削减计划,我就会认为这家公司并不清楚成本的真实含义,这并不是一个可以进行百米冲刺的领域。没有人会一觉醒来后,才决定练习如何呼吸空气,真正优秀的管理者也不会一大早醒来,拍拍脑袋就说,‘今天我要削减开支。’

他说,作为整个集团的首席执行官,他对定价的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很多管理者只负责一家企业。他脑中的方程式告诉他,如果定价有点儿过低,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定价过高,他就会觉得自己可能在毁灭人生中唯一的东西。没有人知道涨价会带来什么。对于下属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这就像是一场俄罗斯轮盘赌局,而对于整个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来说,由于其生活中还有很多重要的工作,就不会感觉是在孤注一掷。因此,我认为,最好由经验丰富且与具体业务有一定距离的人,来针对某种情况处理定价问题。”

事实上,在奥马哈的办公室里,他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着一种不紧不慢,处事不惊,而且没什么固定日程的舒适生活。

他说:“投资可以帮你开阔眼界,接触到很多与你没有直接关系的新事物。作为投资者,你必须去搞清楚事物背后的原因,例如,为什么零售企业只会越来越少。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投资者,就必须扭回头,从过去50年的投资经验中汲取养份,还要学习资本配置的知识。与其把水都装在一个桶里,你应该学会多找几只桶。”

20 所罗门的智慧

巴菲特一直秉持的一个原则是:对自己投资的公司,他决不会对管理层指手画脚或有敌意行为。

不过,他对前景依然保持着很冷静的态度:“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家能提供高效融资和做市服务的第一梯队企业,其净资产收益率肯定会回升至行业平均水平。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手里的可转换优先股的价值最终会得到证明。

他告诫人们说:“这些投资银行家就如同理发师,所以,永远不要问理发师你是否应该修剪头发了。”

巴菲特也补充说:“如果古弗兰最终认为公司需要过桥货款业务,那么,我们也会坚定地支持他。我们的初衷并非深入公司的运营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就像结婚后强迫另一半改变一样,肯定不会有好结果的。”

21 巴菲特在所罗门力挽狂澜

1991年戏剧性一幕其实给每个人发出了一个警示,在日渐复杂的金融系统中其实一直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巴菲特说,信用对于所罗门兄弟公司的意义,就如同空气之于人类:当必需的东西随处可见时,人们从不会注意到它;只有当失去了它,所有人才会真正理解它的重要性。

巴菲特一直告诫自己的三个子女,人们穷尽一生去维护的名声,却只需要5分钟就能让它彻底粉碎。

22 巴菲特语录

巴菲特就此调侃道:“莫泽支付了3万美元的罚款,并被判处4个月的监禁。所罗门兄弟公司的股东,包括我在内,却支付了2.9亿美元的罚款,而且我本人还被判处担任临时董事长长达10个月之久!”

24 巴菲特温馨提示:是时候出手房地美了

“如果你在厨房发现了蟑螂,那就意味着绝对不止一只。”

当优秀的公司因为极特殊的问题而导致股价被低估时,绝佳的投资机会也就到来了。

房利美公司是唯一的另一个主要参与者;两者的主要不同在于:房地美公司会将打包后的债券都转售出去,而房利美公司则会自己持有相当数量的债券。

27 如何与亿万富翁共处(节选)

当被问及是什么让他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份事业时,他回答说,是源于对商业伙伴的尊重和崇敬。“我对每一位共事的伙伴都有所选择。这也是我取得巨大成就的最重要的因素。我不会和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欣赏的人打交道,就像选择婚姻伴侣一样。这就是关键。”

最有效、成果最佳的运营方式,往往是让高水平的人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工作。坚持下去,如果你足够年轻,你肯定能看到会产生什效果。”

28 巴菲特语录

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借4亿美元现金去购买美国国债时,他回答说:“资金最紧张的时候就是投资的最佳时刻。”

29 谁将成为新的巴菲特(节选)

巴菲特说:“你不需要一个研究火箭的科学家,投资不是智商160打败智商130的游戏。”投资者剥离个人情绪、理智做出决定的能力可比他脑容量的大小重要多了。“当别人都出于短期的贪婪或恐惧而做出决定时,理性至关重要,”巴菲特说,“这就是赚钱的时候。”

30 现在,看看老巴菲特

慧眼识英才的老道奇看出了这位具有独特天赋的人才,他不仅热爱投资事业,而且已经具备了获得成功的所有条件。

了一个很特别的火腿芝士三明治。很多天之后,我们又一起出去吃饭,他提议说,‘我们还是去那家吧。’我说,‘可我们不久刚去过了啊。’他说,‘没错。所以为什么要冒险去另一家你不了解的餐馆呢?我们都知道自己想吃什么。’而这也是巴菲特看待股票的方式。他只投资给胜算更大、不会令人失望的公司。”

31 我是怎么搞砸的(节选)

本文内容的特殊之处在于,巴菲特这位德高望重的首席执行官坦白地承认了自己的过失,并将其作为致股东的信的内容,这点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时间是好公司的朋友,是平庸公司的敌人。

32 富人和名人的子女(节选)

不奢侈、不买醉、不愚笨!这些亿万家产的继承者始终在努力地工作,即便他们不需要这么做。

不论你是否有钱,有些事儿是要教给孩子的。我父母亲曾教导我什么是责任,比如,清理小渠沟和修剪草坪。而且做错事情的时候,要为结果埋单。

几乎所有亿万富翁的子女都真的想要工作,因为他们明白,拥有自己的职业或者生意才能为自己赢得自尊和独立。然而,凡是父母以资金大力支持的,结局总是很难让人满意。

33 “点金石”也打折了

动荡和困境有时会带来好生意。

34 巴菲特买进垃圾债券

巴菲特说:“很多事情我都希望自己能有后见之明。但对于投资决定而言,我不认为后见之明有用,只有行动才有回报。”

35 巴菲特语录

如果期权不是一种薪酬,那是什么?如果薪酬不是一种花费,那是什么?如果计算利润时不考虑花费,那花费究竟要算到谁头上?”

巴菲特和可口可乐公司

1987年发生的股票市场崩溃让可口可乐公司受到重创。在随后的1988年和1989年,巴菲特开始大笔购进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秉持着他一贯的著名理念:“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36 世界上最好的品牌(节选)

巴菲特说过:“如果在一生中能撞见一家好企业,你就很幸运了。可口可乐基本上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好的企业了。它的产品价格极其公道,而且无人不爱,在每个国家,它的人均消费几乎每年都在攀升。没有任何产品能与之媲美。”

39 巴菲特如何看待风险

事实上,真正的投资人喜欢波动都还来不及……这是因为市场波动的幅度越大,就更有机会出现一些好公司的价格低廉的情况。很难想象这种低价的优惠会被睿智、精明、不放过任何机会的投资人视为“有害”。

巴菲特与盖茨

不止是25岁的年龄差距,更是横亘在两人兴趣间的巨大沟壑:为投资痴狂的巴菲特和为技术着迷的盖茨。

41 亿万富翁的伙伴

盖茨谈起这段往事时不禁咯咯地笑了起来:“为了我,沃伦特地让珠宝商店周日也营业。他曾告诉我说,第一次订婚的时候,他花掉了自己全部资产的6%去购买钻戒,作为真诚爱情的见证,他觉得我也应该像他一样。”

42 盖茨眼中的巴菲特

正如巴菲特曾在致股东的信中谈到的那样:“这是我们投资策略的基石:别指望靠卖得好赚钱,而是要让买入的价格足够有吸引力,以至于卖价一般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收益。”

换句话说,没有必要把每只股票或者每次投资机会都研究一遍,你买的股票表现不如人意时也不要过于自责。巴菲特说,人生只需挥棒数次,只要好好做准备,就能让你个个击中。

他还给我推荐了他自己在做的分析力测试,非常有趣。首先,他会选择一个年份,比如1970年,查看当时10家总市值最高的公司。然后前进到1990年,看看20年后这些公司发展得如何。

他向你讲解问题时,从不会显出“嗨,我是这方面的行家,我一定让你刮目相看”的样子,而更像是“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事实上很简单。我这就解释给你听,你会意识到这简直就是个傻问题,而我却花了那么久才搞明白”。他的分享,充满了幽默,让整个问题如春风化雨般迎刃而解,好似问题看起来就是那么简单。

巴菲特并不是因为他更善于计算赔率而比其他投资者出色,完全不是这样的。他也绝不是通过计算小数点后的第二位数而取得今天的成绩的。他投资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机会已经相当成熟,此时他才会挥起手中的棒球棒。

巴菲特常说,他希望留给子女足够的钱去做些事情,但不希望留给他们足够的钱而无所事事。

45 缘何沃伦·巴菲特对美国运通公司下大赌注(节选)

他喜爱的是强大品牌和健康的现金流,也正是这些造就了他无穷的财富。

价值投资者相信市场并不总是理性的,它总是时不时地低估一家公司的真实价值,这正是他们购买股票的原因。

巴菲特在其中写到,现在所有企业的价值“都可通过计算企业未来的现金流来评估,包含流进与流出,并以现行的利率予以折现。不管是马鞭的制造者还是移动电话的经营者,都可以在同等的地位上,据此评估其经济价值”。

2007年7月到2009年3月期间,金融类股票一败涂地,美国运通公司的股价也从65美元跌到谷底——10美元。跟往常一样,巴菲特只是耐心地观察着这一变动。

47 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秀

因此,在这儿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先选择一个你最崇拜的人,并写出你崇拜的原因及他身上的优点;然后再选出你最厌恶的人,并写出使你厌恶的地方。只要经过一段实践,你所崇拜的对象的优点就会渐渐地成为你自己的,假以时日,就会全部成为你自己的了。

有人说,成功是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而快乐是满足于自己拥有的东西。我不知道在这一句话中,哪一点更适用于我,但我的确知道自己不会去做任何别的事情。我想建议你们,当你们出去工作时,要与你钦佩的人共事,在他们的组织里工作,因为这将令你兴奋。

而且,如果他们想使用盗版软件,我们希望他们盗版我们的软件。在他们变得有点上瘾之后,在今后10年内的某个时候,我们将设法解决如何收钱的问题。

这种危机每隔三四年就会发生一次。你必须认真倾听微软公司内部所有聪明人的意见。这就是像我们这样的公司必须吸引许多具有不同思维方式的员工的原因。我们必须容忍许多不同的意见,也必须识别正确的意见,并给予支持。

可以预见的变化是,你的收入水平将不是取决于你来自哪个国家,而是取决于所受教育的程度。

因此,我们正在寻求的是可预测的东西,而在盖茨所做的事情中发现不了这种可预测的东西。作为社会的一员,我赞同他所做的事情;但作为一名投资者,我始终以警惕的眼光看待这些技术变革。

竞争法的核心作用在于保护消费者,确保新产品的顺利问世以及产品本身的创新质量

我觉得不存在任何如何正确评价金融资产的魔法。根据定义,一种金融资产意味着你现在把钱投进去,为的是在将来把钱赚回来。如果每一种金融资产的价值都能得到恰当的评估,它们将全都能以合理的价格被出售,直至上帝最后审判日,并以同样的利率贴现归还给提供者。这样就不会有任何风险溢价,因为不论何时,你已经知道,这种“债券”上印着怎样的优惠。无论在1974年,还是在1998年,都应该以这种方法评估金融资产。如果不能这么评估,那么我就不买任何金融资产。于是,我只能等待机会出现。

商业上的很多事情,包括高科技行业,就如同一场盛大的乐队沿街演出,如果你想观看演出,就不得不踮起脚尖,而30秒之后,其他人也都踮起了脚尖,尽管你的双腿累得几乎抽筋,却还是很难看到想看的盛况。

如果你是一个意志薄弱的人,就不可能成为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而要想成为首席执行官,你身上就不能缺少动物的猎食本能。

如果你们从这儿的商学院毕业时,每人获得一张有20个孔的穿孔卡片,每做出一项投资决定,就用掉一个孔,这个孔就是你们将获得的全部东西。如果你们能做出20项很好的投资决定,就能变得非常富裕,而且根本不需要50个好主意

有一个你完全信任并忠诚于你的人,你们有着相似的眼光,而且他具有各种不同的技能,他还能对你有所制约,这是非常重要的。

你必须得小心,如果你在某个方面很优秀,也千万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在其他领域也有优越性。

48 建在沙丘上的房子

这种行为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中是不可能被认可的,因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秉持的信念是:“你只需要发一次财。”

巴菲特说:“这告诉我们,在看似光鲜的数学模型之下,在各式各样惯常的风险之下,只有流沙。”

他还指出:“这10个或15个平均智商超过170的家伙,拥有这样的头寸却让自己陷入了可能丧失全部资金的窘境中。”

51 巴菲特先生谈股票市场

”虽然近年来互联网迅速崛起,其前景让投资者的期望开始膨胀,但他以汽车业和航空业为例,解释了为什么没人能靠投资这两个行业而发财,它们同样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我们通常只专注于分析个别公司的价值,很少去谈论整个股市的情况,至于预测股市下周、下个月或是明年的走势,那更是想都不敢想。实际上,股市通常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偏离其实际的价值,虽然总有一天一切还是会回归基本面。

利率之于投资就好比地心引力之于物体:利率越高,向下牵引的力量也就越大。这是因为投资的回报率与能从国债赚得的无风险利率直接相关联。因此,如果无风险利率提高了,其他所有投资品种的价格都必须相应下调,只有提升回报率,才能保证投资者不会转而去投资国债。相反地,如果无风险利率下跌,就会推动其他投资品种的价格上涨。

实际上,不论何种资产,它的价格的增长速度不可能长期高于其利润的增长速度,这是不可逃避的现实。

如果你比别人聪明,你确实可以逢低买入,逢高卖出,但事实上,你在游戏里拿走的钱都是另一个投资者投入的。与此同时,这种零和游戏对合并后的巨无霸“企业”的境遇并没有丝毫改变,因为它的命运完全取决于利润。无论是现在还是直至世界末日那一天,对于企业所有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的实际利润,这是毫无疑问的。

投资者若想在未来的股市上获得丰厚的回报,有三件事不可或缺。第一,利率继续下跌;第二,企业利润所占GDP的比重大幅提升。

投资的要旨不在于评估这个产业对社会能有多大的影响,或是它有多大的发展空间,而主要应该看某家公司有多大的竞争优势,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种优势能维持多久。拥有广阔而持久的“护城河”的产品或服务才能真正为投资者带来甜美的果实。

52 巴菲特主义

投资那些基本面优秀,且已很成熟的企业,然后坚持持有

53 支持奥巴马和希拉里的“政治重婚犯”

我支持政治人物,无关乎他们的派别,只在乎他们在重大问题上的观点是否与我同步

最受赞赏——一次又一次

2010年,在接受《财富》杂志专访,提及一家公司如何获得信誉时,巴菲特说:“这不是只花一天、一月或一年时间就能做到的事,而是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毁掉信誉是转眼之间的事,但把它树立起来却需要长久的功夫。”

54 价值机器

每股账面净资产是衡量保险公司成就的最佳指标。

他不会关注公司的股价,甚至可能根本不知道公司某日的股票行情。他也不想寻求协同效率,他喜欢购买能够产生健康现金流的公司并保持它们的独立性。

他还偏爱自己能懂而且不会发生巨大变化的企业。高科技领域的日新月异令他敬而远之。他感到自己不能确定10年之后一家高科技公司能够创造多少现金流,所以,他选择了“绕道而行”。

巴菲特当日所给的“指令”,他手下的所有公司都耳熟能详:“你们只要继续做你们正在从事的工作就可以了,我们永远不会让一位击中率四成的棒球手改变他的球风。”

“别人知不知道对我来说无关紧要,关键是我自己知道。”

它的问题是泛滥的洪水,而我们的是源源不绝的现金流。”不过,灼热的现金并不会将巴菲特的口袋烧出破洞,因为耐心是他的强项

55 《财富》杂志来信选摘

净资产收益率翻倍,意味着公司的内在价值上涨幅度将远超于此。

56 巴菲特谈股票市场

投资就是为了明天获得更多的钱,今天先投入一笔钱。

另外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就是,投资者的预期,即他们预期从投资的中获得多少回报。

人们习惯性地被后视镜所误导,即在极大程度上,是被当下发生的事所误。

史密斯的研究始于一个假设:股票在通货膨胀时期表现得更好,而债券在通货紧缩时期表现得更佳。这是一个完全合理的假设。

用基于过去的经历来推断未来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除非能够从过去的经历中找出核心原因。如果做不到,就有可能陷入预期的陷阱。

本杰明·格雷厄姆告诉过我们为什么:股市的短期运作像是一个“投票机”,而股市从长期看就像是一个“称重机”。恐惧与贪婪在投票时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称重时毫无作用。

股票的优势不是必然的。只有满足一定条件时,股票才拥有优势。

究竟为什么在国债的回报率接近10.5%的时候,公司却假设7.5%的收益率呢?答案还出在后视镜上:投资者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早期股市繁荣之后的崩盘,心有余悸,在考虑回报率时就沿用了过时的思维。他们没能做出必需的心态调整。

20世纪的经验证明,股市非理性现象的爆发是周期性的。因此,我强烈建议那些想要好业绩的投资者,最好学会应对股市下一轮的非理性。投资者需要的是一剂解毒剂,在我看来这解毒剂就是量化分析。如果加以量化,你不一定做得极端出色,但也不会堕入疯狂的深渊。

58 一切的神谕

巴菲特不仅在各投资领域内保持着辉煌的战绩,而且还以其独特的冷静、谦恭,甚至愚钝的处事方式,在其他事情上也一贯无误:在企业管理、股票期权和会计改革、企业家道德操守以及对股市的看法方面,都保持了惊人的准确性。

这些年,他一直从事着自己擅长的工作:在市场触底的时候收购,而不是其达到顶峰时。

如果你不能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在投资上做得出色。事实不会因为人们赞成或者否定而发生改变。你被证明是对的,那是因为你能够看见客观事实并据此进行正确分析。只有这个才能决定最终结果。可是人们从未对事实是否客观或分析是否正确提出过疑问。”

而且他还指出,当时美国股市总市值高出美国GNP的1/3,甚至超过1929年顶峰时的水平。其传递的信息再清楚不过了:股价会持续下跌。事实再次证明他是对的。

巴菲特依旧坚守其投资理念:“投资者应该避免跟风购买,躲避劣质公司,还要把握出手的时机。购买长期的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是最合理的。

相反地,巴菲特转而开始收购整个公司,通常是传统经济领域的非上市公司。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很多这类公司经常被以低价出售。

大部分聪明盖世的人喜欢把事情变得更复杂,可是巴菲特却与众不同,他总是能把事情说清楚,变简单。

他说,“原子弹是最让人烦恼的事。并终将发生,避无可避。我看不出有任何办法能躲得过,但我们可以降低发生的概率。如果某年发生某事的可能性是10%,我不晓得这概率对不对,没人知道,那么这件事在50年内发生的概率将高达99.5%。如果把可能性降到3%,那么50年内发生的概率就可以降到78%左右;如能将可能性调低到每年1%,概率就只剩下40%。由此可见,降低任何事情的年度发生概率,就能够明显大幅减少我们下一代生命中发生某事的概率。知识无法抹灭。你能控制原料,却不能打消人的意图。这是人类的终极问题。”

59 《财富》杂志来信选登

“并非任何股息支付者都是很好的投资对象。看起来最诱人的,往往是相当危险的。”

60 大规模杀伤性金融武器

事实上,巴菲特一生都在试图寻找“价值被低估”的东西,不论何时何处,而且不论是股票、企业、债券、商品、外汇期货甚至电视台

除非衍生品交易有抵押或担保,否则其最终的价值还会取决于交易双方的信誉。与此同时,虽然在交易正式结算之前,交易双方都会记录各自的盈亏,而且其金额通常都相当庞大,但在当前的损益表上没有一分钱易手。

如果你过于轻信别人的承诺,你就会犯错误。错误本身是不会对人遮遮掩掩的。

最终交易员拿到了奖金,首席执行官也从自己的选择中获益匪浅。只有可怜的股东迟些时候才会发现报告期利润根本就是一场骗局。

历史告诉我们,危机造成的一连串相关问题,往往是我们在太平盛世时做梦也想不到的。

当芒格和我阅读完几家大型银行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冗长注解后,我们看明白的就是,我们根本看不出这些金融机构到底承担了多少风险。

61 现在我们要把钱放到哪里去呢

除非我们发现有极大可能获得至少10%的税前利润(扣除企业所得税后约为6%~7%),否则我们宁可作壁上观。靠短线获到低于1%的回报率,那简直是毫无乐趣可言。有时成功的投资需要的恰恰就是冷静与耐心。

投资垃圾债券与投资股票在某些方面非常类似:两者都需要评估价格/价值的比率,并从成千上万的品种中,挑选出少数回报/风险比率最佳者。

62 7倍回报的中石油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但其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却如黄河一般浑浊不见底。

65 不断增长的贸易赤字等于在出卖我们的国家。现在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马上行动

一般政府都认为没收外国人的资产在道义上相当难以接受,而冲减外国人所持债券的购买力比较容易接受。毕竟强取豪夺不如暗渡陈仓。

67 我得到过的最好建议

你是对还是错,并不在于别人是否认同你。如果你是对的,只是因为你掌握的事实和缘由都是对的。

68 910亿美元的对话

最大的错误莫过于不作为,而不是行为有误。

如果你一边说这个国家人人机会均等,每个有才华的人都有均等的发展机会,一边却又认为社会中某些人命中注定就该接受巨大的财富,我觉得,这在本质上是非美国式的行为。

69 致命的“交易费用”

如果不是因为这次投资造成的巨大创伤,也许牛顿会发现第四大运动定律:对于投资者整体而言,运动的增加导致了回报的减少。

70 身居幕后的查理·芒格

“我们选择了符合自己性情的经营方式,这就需要我们花费很多时间进行思考、学习、终生不断地自省,对所犯过的错误进行悔悟,并保持幽默感

他告诉我:“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巴菲特和我不会做别人可以做得更好的事儿,如果你不知道优势在哪儿,就称不上真正有实力。”

我们对保持理性负有极高的道德责任。

72 巴菲特捐出财产

1952年我们结婚的时候,我就告诉苏珊,我会成为富人。我这么说并非因为我有某种特殊的品质,甚至也不是因为辛勤的工作,仅仅是因为我的出生适逢其时,而且还掌握了恰如其分的技能。我天生就与资本配置有着不解之缘,而且足够幸运的是,我身边的人,如我的父母、老师和苏珊很早就帮助我充分利用这一特长。

富人留给孩子的财富应该足够他们做任何事情,而不是足够他们无所事事。

78 巴菲特是怎么想的

市场上时常会有疯狂的事情发生。这么多年来,市场并未变得更加理性,倒是变得越来越能顺应潮流了。当人们感到恐慌时,当恐惧占据上风时,或者当贪婪侵袭人们的头脑时,人们还是会跟过去一样做出不理智的反应。

只靠阅读,我每天的工作就是阅读。我们曾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亿美元,而我获取相关信息的方式就是阅读年报。

你必须让投资者知道,他们今天读到的所有关于投资策略方面的建议都是可有可无的。他们的投资策略只应该考虑到以下两点:第一,即便他们知道整体经济的走向,却未必知道股市将要发生什么。第二,他们无法挑选到比平均水平优秀的股票。股票是一种适合长期持有的投资品。一般情况下,他们可能在两件事上出错:买到错误的股票,或者是在错误的时机买进、卖出股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本没有必须频繁换股。他们只要购买美国产业“横切面”中的一组股票,如果这个行不通,那各处搜寻优秀个股就更不会奏效。另外,他们必须对贪婪保持警惕。我经常跟大家说,应该在别人感到恐慌时变得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感到恐慌。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曾易。当然,你起码不应该在别人变得贪婪时变得贪婪,在别人感到恐慌时感到恐慌。至少,设法远离它。

81 “巴菲特的市场指标”显示:购买股票正逢其时

但他脑海中也浮现出可购买时的场景,他说:“如果该比率下降到70%~80%之间,购买股票就可能会带来很好的回报。”

83 让巴菲特“出轨”的比亚迪

芒格说,自己对比亚迪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传福怀有极大的崇敬,并对公司寄予厚望,但对电动汽车行业销售收入的增幅比较悲观。芒格认为,比亚迪的长期前景非常好,因为“公司拥有大型且非常现代化的设施和优秀的员工,产品缺陷率很低,而且其运营的成本也很低”。

沃伦·巴菲特有一些关于投资的金科玉律:当一位声名卓著、才华横溢的经理人接管一家基本面出了名糟糕的公司时,最终纹丝不动的必将是公司糟糕的名声,这一点很少有例外。你应当投资一家连傻子都能经营的企业,因为总有一天会有个傻子来掌管它。也许其中最有名的一条是:决不投资一家自己搞不懂的企业。

芒格对《财富》杂志的记者说:“这家伙仿佛是托马斯·爱迪生和杰克·韦尔奇的合体,他解决技术问题时像爱迪生,而其强烈的目标感则像韦尔奇。我以前从未见过这种人。”

还有一件事令他倍感舒心。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初打算买下比亚迪25%的股份,但被王传福拒绝了。他虽然希望与巴菲特开展业务上的合作,借以提高品牌声誉,打开进军美国的大门,他说,但他也不希望出让比亚迪股份的比例超过10%。“那人不愿意卖掉自己的公司,这是个好迹象。”巴菲特说。

85 巴菲特的“修复”先生

这本只有129页的凝练的小册子详细阐述了索科尔的6条法则:出色运营、诚实守信、服务客户、服务员工、金融实力和尊重环境。

他说:“我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当我批准这个项目时,却在内心深处感到这是个错误。从那以后,我一直用这个事例教导年轻的管理者:要注意倾听你的直觉,这非常重要,特别是当直觉告诉你千万不要做某些事的时候。”当他把这个坏消息报告给巴菲特时,老板只云淡风轻地说了句:“别养成习惯就行。”

88 小巴菲特造访北京

这块土地似乎正在以光速向前狂奔,很多年轻人甚至没有片刻机会来思考”时,却是一语中的。

89 为何股票胜过黄金和债券

金子本身不会繁育出新的价值;债券也很少回馈投资者;而精挑细选出来的普通股票和土地则是具有生产性的资产,很有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我们的标准更严苛,将投资定义为将现有购买力转移给他人,以期在未来合理地获取更强的购买力,当然是在名义收益的税款被扣除之后。简而言之,投资是放弃现阶段的消费以便在将来有能力消费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