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书名:[[刷新]]: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作者:[美]萨提亚·纳德拉译者:陈召强,杨洋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
2014年2月4日上午,作为微软第三任首席执行官,我被介绍给公司员工,同时出席的还有微软40年历史中仅有的另外两位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尔默。
献给塑造了我的两个家庭: 安努、我们的父母以及我们的孩子们, 还有我的微软大家庭。
序1
他赋予公司大胆的新使命。他总是处于一种对话状态,不断与客户、顶尖研究人员和高管沟通交流。
序2
2017年10月底,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作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来到清华大学参加年度顾问委员会会议并走进清华X–空间(x-lab)与学生交流。
他自2014年2月就任微软首席执行官,至今已近4年。短短几年内,在萨提亚的领导下,微软不断“点击刷新”(HitRefresh),股票一路上涨,目前公司市值已经回到全球市值第三高的位置。
一个人无法去准确地预测未来科技变化,但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使他更好地对不确定性做出反应,并且在技术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去纠正自己所犯的错误,因此需要不断“刷新”。
序3
2014年2月4日。就在那一天,萨提亚·纳德拉被任命为微软新晋首席执行官。
我的脑海里闪现出两个词:激励型导师和强悍的学习能力。
你只需要和他开一次会,就可以了解到他对事物思考的深度和对事物了解的广度,远远超过你的想象。他具有超乎寻常的能力,能迅速对复杂的事物抽丝剥茧,直触本源,同时又能耐心地引导团队。这种兼具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和团结他人、以同理心领导公司的能力实属罕见,也让萨提亚在众多优秀领导者中脱颖而出。
1 马克思、梵文学者以及板球英雄与我的童年
我认识到,只有经历过人生起伏,才能培养起同理心;要想不受苦受难,或者少受苦受难,就必须接纳无常。我还清楚地记得早年扎因的“永远不会变好”给我带来的困扰。
一种重复或是肺部运动,就仿佛这片场地通过闪耀的选手进行呼吸”
这所学校也并非以致力于提升学生成绩而著称。如果你喜欢学物理,那就学物理;如果你觉得科学过于乏味,想学历史,那就学历史。在这里,你感受不到那种强大的来自同龄人的压力。
她始终认为,人要依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并遵循自己的节奏。当你依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时,节奏就上来了。只要是你喜欢的事,用心去做,把它做好,而且保持正当的目标,生活就不会辜负你。
我读的不是顶尖的印度理工学院,如今该学院已成为打造硅谷精英的代名词。像我这样的人,只有在美国才有机会证明自己,而不会受毕业学校的影响。无论是早期的移民还是将来的移民,我觉得都是如此。
你可以想象,这对首席执行官是极好的训练,即在限定条件下实现敏捷管理。
1990年我离开密尔沃基前往硅谷,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太阳微系统公司(Sun Microsystems)工作。
每隔几个月,太阳微系统公司都想采取一种新的图形用户界面策略。这意味着我要不断地修改我的程序,而公司方面的解释也越来越没有意义。我意识到,尽管有着非凡的领导层和卓越能力,但是太阳微系统公司难以建立和坚持一个清晰的软件策略。
那时,公司中有一种真正的使命感,充满了能量。天空是极限,一切皆有可能。
就在那个晚上,我比以往更坚定地认为她就是我生命中的那个人。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世界观,对未来也有共同的梦想。
那为什么我要放弃别人梦寐以求的绿卡,转而寻求临时身份呢?按照H1B签证的规定,夫妻双方只要有一方在美国工作,其配偶就可以来美国。这就是这部移民法有悖常理的地方所在。我没有其他办法。安努是排在第一位的。这样一来,我的决定就很简单了。
2 透过微软“视窗”去看“云”
我迷恋板球,无论在什么地方,这一优美的运动都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喜悦,回忆,戏剧性,复杂性,跌宕起伏……板球有无限的可能性。
这并不是一本描述板球细节的书,但会涉及板球和企业之间的隐喻关系。
在赛场上,我学到了很多;作为投球手、击球手和外场手,我有成功也有失败。即便在今天,我也会禁不住去想板球规则的微妙之处,以及11人团队团结一心时的那种优雅。
虽然他们轻松击败了海得拉巴。我为M. L. 贾伊西姆哈的场上风采所折服,比如他时尚的立领、与众不同的步态。我至今还记得阿里先生向我描述穆塔兹·侯赛因的“神秘球”,也记得阿比德·阿里的中速投球。
贾伊西姆哈的两个孩子也在该校读书
领导者必须同时看到外部的机会和内部的能力与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所有联系,并在这些洞察变得众所周知之前率先反应,抢占先机。这是一种艺术,而不是科学。领导者未必总能做到正确,但平均成功率将会决定他或她在行业中的资历。
3 重新发现微软的灵魂
董事会的问题让我思考了很多。我的愿景是什么?实现这一愿景的战略是什么?我们要取得什么样的成功,以及我们要从哪里出发?
通过工作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实现领先,而不是通过嫉妒或好斗。
-就使命感、世界观和商业及创新愿景进行明确的、定期的沟通。
-自上而下驱动文化变革,让合适的团队做合适的事。
-建立耳目一新、出人意料的伙伴关系,共同做大蛋糕,并做到客户满意。
-时刻准备赶上下一波创新和平台变革浪潮,在“移动为先,云为先”的世界里寻求机遇,并快速执行。
-坚守永恒的价值观,为普通大众重建生产力和经济增长。
文化的概念是多面向的,是“一种社会无意识”。他对文化进行精准概括,并给出了四种不同的含义,但对一个组织来说,与文化最相关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坚守的价值观、风俗、信仰和具有象征意义的实践。文化是由行为组成,这些行为成为习惯,并累积成某种一致且有意义的东西。
4 从“无所不知”到“无所不学”
首先,我们必须以客户为中心。我们的业务核心就是要保持好奇心,以及保持用伟大技术满足客户未能表达的和未被满足的需求的渴望。
他告诉我,你必须坚信一点,那就是天空是极限,没有什么可以限制你。你必须努力——不是为了不断升迁,而是去做重要的工作。凭着事后觉悟,我现在明白,一个感觉自己是局外人的人也可以取得成功,但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开明的管理,二是尽职尽责的员工。经理要有高要求,但同时也要有同理心,懂得如何激励员工。同样,员工要埋头苦干、努力工作,但他们也有权利要求承担更大的责任和得到更高的认可。这之间必须达到平衡。
第二,领导者要产生能量,不仅在他们自己的团队中产生能量,而且在整个公司产生能量。仅仅将全部精力放在自己的部门是不够的。
5 建立伙伴关系,以备不时之需
每家公司都必须优先考虑四个方面。第一,利用数据提升客户体验,密切客户沟通。第二,在新的数字工作世界中,通过支持更大规模的、更多的移动生产力和移动协作,予力赋能员工。第三,优化运营,在销售、运营和财务等方面简化业务流程,并推动自动化。第四,转型产品模式、服务模式和业务模式。
同事们和我写了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使得Windows进入POS市场成为可能。我们从无到有,建立起了一项主流企业级服务。
我从反垄断案中学到的一个教训(当然还有其他很多教训)是,我们既要激烈竞争,也要以同等的努力,庆祝我们为每一个人所创造的机会。这不是零和博弈。
在出任首席执行官之初,我决定约佩姬·约翰逊谈一次。佩姬是总部设在圣迭戈的半导体和无线电信公司高通的高管,负责管理公司伙伴关系和业务拓展,工作表现极为出色。
按照环境智能的理念,未来我们的家中、办公室里或其他场所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智能物体,它们可以自动识别我们人类的存在并会响应我们的偏好。要想成功引领数字化转型,微软需要建立新的、非传统的和出人意料的伙伴关系,进行新的、非传统的和出人意料的投资与并购。
她具有一种成长型思维,着眼于各种可能性,而不是一味指责或推卸责任。佩姬和她的团队向我们所有人展示了什么叫多元化和包容性。
Windows10系统驱动了三星的平板电脑,同时也驱动了三星雄心勃勃的物联网计划
信任的建立需要持之以恒;信任的建立需要心中明确——在哪些领域我们要全力竞争第一,在哪些领域我们要协力合作,共同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我们的合作已经超越了“创意云”(creative cloud),扩展至“营销云”(marketing cloud),这也是建立在我们的Azure平台之上的。
我经常会被人问:“什么情况下建立伙伴关系比并购更合适?”这个问题最好通过另一个问题来回答,即“我们作为一个共同实体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多,还是作为两个单一实体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多?”
6 三大变革: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
但要真正采取行动,还必须满足我们的“3C”原则——我们是否有振奋人心的概念(concept)?我们是否有成功所需的能力(capability)?我们是否具备拥抱这些新想法和新方法的文化(culture)?
科技研究公司高德纳(Gartner Inc.)的分析师对新技术从发明到广泛普及(或消亡)过程中的炒作周期和曲线展开了研究,还总结出一套规律。他们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可能还需要5~10年才能走向主流。
历克斯和他的团队已经实现了突破:他们开发的微软Kinect动作感应技术如今已经成为尖端机器人的一项组成要素(使之在移动过程中更像人类),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有趣的方式,让你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体运动在Xbox上玩游戏
如果你知道怎么用数学和科学来画画,你就无所不能。
亚历克斯很有哲学思想,他向尼采寻求了方向:“若知为何而生,遂可纳受一切。”
人工智能也可以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底层是简单的模式识别。中间层是感知,负责感知越来越复杂的场景。据估计,有99%的人类知觉都是通过语言和视觉来获得的。最后,最高级的智能就是认知,也就是对人类语言的深刻理解。
我们开发的先进机器学习算法已经发现了HIV蛋白的哪些部分对它们的功能至关重要,这样就可以训练疫苗来攻击这些特定区域。借助临床数据,他的团队就能模拟变异,确定目标。类似地,他们还在针对一种癌症肿瘤进行基因组测序,并预测免疫系统的最佳攻击目标。
要给量子计算下定义绝非易事。量子计算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它利用了原子或原子核的特定量子物理性质,让它们以量子比特,或称量子位(qubit)的形式来工作,担当计算机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量子位彼此进行互动,同时与我们的环境相隔离,它们在执行特定计算任务时,性能可能远高于传统计算机,或称经典计算机。
不要以为量子计算机有朝一日将会以一种新型超高速独立个人计算机的形式出现在你的办公桌上。相反,量子计算机将作为一个协处理器运行,接收一堆经典处理器发来的指令和提示。它将是一种位于云端的混合设备,以我们完全无法想象的方式加快极度复杂的计算速度。
7 数字时代永恒的价值观:隐私、安全和言论自由
数字时代永恒的价值观:隐私、安全和言论自由
但最终,我们认定当时的局面涉及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我们是谁。言论自由、隐私、安全和主权是永恒的、不容置疑的价值观。
“我认为,勇敢地支持美国公民行使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符合微软的核心宗旨、业务和价值观。”我还向董事会保证我们会保持高度警惕。
世界需要一个广泛的、将网络安全规范作为全球规则的多边协议《数字日内瓦公约》(Digital Geneva Convention),这一点已经很清楚了。
包含隐私和言论自由在内的永恒的个人自由,与公众对安全和保障的诉求之争,现在就摆在我的面前。
斯诺登利用自己能够访问政府秘密文件的权限,揭发了国家安全局一个名为“棱镜”(PRISM)的秘密数据监听项目
我们发布了一份公司声明,明确表示微软只在有法律约束力的法院传票的要求下,才会提供直接访问客户数据的权限。
同理心+共同的价值观+安全可靠=信任
事实证明,在印度1947年刚从大不列颠独立出来后的那段时间,的确存在对殖民政府普遍滥用刑事法律,包括那些限制言论自由和让殖民政府能够预防性地拘押印度人——通常无须任何理由,仅仅是怀疑对方从事反政府活动——的法律的大量怨恨。因此,和美国一样,印度新宪法的制定者在他们的基本法中加入了权利和相关条款,寻求为防止未来出现这种滥用法律的现象提供保障。
第二,我们需要加强对隐私的保护,这样用户数据的安全就不会被以效率的名义破坏。
8 设计符合伦理的人工智能
如果你想了解计算机和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未来发展方向如何,那么一个切入点就是观察我们与数字助理之间的对话。
特别是千禧一代,其中很多人都是在互联网普及之后出生的,对数字技术见惯不惊,他们喜欢与聊天机器人分享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想法和感受,因为交谈是匿名的,也不会夹杂道德评判。
我们在设计人工智能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就是:要重视的不仅是智能,还有人性方面——情感、伦理和同理心。
我们就需要像这样为人工智能设定一个非常大胆的、雄心勃勃的目标,而不仅仅是那种对当前技术进行增量改进就可以实现的任务。现在是时候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更大规模的协调和协作了。
他和同事利用一系列领先的技术,包括视觉识别技术和高级机器学习技术,创建了一些应用,可以在他戴着的一个像太阳镜似的小型计算机上运行。这种技术可以实时解析和解释数据,相当于给这个世界描绘了一幅图像,将其以听觉而不是视觉形式传输给萨奇布。
第一,我们要建立一种增强人类能力和体验的人工智能,而不是从人对比机器的角度来开发的人工智能。我们要把重点集中在人类的天性上
同理心——同理心在机器中难以复制,在人类与人工智能的世界中,它将是无价的。对合作和建立关系来说,感知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能力。如果我们希望利用技术来满足人类的需要,我们人类就必须培养更深入地理解和尊重彼此的价值观、文化、情感和驱动力的能力,来发挥引导作用。
9 公司在国际社会扮演的角色
在奥巴马总统提出的诸多问题中,有一个似乎是在直接向我提问:“如何让科技为我们服务,而不是与我们为敌,尤其是在解决气候变化这种紧迫的挑战时?”
各国平均在一项新技术发明后45年才会采用这种技术,尽管这种滞后幅度近年来有所缩短。
也是我们的“青年星火计划”(Youth Spark)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已经帮助3亿多年轻人深入学习了计算机科学和创业培训课
我确实怀有偏见,但我并不觉得有何不妥。我更喜欢投资推动领英和Office这样的技术进步,这可以帮助人们展开创作、相互联系,还能提高人们的生产率,我不喜欢投资那些单纯以娱乐为目的的软件——它们带有炫耀性消费的特质。对于那些无法促进更加公平的消费/创造比值的技术而言,经济的溢出效应是相当有限的。尽管如此,华尔街最近还是给予这些消费型技术很高的估值。
后记
有人认为机器人将会接管所有工作,但是这种所谓的“劳动合成”观点,即工作岗位的数量是有限的,历来都被证明是不正确的。社会需要的只是不同类型的劳动力。人类可以提供机器无法实现的价值。当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时候,真正的智能、真正的同理心和真实的常识将会是稀缺品。新的工作岗位不仅需要员工懂得如何操作机器,也是以独特的人类秉性为基础的。
致谢
最好的计算机代码行就像诗,诗人努力浓缩思想与情感,用尽可能少的行数来实现最充分的表达。
关于作者
对萨提亚来说,生活就是一个学习的旅程,要学会对他人抱以深深的同理心;而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职业生涯中,他都是这么做的。同样,作为一名人文主义者、工程师和执行官,萨提亚将他的使命以及他所领导的公司的使命定义为“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组织,成就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