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从被拒稿的天才物理学家到诺贝尔奖热门人选
1999年,巴拉巴西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网络模型——无标度网络模型,该模型后来被命名为“BA模型”(Barabási-Albert model),并一举颠覆了网络的本质,成为众多后来者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面是全球复杂网络研究第一人,一面是钟爱湖蓝色T恤、只喝健怡可乐的科学狂人
基本上,互联网是由少数链接数多的页面串连起来的,80%以上页面的链接数不到4个。然而只占节点总数不到万分之一的极少数节点,却有1000个以上的链接。这一发现,彻底推翻了“复杂网络是随机的”这一得到人们多年认可的理论,巴拉巴西为复杂网络研究谱写了一个新篇章。
译者序一
成功之后的科学真相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这本书的意义就在于,它揭开了成功的神秘面纱,让我们可以用科学的眼光审视成功,让我们明白成功也是存在可复制、可总结的普适定律。
译者序二
恒河边上捧读的成功学
成功不是“一个患自闭症的孩子克服内心恐惧第一次站上讲台”的心路历程,不是一种主观感受,不是某种隐而不见的过程,而是一种客观的、可被测量的结果,是外界对你的所有成果或成绩的反馈的总和,或者说你的成果对外界影响力的总和。
不管是可量化(考试分数)还是不可量化(酒的味道)的成绩,我们都要充分了解“从优秀到杰出”的选拔中存在的随机性和“过度付出”的风险,以一种更好的心态面对结果,以一种更理性的方式做出选择。
引言
成功与“你”无关,与“我们”有关
为什么永远只有一小撮人能够成为超级巨星
我们的目标是把“成功”转化为数学问题,使用定量科学的工具准确无误地分析它。
无论读者是否相信,对于上述这些看起来无法量化的问题,我们都能给出定量的答案。只要分析出数据背后的模式,甄别出塑造成功的机理,我们就能针对上述问题给出正面的答案。一旦我们领悟了个体成功和失败背后具有普适性的定律,很多美妙的发现就会如同泉涌般自然涌现。
大家只要瞄一眼成功学的书——这样的书在我喜欢的书店里堆了有一整面墙高,就会发现其中全都是一些心灵鸡汤和奇闻逸事,它们与科学书架上那些坚实的定理和实证数据有着天壤之别。
那张看不见的网,成功有定律可循
“量化显微镜”是我们实验室和其他学术同行经过20多年开发出来的,其背后的分析工具和数学严谨性是经得起考验的。
这些成功的度量方法背后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基于外界评价而非内省,都是基于集体评价而非某一个体。
通过艰苦努力你实现了一个重要的目标,但是你得到的回报是内省的,主要来自你个人的满足感。
在大数据和成功的科学出现之前,我们一直认为,一些运气、努力再加一些天赋按照某种未知的比例混合起来,成功就会如魔术一般涌现。
当我看到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似乎是随机的,却在群体尺度上规律地涌现出来的清晰模式时,我为自己曾经的无知感到震惊!
01 红色男爵与被遗忘的王牌 The Red Baron and the Forgotten Ace
乍看之下,红色男爵的例子证实了一个普遍的假设,那就是:强大的能力表现会带来成功。
然而,我们对方克的所有了解都来自一本很难找到的自传,以及散落在各处寥寥几笔的描述。在很大程度上,他被时代遗忘了。这就好像每一架被红色男爵击落的飞机都在地面上形成了永存的撞击坑,将他的成功不朽地铭刻在大地上。而方克以相同或更高的频率击落飞机,但它们的坠毁都微弱得听不到声音。
你的成功不取决于你与你的能力表现,而是取决于我们,以及我们如何看待你的能力表现。或者,简单来说,你的成功不是由你决定的,而是由我们。
对成功的这个定义,是《巴拉巴西成功定律》这本书讲述的关于成功的研究的基本前提、公理或者起点。
成功是一种集体现象
成功是一种集体现象,而不是个人现象。
成功的这种带有集体性的定义提醒我们,我们需要观察自己所属的网络,并为了实现未来的优势制定策略。
首先问问你为社会贡献了什么
首先问问你为社会贡献了什么
社会认同度取决于发现、认可以及向世人传播我们能力表现的网络。
换句话说,他所处的网络发现他很有用,所以选择去放大他的成功。
成功与名气截然不同
成功和名气是截然不同的。
真正著名的人在他们各自的领域外也相当知名。
史上最著名的人是谁
声誉取决于授予者而不是接受者。”换句话说,获得声誉是一种不可靠的幸福,因为它依赖于给予者,而不是接受者。这是一种不错的对成功的定义的转述方式。
能力表现是成功的关键
用于度量能力表现的数据难以获得,而能力表现似乎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成功并不涉及“你”和你的能力表现,而涉及“我们”和我们的认知。
通过使用维基百科的点击量来分析网球运动员的受欢迎程度,于泽索步入我们研究的真正目的上:确定技能和胜利是如何转化为我们所定义的“成功”的。
能力表现驱动成功,但这仅是第一步。
最好的学校≠最好的教育
能力表现、抱负和协作能力才是他未来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学校并没有使你优秀,你自己本身就很优秀
学校并没有使你优秀,你自己本身就很优秀
学校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自己。
学校并没有使你优秀,你自己本身就足够优秀!
决定你子女成功的是能力表现和抱负,即她认为自己能够达到的目标。
《喷泉》与《蒙娜丽莎》
能力表现驱动成功,但当能力表现无法被衡量时,社会网络驱动成功。
成功本质上是一个回馈环
如果你的作品在上述馆所中的其中一家展出,那你就如同跨上了成功的旋转木马,可以轻而易举地辗转于其他重要的展览馆,你的作品就会注定畅销,价格会直线上升。这些枢纽节点就是艺术成功的导管,通过在主要的美术馆或博物馆展示,你在艺术界成为超级明星就指日可待了。
一旦你成功了,所有与你的成功有关的利益方都会竭力让你的成功延续下去。
成功不取决于你和你的表现,而取决于我们。网络就是传递对你的表现所做出的集体反应的载体。
当你在偏远的地方工作时,很容易感到心灰意冷、前途渺茫。但值得记住的是,社会网络和职业网络(不仅仅是地理位置)是决定所有人成功的要素。网络中充满了机遇,部分原因是网络由许多强有力的枢纽节点,即那些非常善于建立关系的人串联起来的,他们渴望利用自己的关系,去支持能够产生价值的人和事;他们特别精于从社会组织中发现其他人往往会错过的宝贵机会。因此,与他们建立联系吧。
记住,能力表现要靠机遇激活。
成功处在“灰色地带”
用社交之桥替换行业之梯。我们从来都不是独自在工作,即使我们自己认为如此。
我们永远无法从优秀中区分出卓越
当我们接近上界时,能力表现并不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郎朗如何成为顶级钢琴家
在能力表现有界的情况下,这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能起到大作用。
如果你要比赛,争取在第5天出场
事实上,那些被要求在决赛的第1天进行演奏的选手,获奖的概率相对低,其排名总体上比在第5天演奏的选手低3个名次。
想象一下,假如首位演奏者的精彩演奏使你折服,你会冒险给他打上最高分吗?可能不会吧。如果你这样做,一旦在后面听到更让你叹为观止的演奏,你就会陷入进退维谷之境。随着比赛的进行,评委听熟了这一首协奏曲,他们对选手的评价也变得更得心应手,打的分也会越来越慷慨,打分的过程也就越来越放松。
出场顺序与选手命运
出场顺序靠后的选手,在我们大脑中具有最高的“即时性”,往往能脱颖而出。
滑冰选手的得分随着出场的顺序而呈规律的递增趋势。那些在后边出场的选手看起来滑得更好。出场顺序又一次决定了选手的命运。
你的成功也许只是一种预判
。在顶尖选手之间做出区分是极其困难的。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只要我们理解了每一次评选固有的随机性,可能会更好地接受这一现实:成功就像一场数字游戏。如果你期望在竞争中获胜,就需要参加许多这样的游戏。如果你希望得到一份工作,就不得不寄出大量的求职简历。如果你想获得有望成为明星的主角,就需要一次又一次地登台试演。你不会总能掌控你是第一个上场还是最后一个上场。但正如你需要买大量的彩票来增加你赢得大奖的概率,只要你不断地露面,就更有可能在花名册上你期待的位置找到自己。