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体系一直是自己在知识管理中最喜欢使用的索引方式,[[9.1.221222 建立的每一个笔记需要做两件事: 编码&标签#编码&标签]] 提到自己在进行笔记的事情,必定要进行笔记的标签化。这也是我在选择软件的时候,一个不成文规定:一个不支持标签的笔记系统我是不会使用的。
同时在标签功能体验上:能快速的修改标签,以及打标签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
这点上,[[滴答清单]],[[flomo]],[[obsidian]]的标签输入体验,自己非常的喜欢。只需要输入#号可以进行联想,就选择标签或者新建标签
随着标签的逐渐变多,曾经想过对自己的标签体系进行二级分类。 比如,自己flomo搭建的一套标签结构。
看起来很规则,但是实际应用的时候,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去整理层级关系,不能快速的进行录入。
最后,自己放弃了标签的层级结构,都变成平级(只有一级),如果需要嵌套可以用组合方式:
- 滴答清单:通过新建过滤器进行标签组合
- obsidian:通过dataview或者收藏搜索条件进行组合
- [[cubox]]: 通过智能清单进行组合
感悟:标签就让他变得简简单单,如果需要多级嵌套,可以使用其他功能,比如组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